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育兒與自我之間拿回「我」的主權
今天在看博恩的影片訪談中,來賓談及職場主管應有的新觀念:「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我覺得這句話不只適用於職場,讓我聯想到家庭與育兒。
我觀察到部分人過去的觀念,感覺爸媽要跟孩子綁在一起一輩子,而現在主是提倡親子平等、以及尊重孩子,但我覺得更應該要提及我們該學習站在「自己的人生軌道」上,因為在我看來,陪伴是一段共享而非永久依附的關係,孩子和我們都享有各自的自主權,而到目前甚少有人去提起這件事,只是很單純提到要尊重、要當朋友。
如果沒有「我」,或者說讓我變成「次要」,可能會造成父母在孩子成長、離巢後失去重心,而孩子在脫離後遇到事情也可能不知道怎麼回歸到我。我覺得育兒只是一個人生軌道,你的人生可以有很多種軌道,可以把它多重並行,也可以把它階段性的延伸,但這都不能去取代掉你原本的那個「我」的軌道,即便你的前段人生再怎麼無聊,還是要去思考自己的接下來人生該怎麼去前進,而不是跨越自己的軌道去發展別人的軌道,這並不是你自己的課題。
孩子終究會大、離開,如果可以將育兒視為人生擁有過即可,是否就能把原本失焦的軌道回到正途上,而也是示範給孩子看,再將來他們不管是面對外面人生轉折,自己也是可以回歸去尋找、探索自己的世界。而當彼此有這樣的心態,也許能讓雙方都能快速地放手、以及去適應彼此,也才能更加的靠近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