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走完人生去見上帝時,祂將不會問我在事業上爬得多高,或是我賺了多少錢。祂會問你「我們來討論一下,你幫助過的那些人」。上帝不會計算,祂衡量你的基礎,是你曾經如何幫助別人成為更好的人。
-克雷頓.克里斯汀生《你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意外的發現
發現生病是個很意外的狀況,現在想想是老天疼我。
我家一等親二等親都沒有病史,所以我向來沒有很注重該項檢查,就只是接到一通政府邀請免費檢查的電話,想說那天沒事,我就去了。 記得那天傾盆大雨,大雨下到路上出現無數河流,我極度懶得出門,可是又有一種莫名的感覺,我應該去。後續寄來檢查結果,上面全是英文,丟了 GPT 看好像也沒大事,不過就是些我都知道的事,也打算放著。然後一通電話、二通電話...催我回去檢查。
OK,我掛總行了吧,看看也無妨。隨便選了個比較後面的日期,沒放在心上。然後我又接到醫院的電話:「我可以幫你排前面一點,這樣你不用等那麼久,好不好?」就這樣一步一步的,彷彿全世界都在拉我去治療一樣。無法坦然面對的面對
醫生說要安排切片檢查,很快速地就排到刀房並安排手術,隔週看報告。
在看到最不想看的東西之後,醫生也很快就排了二次手術,並告知接下來的療程。這一切都快到我來不及反應,好險我姐有陪我去看醫生,所以很多東西就是我姐記,我負責呆滯。
當下,我想著,「啊,要給大家添麻煩了...要請很多假了吧...」所以醫生在打電腦的時候,我傳訊息告知老闆病況。
4/30,我外婆剛過世。
那時候我媽沒有哭,只是絮絮叨叨地說了一些小時候的事。
後來回去跟我媽說,我媽也表現得很強悍,一直安慰我早期沒事的,我想想不愧是東石的女人。
在被宣告之後又過幾天,我突然有感而發,對我媽說:「能當我們家的小孩,我很幸福。」就在這個時候我媽突然哭了起來。
「怎麼會幸福。」
「連你生病了,都沒有辦法讓你無後顧之憂的養病」
「你外婆知道該有多難過。」
我忍不住淚流滿面。
真正重要的事
從小我就是家中住院次數最多的,最早的記憶遠從四歲開始。我有個稀薄的印象是躺在床上,旁邊很多人走來走去,天花板的燈光就這樣映入眼簾。我媽說我小時候一要去上幼稚園就生病,最後繳了錢沒上幾天。我幼稚園的畢業紀念照是剛出院時拍的,所以臉臭到不行。還記得那時後姐姐下課來醫院看我,在我還不能進食的時候在病床旁邊吃蛋炒飯,此仇至今不共戴天啊。
我媽又說了一個我不記得的回憶:有一次我發燒在醫院,旁邊有個跟我差不多年紀的小孩也在哭,但是旁邊好似沒有大人。我跟媽媽說,他哭得好可憐,你去看看他。此後我媽每次提到我童年常生病這件事,總是會講這個故事。後來進進出出醫院我也習慣了,但我總是對於讓家人擔憂,有一種深入骨髓的虧欠感。在我家,我爸用功讀書是為了給家人更好的生活,而我媽用功讀書都是因為我生病。
先是得了水痘,後來是肺炎,過敏體質時不時冒出來惡作劇。
高三那年又得了腸病毒,她開始研究如何食補調養我。
如今,依然沒辦法讓家人放心。
原本應該在鄉下悠遊自在享受和寵物鵝寶相伴的時光,也因為這樣中止了。我的家人研究調養照護比我還透徹。
我好像讓他們流太多眼淚了。
我為什麼要優先想著工作啊!
於是我開始每天都跟我媽說,我很好,我會很好,所以你們也要很好。
我該如何衡量我的人生?
那些標準不在錢、職位上。而在我有沒有為我愛的人與愛我的人,創造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