想清楚再做的焦慮:為什麼我們反而越想越卡?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我覺得我還沒想清楚,不知道該怎麼辦。」

這是我在諮詢中,很常聽見的一句話,無論是社會新鮮人,或是資深工作者都曾遇到類似的卡關。

深入晤談後,我常發現,原因不是不知道要做什麼,而是認為要先有個正確答案,才能安全行動,不出錯。

有人甚至會陷入自我懷疑的迴圈,持續經歷:我應該要想清楚 → 我還沒想清楚 → 所以,是不是我不夠好、不夠努力、沒資格?

以下將針對觀察提供些想法,以及可以採取的初步行動。希望能協助卡住的人們,有機會跳出卡關與迴圈。


預設本身是無解的

我最常聽到的幾種說法是:

「我覺得我應該要先有個具體目標,然後根據這目標來找工作。」

「我在想要留在現職,還是換工作?」

「我在想我要繼續留在這產業/職業嗎?還是要換去其他產業/職業?」

這些說法的開頭都是:我覺得、我在想,接著是一連串的「想」,希望從中找出解答或正確路徑,但往往就停在這裡,沒辦法再往下走。

這背後其實有兩個常見的預設:

  • 先想清楚再行動:因為這樣才能把人生規劃周全。
  • 真正想要的,不是找出方向,而是希望「確定」。

而這兩個預設,其實是無解的。

因為人生、方向本身是動態變化的,即便我們能掌握自己內在的絕大部分,也還是會受到各種外在因素影響。

所以,拿著無解的信念來要求自己想清楚,就像是親手拿繩子綁住自己,越綁越緊還打結。


有時候不是沒想清楚

在我接觸過與觀察過的個案中,也有不少人其實是:對自己有高度期待,對於犯錯的容忍度過低。

這背後伴隨著成長經歷、他人期待,甚至是自己覺得他人期待,認為「我應該要能夠如何如何」、「都這個年紀了,我應該要能做到如何如何」、「其他人都能做到,為什麼我不能」等等。

這些嗡嗡作響的期待把「想清楚」變成一種自我責備的聲音。

但那背後更深的是:對自己的不信任,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做,也不相信即使做錯,也有力量慢慢站起來,走下去。


我們可以怎麼做?

我們不需要放棄思考,而是逐步調整思考的方式,去轉化那些讓我們卡住的預設,透過親身體驗、實際去做,來更深入認識自己。

以下是三個可以運用的初步行動:

  • 把思考拆小點:可以把目標縮小與拆解,也可以把問題縮小。
    • 舉例:認為要有人生目標才能找到合適工作時,可以改問自己,如果現在沒有大目標,我的 1-2 年期待是什麼?我可以先去體驗、累積什麼?
    • 或是:考慮要不要換工作時,可以改問自己離開的原因是什麼?這些問題在現職還能調整嗎?
  • 用低成本/風險的行動來驗證:行動不必一次到位,可以先用低風險的方式來試探。
    • 可以先和相關經驗的人聊聊,收集一手資訊,比對跟自己的想像和現實有什麼落差。
    • 也可以參與活動、嘗試兼差、短期合作,從實際體驗中累積感受和判斷的依據。
  • 允許自己邊做邊調整,也一邊弄懂自己:不需要全部弄懂才能開始,每個親身體驗與行動,都是逐步認識自己的機會。
    • 哪些事做起來喜歡/不喜歡?哪些感覺普通?哪些帶來成就感?
    • 讓思考與行動變成是相互呼應的過程,而不是非得一步到位。


總結

並不是想得超清楚,才有資格前進。

更多時候,我們是在每一次的不確定裡,一點一點摸索、累積出自己的方向。

與其卡在要想清楚,不如問問自己:在這個階段,我能嘗試的第一件事是什麼?

祝福我們都能練習在行動中更加認識自己,在緩緩前進的過程中培養信任。

也願你不再孤軍奮戰,而是知道:有人願意陪你一起看見可能。

如果你有類似的困擾,或是其他關於職涯的挑戰,歡迎透過諮詢表單:pse.is/686ctg 來開啟對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艾瑪的職涯筆記
25會員
124內容數
願你在人生的聚散離合中,都能帶著相信與禮物。
艾瑪的職涯筆記的其他內容
2025/06/07
上週,我在閉關讀書時,有個瞬間閃現。 那不是什麼停電,或是突然一片寂靜,而是內心深處突然有個聲音冒出來,像是堵塞多年的水流,終於疏通。 那一刻,我想起了一件十年前發生的事。
Thumbnail
2025/06/07
上週,我在閉關讀書時,有個瞬間閃現。 那不是什麼停電,或是突然一片寂靜,而是內心深處突然有個聲音冒出來,像是堵塞多年的水流,終於疏通。 那一刻,我想起了一件十年前發生的事。
Thumbnail
2025/06/05
去年這時候,我結束了長達三年的心理諮商。
Thumbnail
2025/06/05
去年這時候,我結束了長達三年的心理諮商。
Thumbnail
2025/06/04
「請分享一個工作中的衝突經驗,當時你是如何應對的?」這對有工作經驗的人來說不陌生,卻常常是面試過程中讓人感到頭疼的一題。
Thumbnail
2025/06/04
「請分享一個工作中的衝突經驗,當時你是如何應對的?」這對有工作經驗的人來說不陌生,卻常常是面試過程中讓人感到頭疼的一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不過問完問題後,讓我整個人變得非常矛盾。
Thumbnail
不過問完問題後,讓我整個人變得非常矛盾。
Thumbnail
什麼是卡住的感覺? 諮商過程,常常會遇到案主說自己卡住的狀況,而這些卡住的案主,不論主題是感情、生涯,或是工作,都有類似的形容⋯ 「我覺得自己被卡住了,現在的狀態根本不是我想要的,我在過去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造成現在這局面,我知道要改變,但我沒有動力去做。 過去我已經付出很多了,我知道我可能
Thumbnail
什麼是卡住的感覺? 諮商過程,常常會遇到案主說自己卡住的狀況,而這些卡住的案主,不論主題是感情、生涯,或是工作,都有類似的形容⋯ 「我覺得自己被卡住了,現在的狀態根本不是我想要的,我在過去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造成現在這局面,我知道要改變,但我沒有動力去做。 過去我已經付出很多了,我知道我可能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時期的感悟,一直以來因自卑和擔憂而不敢問問題,在學習和追求知識的過程中也容易預設他人的立場,在人際關係和追尋知識的過程中建議:不要預設他人的立場、假設他人的言論沒有惡意,和善地表達自己的不適或需求。希望人生路上可以先成為自私的人,相信只有自己羽毛豐足且狀態穩定後才有能量可以愛身邊的人。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時期的感悟,一直以來因自卑和擔憂而不敢問問題,在學習和追求知識的過程中也容易預設他人的立場,在人際關係和追尋知識的過程中建議:不要預設他人的立場、假設他人的言論沒有惡意,和善地表達自己的不適或需求。希望人生路上可以先成為自私的人,相信只有自己羽毛豐足且狀態穩定後才有能量可以愛身邊的人。
Thumbnail
最近我在想,我為什麼老是很糾結凡事都要講理,凡事都要照規定才能做事,糾結自己寫文章的事情,生活上的事情,工作上的煩惱。然後陷入糾結不知道如何面對,不斷的原地踏步一般。 後來我想想好像是來自害怕失敗的壓力,怕犯錯,就好比我最近一直納悶,為什麼店家食物不好吃要被新聞報導被各方人馬批評很嚴重,當事人可能
Thumbnail
最近我在想,我為什麼老是很糾結凡事都要講理,凡事都要照規定才能做事,糾結自己寫文章的事情,生活上的事情,工作上的煩惱。然後陷入糾結不知道如何面對,不斷的原地踏步一般。 後來我想想好像是來自害怕失敗的壓力,怕犯錯,就好比我最近一直納悶,為什麼店家食物不好吃要被新聞報導被各方人馬批評很嚴重,當事人可能
Thumbnail
擔心真的過頭,令人難過到超級低落的程度。
Thumbnail
擔心真的過頭,令人難過到超級低落的程度。
Thumbnail
似乎不懂為什麼也會難過成這樣。
Thumbnail
似乎不懂為什麼也會難過成這樣。
Thumbnail
是否曾經在交出考卷後,擔心答案卡有沒有畫錯格?或是出門離家後,害怕自己忘了鎖門?擔心&害怕是人人都有的情況,然而我卻認為不能讓它們主宰人生。 我自己就是一個時常擔心東擔憂西的人,不論平常再怎麼小心翼翼,也會很害怕出差錯,我想很多人也有這方面的困擾,所以提出以下論點來解決此問題: 1.即使把事情往
Thumbnail
是否曾經在交出考卷後,擔心答案卡有沒有畫錯格?或是出門離家後,害怕自己忘了鎖門?擔心&害怕是人人都有的情況,然而我卻認為不能讓它們主宰人生。 我自己就是一個時常擔心東擔憂西的人,不論平常再怎麼小心翼翼,也會很害怕出差錯,我想很多人也有這方面的困擾,所以提出以下論點來解決此問題: 1.即使把事情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