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台灣製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有一次展覽,一個外國人問:「為什麼你們的東西這麼貴?」廠商回答:『因為我們是台灣製造的。』外國人更疑惑的問:「為什麼台灣製造就可以賣比較貴?這是貴的理由嗎?難道不應該是品質還是技術有比較厲害的地方嗎?」


很多人在意"台灣製造",很多廠商打著"台灣製造"的名稱提高產品售價。可是大家要有一個觀念,2025年的今天,很難有東西是100%台灣製造。貴高科技的東西越不可能,技術層次越低的東西不是不能,可是成本完全無法競爭。


買了一個台灣製造的電器,但是裡面全部零件都是MIC,這個是常態,也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在定義裡,經過台灣加工,附加加值率超過35%就可以認定為台灣製造!所以買中國的零件,經過台灣的設計加工組裝成電器,當然可以定義為台灣製造。


聰明的你,一定會覺得怪怪的,覺得這個中間有很多地方很模糊,可以洗產地。沒錯,這個東西除了政府會認定查核之外,更多的是廠商自己的自由心證


不過今天先不討論這個話題,來討論另一個話題,為什麼台灣製造的成本很高?很多人都認為是人力成本!其實不完全是。真正造成成本差異無限大的是"產業鏈"。台灣的科技業有很強的競爭力,是因為產業鏈還很完整。

為什麼很多人對台積電在國外設廠感到非常憂慮?因為很多人其實很清楚產業外移的後果。台灣的機械產業並不弱,為什麼會走到今天的傳統產業=低薪?台灣很多傳產產業鏈破碎的程度難以想像,導致很多加工成本/零件成本大約是中國的5~10倍。什麼是產業鏈?就是相關的上下游企業。什麼是產業鏈破碎?台灣傳產的處境多艱難?

舉例來說,一個廚師要煮菜,他想去買菜,去菜市場後發現菜市場沒有菜商,只剩下賣手機電腦的店家。他從屏東找到台北,終於在基隆找到菜商,菜商說台灣沒有人種菜了,你可以一次下單10公噸的菜,我可以幫你找到農夫種菜。不然你可以進口,手續費一次2萬,運費另計!你就算只要1把白菜也是要付2萬,建議你訂單大一點分攤手續費。

忍痛進口了1公噸的菜,還不知道怎麼賣,廚師想要買一些蔥蒜調味,又遇到一樣的問題,全省問了一遍,最後在屏東找到菜商,一樣要他進口1公噸的蔥+1公噸的蒜。

廚師想要買點油,還是遇到一樣的問題,找遍全省在台中找到油商,買了10公噸的油。還被油商笑「你怎麼這麼不長進當廚師?廚師能賺多少錢?我的菜市場都改賣科技產品了,傻子都知道要做科技業才會賺錢。」

廚師心灰意冷,想買點鹽、糖、胡椒等調味粉,又是找遍全台,最後在台北找到調味料商,又買了好幾噸的原料庫存。調味料商教育廚師:「我從中國進口便當來賣,賣30元還有賺錢喔!你炒個菜賣這麼貴,一點進爭力都沒有怎麼賣得出去?」廚師說:『我光是原料成本就150元了,怎麼可能賣你30?』調味料商說:「這不是你賣貴的理由,做廚師這種傳統行業不是你不長進的理由,自己不長進,煮菜沒有辦法升級,不努力提升自己難怪只能拿微薄薪資。像我,很早就放棄調味料這種沒前途的工作,早就去科技業拉~」


廚師還是咬牙撐下去,他覺得這個世界不應該是這樣子的。

「笑死,進口一個便當才30元,廚師一盤菜賣500元誰要吃。」「騙人,原料都是進口的還敢說是台灣菜,這個廚師不老實不要吃。」「這種低端行業就活該被淘汰阿~」「這種不願意來科技業賺大錢只甘心領微薄薪水的人就是不長進!」「廚師開那什麼薪水給員工,笑死,沒本事還敢當廚師。」

然後業界又少一個廚師,剩下的廚師一個個苦哈哈。傳產大概就是這個處境。

用廚師舉例沒有其他意思,只是讓人比較好理解。


傳產在技術/人力/產業鏈/訂單整個移過去大陸之前,也在台灣輝煌過一陣子。有人說:科技業的高薪是踩著其他產業紅利而來的。這句話非常有意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好筷邸家話家常
1會員
160內容數
從設計機車到生產巴士,又從巴士回到設計餐具。從工程師到管很多人,又從主管到沒人可管。如果賺錢是衡量人生的準則,那還處於一事無成的階段。 工作,除了賺錢外,應該還是需要一些理想跟堅持吧?
好筷邸家話家常的其他內容
2025/06/14
自己不是擅長業務的人,業務是一門學問阿~工程師通常比較直來直往,大部分不喜歡業務那種應酬跟噓寒問暖。 有一段時間跟業務去開發客戶,我不能理解為什麼業務常常打哈哈不正面回答問題,甚至客人問A回答B。當然可能是想從客戶那裏套出一些有用的資訊,比如我以前開發新廠商,一定會去訪廠。除了談合約談交易模式
2025/06/14
自己不是擅長業務的人,業務是一門學問阿~工程師通常比較直來直往,大部分不喜歡業務那種應酬跟噓寒問暖。 有一段時間跟業務去開發客戶,我不能理解為什麼業務常常打哈哈不正面回答問題,甚至客人問A回答B。當然可能是想從客戶那裏套出一些有用的資訊,比如我以前開發新廠商,一定會去訪廠。除了談合約談交易模式
2025/06/02
如果賺錢多寡是人生目標,那你的人生只有一種樣子。 想說的東西太多,很難整理,不如就說說小故事吧! 故事1. 朋友的朋友失業了,五十來歲,看起來就很有才華,不像是想像中年失業找不到工作的無業勞工模樣。朋友說:你不要看他現在失業找不到工作,剛出社會時他可是意氣風發,隨便一個月都可以賺八九萬,覺
2025/06/02
如果賺錢多寡是人生目標,那你的人生只有一種樣子。 想說的東西太多,很難整理,不如就說說小故事吧! 故事1. 朋友的朋友失業了,五十來歲,看起來就很有才華,不像是想像中年失業找不到工作的無業勞工模樣。朋友說:你不要看他現在失業找不到工作,剛出社會時他可是意氣風發,隨便一個月都可以賺八九萬,覺
2025/05/26
從直接人力轉間接人力時,最困難的是"觀念"的轉換。你負責的案子事情做不完,你是要投入去協助做事情?還是能站在主管的角度,來指揮整個運作。道理人人都懂,執行還是很困難。 「現場就是工時=產出,人力不夠產出不足了還在那裏說屁話有什麼用?」 「那是有規模的地方,我們團隊就3個人,我升了主管不做事,是要
2025/05/26
從直接人力轉間接人力時,最困難的是"觀念"的轉換。你負責的案子事情做不完,你是要投入去協助做事情?還是能站在主管的角度,來指揮整個運作。道理人人都懂,執行還是很困難。 「現場就是工時=產出,人力不夠產出不足了還在那裏說屁話有什麼用?」 「那是有規模的地方,我們團隊就3個人,我升了主管不做事,是要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最近,隨著台灣供應鏈慢慢形成『AI』的新生態系,台灣的供應鏈不僅是晶圓代工,先進封裝,後段的組裝代工跟材料商形成一個聯盟,形成新的『Made In Taiwan』,讓台灣再度回到亞洲科技製造業的中心,讓韓國媒體既羨慕,又憤怒,希望自家巨頭—韓國三星,可以趕快超越台灣。
Thumbnail
最近,隨著台灣供應鏈慢慢形成『AI』的新生態系,台灣的供應鏈不僅是晶圓代工,先進封裝,後段的組裝代工跟材料商形成一個聯盟,形成新的『Made In Taiwan』,讓台灣再度回到亞洲科技製造業的中心,讓韓國媒體既羨慕,又憤怒,希望自家巨頭—韓國三星,可以趕快超越台灣。
Thumbnail
進入整個系列的主題,為何現代製造業跟前幾篇說的關聯如此之大?這就回到最前面幾篇,解釋原物料生產邏輯的路上,我們可以稍微想一下,在台灣的台GG工程師群,與一萬公里外的稀有元素礦廠工程師群,哪一個說罷工不幹,對這個世界的影響比較大?或者說,缺了誰,誰會活不下去?
Thumbnail
進入整個系列的主題,為何現代製造業跟前幾篇說的關聯如此之大?這就回到最前面幾篇,解釋原物料生產邏輯的路上,我們可以稍微想一下,在台灣的台GG工程師群,與一萬公里外的稀有元素礦廠工程師群,哪一個說罷工不幹,對這個世界的影響比較大?或者說,缺了誰,誰會活不下去?
Thumbnail
台塑化今年配2塊,去年配1.1塊股價在89塊。今年配2塊股價63。歷年最低63是支撐。再來是55。如果以歷史經驗看還是有甜甜價差。最高可以來個80%。來買個幾張壓壓驚好了。 哈~台塑四寶不是整個爛掉,幹嘛買? 嗯…不在個股空頭跌到支撐位買進不然是要亂噴時追高哦🤣 為什麼買台塑化,啊人家在轉型
Thumbnail
台塑化今年配2塊,去年配1.1塊股價在89塊。今年配2塊股價63。歷年最低63是支撐。再來是55。如果以歷史經驗看還是有甜甜價差。最高可以來個80%。來買個幾張壓壓驚好了。 哈~台塑四寶不是整個爛掉,幹嘛買? 嗯…不在個股空頭跌到支撐位買進不然是要亂噴時追高哦🤣 為什麼買台塑化,啊人家在轉型
Thumbnail
【內附有聲文音擋】不知道讀者們有沒有過好奇心,為什麼中國好像隔三差五的就會出現甚麼鋼鐵產能過剩、太陽能板產能過剩乃至於到今天的電動車出口傾銷受到歐美各國的關稅壁壘抵制? 好像只要哪個產業被中國給盯上了,那麼那個產業就注定走入紅海市場,價格殺的深不見底?
Thumbnail
【內附有聲文音擋】不知道讀者們有沒有過好奇心,為什麼中國好像隔三差五的就會出現甚麼鋼鐵產能過剩、太陽能板產能過剩乃至於到今天的電動車出口傾銷受到歐美各國的關稅壁壘抵制? 好像只要哪個產業被中國給盯上了,那麼那個產業就注定走入紅海市場,價格殺的深不見底?
Thumbnail
臺灣賣帶電商品的基礎成本包含進口關稅、電檢成本、維修保固潛在成本和進貨成本等,對商品電檢成本和保固維修成本需要多瞭解。電檢成本和保固維修成本可能影響商品的利潤,因此需要找到合理的定價策略。
Thumbnail
臺灣賣帶電商品的基礎成本包含進口關稅、電檢成本、維修保固潛在成本和進貨成本等,對商品電檢成本和保固維修成本需要多瞭解。電檢成本和保固維修成本可能影響商品的利潤,因此需要找到合理的定價策略。
Thumbnail
Why Choose Taiwan Computer Parts Manufacturers and Suppliers? In the global market, Taiwan is renowned for its exceptional manufacturing capabilities
Thumbnail
Why Choose Taiwan Computer Parts Manufacturers and Suppliers? In the global market, Taiwan is renowned for its exceptional manufacturing capabilities
Thumbnail
早期台灣為了發展國產汽車,以高關稅方式來保護相關產業。但經過了50年,國產品牌並沒有起色,收到補助的都是外國品牌在台灣的組裝車,打著國產的名義跟政府拿補助,價格更是直接比原產地貴上2~3倍車價,相當昂貴。
Thumbnail
早期台灣為了發展國產汽車,以高關稅方式來保護相關產業。但經過了50年,國產品牌並沒有起色,收到補助的都是外國品牌在台灣的組裝車,打著國產的名義跟政府拿補助,價格更是直接比原產地貴上2~3倍車價,相當昂貴。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匯率對製造商和代理商的影響,並提出從不同角度看待匯率對業務的影響。文章強調了製造商對匯率波動的擔憂可能過度,並認為臺幣對美金的匯率對製造商的影響並不太大。文章強調了代理商所在國家對美金的匯率波動對外銷企業的影響更大。最後,文中強調了提高產品競爭力和發展獨特特色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匯率對製造商和代理商的影響,並提出從不同角度看待匯率對業務的影響。文章強調了製造商對匯率波動的擔憂可能過度,並認為臺幣對美金的匯率對製造商的影響並不太大。文章強調了代理商所在國家對美金的匯率波動對外銷企業的影響更大。最後,文中強調了提高產品競爭力和發展獨特特色的重要性。
Thumbnail
在民生製造業幾乎崩掉的現在,談重啟製造業似乎很蠢,但筆者的看法是,全球化開始逆轉的今天,與其想辦法把工廠從中國搬到東南亞,再一路搬去非洲,還不如直接回台。現狀台灣的勞工薪資已經夠低,而義務教育訓練出的程度,高於同等級國家的其他勞工,這哪裡不是競爭優勢?
Thumbnail
在民生製造業幾乎崩掉的現在,談重啟製造業似乎很蠢,但筆者的看法是,全球化開始逆轉的今天,與其想辦法把工廠從中國搬到東南亞,再一路搬去非洲,還不如直接回台。現狀台灣的勞工薪資已經夠低,而義務教育訓練出的程度,高於同等級國家的其他勞工,這哪裡不是競爭優勢?
Thumbnail
前陣子在 Financial Times 上看到一篇很精彩的文章,是一篇關於台灣的專題報導,內容是在講台灣產業供應鏈之於世界的重要性,報導裡拆解了蘋果手機的組成,然後發現台灣公司貢獻了36%的零件產值...
Thumbnail
前陣子在 Financial Times 上看到一篇很精彩的文章,是一篇關於台灣的專題報導,內容是在講台灣產業供應鏈之於世界的重要性,報導裡拆解了蘋果手機的組成,然後發現台灣公司貢獻了36%的零件產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