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正義無法公開,連法官也是受害者——直播,是弱勢對抗強權的最後機會
當一個體制壟斷了正義的定義,那麼在這個體制下的每一個人,無論是原告、被告、證人,甚至是法官,都會成為受害者。
▍不是仇視,而是醒悟我們不是仇視法官。我們更知道,當司法體系失去公平與信任時,法官並不是「加害者」的唯一代名詞。很多法官,在權力的角色中逐漸失去了本心,他們受制於制度、於上級指導、於派系考績,最終與一般人一樣,被困在權力的迷宮之中。
試問法官你能獨自抗拒上級的指導嗎?你能獨自抗人情的壓迫嗎?
權力是雙面刃。當你握有它時,你會拼命維護它;但當你失去它,你才知道什麼叫「無力」。一位今天坐在審判台上的法官,明天可能也會淪為被審者。歷史中不乏此類輪迴,而這正是我們為什麼要倡議 「讓正義被看見」 的理由。
▍直播,不是羞辱,是自我拯救
有人質疑「法庭直播」會破壞司法尊嚴?但真正的尊嚴,不是建立在黑箱與隱私之上,而是建立在經得起全民檢驗的程序與公義之中。
當審判室的門關起來,對弱勢來說,正義也隨之關閉。
- 訴訟無法公平進行,因為你不是權勢者的朋友;
- 證據無人理會,只因你沒有媒體幫你發聲;
- 法官忽略程序瑕疵,只因你不懂法律話術。
直播,正是打開這扇門的方法。它不需革命,不需流血,不需等待哪個政黨執政,更不需去求哪位法官開恩。
只要直播,人民就能看見。
只要看見,司法就無法再任意操弄。
▍司法不公,法官也會成為被犧牲的人
我們更該看到另一層悲劇:司法不公不只壓迫平民,也壓迫誠實的法官。
當權力被系統操控,那些願意守法、堅持程序正義的法官,反而被邊緣、被打壓、被指責「不配合」。而他們若站出來反抗制度,可能一樣會面對匿名檢舉、升遷阻撓,甚至是離開體制。
法官也是人,也會有家庭、也會擔憂未來。當司法無法保障真正堅持正義者的安全,整個制度就會淪為官僚機器,只剩形式,失去靈魂。
▍改革不能等,AI的幽靈已經在司法門口
在這個科技迅速演進的時代,若司法再無法自我改革,那麼下一個呼聲,將不是直播,而是:全面AI審判替代人類法官。
為什麼?因為人民對人的信任已經破產。
- AI 不會收賄;
- AI 不會偏頗;
- AI 不會受派系牽動、受權勢關說;
- AI 可以每個案件都公平對待,不因身份、關係而改變準則。
當司法失能,人民便會轉向科技。那時,真正的審判者,將不再是穿著法袍的人,而是一行程式碼。而這一切的根源,不是科技的進步,而是人性的墮落。
▍結語:正義必須被看見,才能被信仰
我們不仇視法官,我們是希望法救贖法官。讓他們不再是制度的執行員,而是正義的實踐者。
我們倡議直播,不是為了施壓,而是為了保護。保護人民的權利,也保護真正願意堅守良知的法官。
正義必須可見,否則它不過是權力的遮羞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