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教育,制度下的失敗者2:國中之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接續上篇,我要來說說我這個"失敗者".國中算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國中就讀於板橋某明星國中.是主打升學率的國中,每年都會產出不少錄取建中、北一女、板中、海山這類前段班學校的學生.而我讀這所國中的原因是什麼呢?不是看中它的升學率,只是因為離家近而已XD

而我是那種讀書不太行的人,尤其是英數兩科,長年不及格.三年來及格的次數加起來都不知道有沒有十次.就只有國文和社會科能看(還好我這兩科不錯,不然就要完蛋了).所以我的段考成績排名長年都在中下偏後.在這個家長都會讓自己小孩補習的時代,我除了小學一~三年級前補過英文,我就再也沒補習過.不過那段補習的時光不是什麼好回憶,我也不只一次在想,如果我當初繼續堅持下去補英文的話,我的英文會不會就不是現在這樣了.但不會被逼去補習,我也算是幸運的吧

當初要升國中時,聽當時在讀國中的姊姊說國中每天都在考試.我剛升國一時想說:也沒有每天都考試啊?姊姊說得太誇張了吧.(事實證明我錯了,因為那是剛國一,等到二~三年級時就真的每天有不同的測驗與考試了).升上國二後就有各位國中生都不喜歡的第八第九節課了,第八節課一般來說會拿來上各科進度,第九節拿來考考卷.隨著升上二、三年級課業也隨之增加,前面也說到我的成績不好,面對越來越難的課程,成績自然是雪上加霜.看著自己一潭死水的成績也逐漸麻木

到了二、三年級,就要準備迎接人生的第一個大考"會考"了.國二下的第一次模擬考考了11分(恩,我知道,我考的超爛的).二年級到三年級的時間我陷入一種焦慮情緒.不知道我能上什麼高中要怎麼辦,我未來要做什麼.時常半夜自己一個人在被窩裡哭.甚至當時一度有輕生的念頭.不過我還是活到了現在.

隨著時間不斷過,模擬考了一次又一次,不曉得寫了幾張領航卷,哭了幾次.離會考的時間也不遠了,最後會考了12.6分(我知道還是很爛).最後志願選了一所北部的公立高職模具科.我就這樣度過了國中三年,沒有什麼豐富的青春.國中對我來說也算一個好的回憶,至少交到一了一群不錯的朋友.雖然在學業方面完全失意.但也不是所有時刻都是難過的回憶

國中三年就在讀書、考試、眼淚、迷茫和友情中度過了.下一篇我再來說說我現在高職的經歷,我覺得和別人的高中的感覺挺不一樣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傑克
8會員
28內容數
一個普通人
傑克的其他內容
2025/06/15
我雖然在方格子發的文章都是以政治觀察為主,不過我在銀幕後面的真身不是什麼活了30+以上對政治有很多了解,親自體驗過民主化與各種政治大事、社會事件的社會人士.而是一個未成年,連投票權都沒有高中生.說高中生其實不太準確,我現在是北部某公立高職的高二生,應該要叫高職生. 台灣教育的問題其實社會上
2025/06/15
我雖然在方格子發的文章都是以政治觀察為主,不過我在銀幕後面的真身不是什麼活了30+以上對政治有很多了解,親自體驗過民主化與各種政治大事、社會事件的社會人士.而是一個未成年,連投票權都沒有高中生.說高中生其實不太準確,我現在是北部某公立高職的高二生,應該要叫高職生. 台灣教育的問題其實社會上
2025/06/13
民主,是人民擁有平等參與公共政策的權力.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具有集會結社、言論自由、公民權、選舉權.台灣在1996年進行第一次總統全民直選,到了現在也快30年了.但台灣人從一開始的期待再到現在的失望是怎麼變成的?今天的完結篇就來講這個問題 在解嚴後到第一次總統民選的民主化初期,人民有著很高的
2025/06/13
民主,是人民擁有平等參與公共政策的權力.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具有集會結社、言論自由、公民權、選舉權.台灣在1996年進行第一次總統全民直選,到了現在也快30年了.但台灣人從一開始的期待再到現在的失望是怎麼變成的?今天的完結篇就來講這個問題 在解嚴後到第一次總統民選的民主化初期,人民有著很高的
2025/06/13
中間選民,指那些沒有特定政黨與候選人支持的選民.可能會因為各政黨的候選人的言行與政黨的政策而對某黨產生好感,而在某次選舉將選票投給他們,但不一定是該黨的絕對支持者,投票意願容易受政策、媒體風向與候選人形象影響,可能下次選舉就將選票投給別黨了.那台灣的中間選民的比例與年齡層分布如何呢?我們就來看看
2025/06/13
中間選民,指那些沒有特定政黨與候選人支持的選民.可能會因為各政黨的候選人的言行與政黨的政策而對某黨產生好感,而在某次選舉將選票投給他們,但不一定是該黨的絕對支持者,投票意願容易受政策、媒體風向與候選人形象影響,可能下次選舉就將選票投給別黨了.那台灣的中間選民的比例與年齡層分布如何呢?我們就來看看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高峰之前的路,不好走。 念國小的時候,也不是多認真念書,常常在班排第10名徘徊,國中也是,反正能過就好。 一路玩、一路混,直到國二。不知道發生什麼事,突然開竅,考上班排第3。 下一次段考,考上班排第1,校排11名。
Thumbnail
高峰之前的路,不好走。 念國小的時候,也不是多認真念書,常常在班排第10名徘徊,國中也是,反正能過就好。 一路玩、一路混,直到國二。不知道發生什麼事,突然開竅,考上班排第3。 下一次段考,考上班排第1,校排11名。
Thumbnail
對於我的學歷,雖然偶有提起,卻不是非常喜歡掛在嘴邊,就是很擔心自己太過於執著於過去而成為無法前進的人。會開設「不是學霸沒關係」這個分類,是想將自己從小到大的學習心得記錄下來,而今天這篇文章,想將自己的成長經歷寫一寫,因為我開始覺得,這會是這個分類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
Thumbnail
對於我的學歷,雖然偶有提起,卻不是非常喜歡掛在嘴邊,就是很擔心自己太過於執著於過去而成為無法前進的人。會開設「不是學霸沒關係」這個分類,是想將自己從小到大的學習心得記錄下來,而今天這篇文章,想將自己的成長經歷寫一寫,因為我開始覺得,這會是這個分類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
Thumbnail
國小時,接觸課外閱讀很少,到高中會到圖書館看雜誌、倪匡小說,開始有些略設課外閱讀,求學背景被成績內心所綁架,認為考上一間好的高中、大學是自己求學目標,到大學考試完,對於升學考試幻滅,至於為何幻滅這留在結尾分享。 大學到北上求學,大一開學初期到假日時,宿舍人煙罕至,內心也充滿一些孤獨感,為
Thumbnail
國小時,接觸課外閱讀很少,到高中會到圖書館看雜誌、倪匡小說,開始有些略設課外閱讀,求學背景被成績內心所綁架,認為考上一間好的高中、大學是自己求學目標,到大學考試完,對於升學考試幻滅,至於為何幻滅這留在結尾分享。 大學到北上求學,大一開學初期到假日時,宿舍人煙罕至,內心也充滿一些孤獨感,為
Thumbnail
一個國中生對於公立和私立學校升學觀唸的思考,反映了學生對於標籤和成績的困惑和無奈。
Thumbnail
一個國中生對於公立和私立學校升學觀唸的思考,反映了學生對於標籤和成績的困惑和無奈。
Thumbnail
剛剛看到一篇文章在講,這些年來台灣教育改革,因為採計分制的改變,而從分分必較,改成等級制,讓家長與孩子不要這麼分分必較。透過這種模糊化的策略,讓第二三志願學校也可能收到第一志願的學生,打破「志願取向」的升學考試,也試圖改變每一分都那麼重要的想法。 . 這個好,還是不好呢?真的很難說啊。 .
Thumbnail
剛剛看到一篇文章在講,這些年來台灣教育改革,因為採計分制的改變,而從分分必較,改成等級制,讓家長與孩子不要這麼分分必較。透過這種模糊化的策略,讓第二三志願學校也可能收到第一志願的學生,打破「志願取向」的升學考試,也試圖改變每一分都那麼重要的想法。 . 這個好,還是不好呢?真的很難說啊。 .
Thumbnail
高中學習歷程檔案記錄了高中三年的學習軌跡,能夠呈現個人在紙筆測驗以外的個人能力,也是入學申請的重要評估項目。鄉育教育基金會觀察到城鄉差距帶來的影響,培育地方高中與弱勢家庭的學子,透過主題式講座、工作坊、多元選修課程等方式進入校園,給予學生階段性的陪伴,引導學生展開自主學習計畫、完成學習歷程檔案。
Thumbnail
高中學習歷程檔案記錄了高中三年的學習軌跡,能夠呈現個人在紙筆測驗以外的個人能力,也是入學申請的重要評估項目。鄉育教育基金會觀察到城鄉差距帶來的影響,培育地方高中與弱勢家庭的學子,透過主題式講座、工作坊、多元選修課程等方式進入校園,給予學生階段性的陪伴,引導學生展開自主學習計畫、完成學習歷程檔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