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被假象騙了!破解倖存者偏差,建立你的務實創業視角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raw-image

走在台北街頭,隨處可見新開的文青咖啡廳、網美甜點店,Instagram上充斥著年輕創業家月入百萬的勵志故事。這些光鮮亮麗的表象,構築了一個看似觸手可及的創業美夢。然而,在這場看似繁榮的創業盛宴背後,隱藏著一個鮮為人知的殘酷現實——你看見的成功,不過是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而水面下是無數沉默的失敗者。

這不是因為他們不夠努力,也不是不夠有才華,而是他們忽略了一個殘酷的真相:你看到的成功,是經過平台演算法篩選過的倖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

本文將從這個核心偏誤出發,深入剖析:

  • 什麼是倖存者偏差?為何創業者特別容易落入這個陷阱?
  • 如何建立務實可行的創業視角?
  • 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你避開錯誤預設與自我欺騙?


一、什麼是倖存者偏差?為什麼它讓你誤判創業?

倖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是統計學上的一種認知陷阱:我們只關注那些成功的「倖存者」,卻忽略了無數失敗的案例。就像二戰時,盟軍分析返航飛機的彈孔,發現機身彈孔多於引擎,於是想加固機身。但統計學家Abraham Wald指出,這是偏差:能返航的飛機是因為引擎沒被擊中,真正的弱點在引擎。同樣,創業中,我們只看到「返航」的成功案例,卻忘了那些因資金、市場或策略失誤而「墜毀」的新創。

比如,你在Instagram上看到一個做手作甜點的女生,半年破十萬粉,現在月入百萬,開了自己的烘焙工作室。你心動了,覺得這條路可行。但你沒看到的是:九成的甜點帳號,拍了三個月短影片,卻因為沒流量、材料成本燒光,默默關掉。 你刷到某個創業家「沒資金、沒背景,靠內容打造營收型社群」的故事,卻沒聽到:一堆創作者每天剪片、寫文案,兩年沒回本,最後心灰意冷回去上班。

這些失敗的故事不會上熱搜,不會被演算法推到你面前。被放大的永遠是勝利者的光環,而這些光環在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下,顯得越來越「合理」。你開始懷疑:「是不是我不夠努力?是不是我沒天分?」 但問題不在你,問題是:你看到的世界本來就不完整。

創業為什麼容易被倖存者偏差誤導?

創業者有兩種特質,讓我們特別容易掉進這個陷阱:

  1. 對成功的渴望
    創業初期,你可能孤獨、迷茫,甚至被身邊人質疑:「你確定要辭職創業?」這時,你自然會尋找成功案例來提振士氣。看到Gogoro如何從電池交換站起家成為電動車龍頭,或Pinkoi如何從小眾電商成長為亞洲品牌,你會覺得:「他們行,我也行!」但問題是,你往往只模仿了表象——比如Gogoro的品牌調性,或Pinkoi的社群行銷——卻沒搞清楚他們背後的商業模型、資源優勢或市場時機。結果,學了個四不像,燒了錢還沒進展。
  2. 對風險的低估
    當你看到某人「半年做到八位數營收」,你會直覺:「這不難啊!」但你沒看到的是:他們可能燒了數百萬廣告費,背後有投資人撐腰,或者經歷了三次創業失敗才找到現在的切入點。你以為「我只要努力做內容,就能慢慢養出流量」,但你算過沒:內容要養多久?你的預算能撐幾個月?你的心態能熬過第一個低谷嗎?倖存者偏差讓你只看到終點的輝煌,卻忽略了路上的荊棘。

我們總是看到那10%的成功者,卻忽略了那90%的沉默者。這種偏誤會導致:

  • 過度高估成功的可複製性
  • 低估風險與資源需求
  • 誤判自己的起跑點與條件


二、如何建立務實的創業視角?

1. 模仿策略,而非故事

你不需要複製成功者的經歷,而是要拆解他們的「選擇機制」。例如,Gogoro為什麼選電動車市場?他們如何驗證電池交換的需求?他們的第一步是什麼?與其模仿他們的品牌調性,不如學習他們如何用小規模試驗(MVP)降低風險。問自己:「他們避開了哪些坑?」而不是「他們怎麼那麼厲害?」

2. 練習關鍵假設拆解

每個創業點子背後都藏著一堆假設:

  • 有人願意買我的產品嗎?
  • 他們為什麼要跟我買,而不是跟對手?
  • 我的產品能穩定供應嗎?
  • 我的成本結構合算嗎?

把這些假設寫下來,一個個驗證。例如,在下沉市場賣特色零食前,先在彰化市集擺攤,測試價格接受度與消費者反饋。別一頭栽進「先做個APP試試看」,那是典型的「蜘蛛人型」(Spiderman)創業錯誤。真正的「鋼鐵人型」(Ironman)創業者,會從假設推導商業模型,用數據說話。

3. 做好「活下來」的打算

很多創業者一開始就想破圈、做品牌、搞高級感,但第一步該問的是:我怎麼撐過第6個月的現金流?如果沒人買,我有Plan B嗎? 例如,某雲林小店先靠團購賺現金流,再慢慢建電商網站,穩扎穩打。能在市場活得夠久,你就是贏家。

4. 善用在地資源

台灣的創業環境有許多隱藏寶藏。AppWorks、TAcc+等創業社群提供交流與指導,經濟部的數位轉型補助(最高新台幣50萬)能減輕資金壓力。在下沉市場,與農會、合作社或地方意見領袖合作,能快速建立信任。例如,某台東新創透過農會推廣蜂蜜,半年內打開市場。別單打獨鬥,善用資源讓你事半功倍。

5. 保持學習心態

創業充滿不確定性,能力是你能控制的唯一武器。學習市場調研、數位行銷、財務管理,這些技能讓你更敏銳地抓住運氣。閱讀《從0到1》或《失敗的教訓》,參加失敗案例分享會,補充對創業的全面理解。某彰化創業者因不懂廣告投放燒光預算,後來透過線上課程學會精準行銷,終於扭虧為盈。真正的厲害,是在成功與失敗中不斷迭代。

三、有哪些方法可以避開錯誤預設與自我欺騙?

在創業旅程中,想要避開錯誤預設與自我欺騙,以下是幾個實用的方法,能幫助你維持理性與現實感,更穩健地前行:


1. 建立「假設清單」並刻意驗證

許多創業失敗,不是因為市場不存在,而是因為創業者從未驗證自己對市場的判斷是否正確。你可以這樣做:

  • 建立三大類假設清單:市場假設、產品假設、商業模式假設。
  • 為每一條假設設計簡單可行的驗證方式,例如:用問卷測試需求、用手工MVP測試功能是否被需要、用定價實驗測試顧客是否願意付費。
  • 強迫自己不要只憑直覺行動,而要先釐清「我認為××會成立,因為××;我打算這樣驗證它」。

這樣做可以逼迫你停下「想當然爾」的創業習慣,養成科學實驗式思維。


2. 記錄「我覺得」日誌,定期反思

創業過程中最危險的三個字就是「我覺得」:

  • 「我覺得這功能一定會紅」
  • 「我覺得大家會買」
  • 「我覺得這樣比較潮」

試著每次「我覺得」出現時,記錄下來(可以用Notion 或備忘錄),並註明當時的情境、預期、決策依據。

每週或每月回顧一次這些紀錄,看有哪些成真、哪些被打臉,這不但能培養反思力,也能累積屬於你自己的「創業判斷資料庫」。


3. 建立決策前的五問框架

每當你要做出一個重大決策時,先問自己五個問題:

  1. 這個決策背後的最大假設是什麼?
  2. 如果這個假設錯了,代價是什麼?
  3. 我能不能在小範圍內先測試?
  4. 我是不是被某個情緒(焦慮、自戀、恐懼)影響?
  5. 有沒有外部數據或他人觀點能驗證我的想法?

這五問能有效讓你從「衝動」回到「理性」,特別適合在資金吃緊或壓力山大時冷靜下來。


4. 養成「反直覺閱讀」習慣

刻意閱讀與你價值觀、經驗、立場相左的內容,可以幫助你打破思維迴圈。例如:

  • 如果你一直追看「成功學」,不妨讀些《失敗的商業案例》《創業者的倖存者懺悔錄》。
  • 如果你總在追「AI風口」,可以看看為什麼過度依賴技術導向會導致創業失敗。
  • 如果你喜歡追業績數字,不妨看看資源極少卻能活下來的「精益生存案例」。

反直覺閱讀能強化你對風險的認知,也能拓寬創業選項。


5. 固定找人「拆台」你的計畫

定期找一位願意「挑戰你想法」的朋友、導師或投資人,把你的計畫講給他聽,讓他刻意質疑你的關鍵假設。

這不是為了讓你灰心,而是為了:

  • 檢視你講得是否有邏輯與說服力
  • 補強你沒想到的漏洞
  • 測試你對商業邏輯的掌握程度

這樣的「假設拷問」制度,會幫助你避開許多溫水煮青蛙式的失誤。


看清倖存者偏差,不是要讓你失去熱情,而是要讓你用正確的方式燃燒。真正的創業者,不是追逐對手的聲量,而是專注於自己的假設是否成立,自己的系統是否穩定。在台灣的創業舞台上,無論你瞄準的是下沉市場還是其他領域,務實的理想主義是你最好的武器:相信市場有你的位置,但用最小代價去證明它。

畢竟創業不是成功者的浪漫敘事,而是生存者的策略科學。

請記得:

  • 你不是失敗者,只是還沒拆對假設。
  • 你可以選擇浪漫,但請搭配紀律與現實工具。
  • 你不需要證明給世界看,只需問問自己:「我建立的,是不是可持續的價值?」

最後,送給你一句話:

真正的創業高手,不是拚命找舞台的人,而是能撐住沒掌聲的時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李的品牌觀察室
1會員
69內容數
專注拆解各大品牌的產品、敘事與渠道策略。帶你看懂從貨架到心智的關鍵 20%,用案例、數據與實驗方法,把靈感打成可執行的行銷策略。
2025/06/17
個人創業者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建立可持續的商業模式?關鍵在於打造堅固的「商業壁壘」。本文深入探討商業壁壘的定義、重要性、以及個人創業者如何運用品牌、使用者行為、技術專業、網路效應四種類型壁壘,建立獨特且難以模仿的競爭優勢,從而吸引忠實受眾,避免價格競爭,並建立長期影響力的個人品牌。
Thumbnail
2025/06/17
個人創業者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建立可持續的商業模式?關鍵在於打造堅固的「商業壁壘」。本文深入探討商業壁壘的定義、重要性、以及個人創業者如何運用品牌、使用者行為、技術專業、網路效應四種類型壁壘,建立獨特且難以模仿的競爭優勢,從而吸引忠實受眾,避免價格競爭,並建立長期影響力的個人品牌。
Thumbnail
2025/06/16
臺灣許多創業者常在創業初期迷失方向,本文比較兩種創業人格:S型創業者(熱血本能型)與I型創業者(數據邏輯型),並說明I型創業者如何透過四步驟驗證假設,降低創業風險,有效運用有限資源。文章強調創業核心在於驗證商業模式假設,而非僅著重產品開發,並以實際案例說明如何避免常見創業陷阱。
Thumbnail
2025/06/16
臺灣許多創業者常在創業初期迷失方向,本文比較兩種創業人格:S型創業者(熱血本能型)與I型創業者(數據邏輯型),並說明I型創業者如何透過四步驟驗證假設,降低創業風險,有效運用有限資源。文章強調創業核心在於驗證商業模式假設,而非僅著重產品開發,並以實際案例說明如何避免常見創業陷阱。
Thumbnail
2025/06/14
從一個模糊的「低糖甜點品牌」想法,到找到真實市場需求,本篇文章分享一個真實案例,說明如何透過系統化驗證,避免創業陷阱。文章強調創業的第一步不是做產品,而是傾聽市場的聲音,並提供聚焦目標客群、設計好問題、小成本驗證等行動建議,幫助創業家驗證點子是否真的解決真實痛點。
Thumbnail
2025/06/14
從一個模糊的「低糖甜點品牌」想法,到找到真實市場需求,本篇文章分享一個真實案例,說明如何透過系統化驗證,避免創業陷阱。文章強調創業的第一步不是做產品,而是傾聽市場的聲音,並提供聚焦目標客群、設計好問題、小成本驗證等行動建議,幫助創業家驗證點子是否真的解決真實痛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創業是美好的夢想,但實際上很不浪漫。設立公司並不僅僅是為了做自己喜歡的事,還牽涉諸多其他領域的事務,例如行銷、客服、財務、稅務、法務和人事管理等。只專注於核心業務,不正視這些重要領域,也是常見的創業失敗原因。
Thumbnail
創業是美好的夢想,但實際上很不浪漫。設立公司並不僅僅是為了做自己喜歡的事,還牽涉諸多其他領域的事務,例如行銷、客服、財務、稅務、法務和人事管理等。只專注於核心業務,不正視這些重要領域,也是常見的創業失敗原因。
Thumbnail
【創業是否應該一帆風順才代表是好事?】 大多數人可能無法認同,但我必須提出一個不同的觀點:我認為,創業必須經歷波折和痛苦,甚至是跌到谷底,痛不欲生的那種。接下來,讓我分享這些年的成長經驗。也許你看完後就會明白,為什麼我會這麼想。 ▋少年得志 簡單描述一下我的背景,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回看以前的
Thumbnail
【創業是否應該一帆風順才代表是好事?】 大多數人可能無法認同,但我必須提出一個不同的觀點:我認為,創業必須經歷波折和痛苦,甚至是跌到谷底,痛不欲生的那種。接下來,讓我分享這些年的成長經驗。也許你看完後就會明白,為什麼我會這麼想。 ▋少年得志 簡單描述一下我的背景,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回看以前的
Thumbnail
想創業沒方向?小額網路創業dcard推薦如何自己創業心得拼命加班、兼職多份工作,雖然可以短暫提升收入網路創業 網路創業dcard,網路創業ptt,網路創業賣什麼,網路創業案例,網路創業有哪些,網路創業種類,網路創業是什麼,網路創業詐騙,網路創業心得,一個人創業可以做什麼,網路創業自媒體,網路創業資金
Thumbnail
想創業沒方向?小額網路創業dcard推薦如何自己創業心得拼命加班、兼職多份工作,雖然可以短暫提升收入網路創業 網路創業dcard,網路創業ptt,網路創業賣什麼,網路創業案例,網路創業有哪些,網路創業種類,網路創業是什麼,網路創業詐騙,網路創業心得,一個人創業可以做什麼,網路創業自媒體,網路創業資金
Thumbnail
是幸運? -27/6 (微雨) 大學開始做生意,做零售及二手買賣都叫搵到食,交到自己學費保險費. 大學3年班就雄心壯志試下做初創,半年拎咗二十萬. 想法好簡單 1)我覺得自己好勁,想證明下自己 2)就算失敗20幾歲嘅試錯成本都唔會死 3)覺得自己可以改變社會同世界(小小中二病) 但係現實係殘
Thumbnail
是幸運? -27/6 (微雨) 大學開始做生意,做零售及二手買賣都叫搵到食,交到自己學費保險費. 大學3年班就雄心壯志試下做初創,半年拎咗二十萬. 想法好簡單 1)我覺得自己好勁,想證明下自己 2)就算失敗20幾歲嘅試錯成本都唔會死 3)覺得自己可以改變社會同世界(小小中二病) 但係現實係殘
Thumbnail
EP34 關於創業的10個迷思 1.創業只適合年輕人 2.需要一個大點子才能成功 3.創業需要大量資金 4.創業者需要非常聰明 5.必須掌握所有技能 6.失敗等於終點 7.創業者的生活光鮮亮麗 8.創業成功只靠運氣 9.創業者的時間很自由 10.創業賺得比上班多
Thumbnail
EP34 關於創業的10個迷思 1.創業只適合年輕人 2.需要一個大點子才能成功 3.創業需要大量資金 4.創業者需要非常聰明 5.必須掌握所有技能 6.失敗等於終點 7.創業者的生活光鮮亮麗 8.創業成功只靠運氣 9.創業者的時間很自由 10.創業賺得比上班多
Thumbnail
哈囉大家👋🏻!最近滑IG📱的時候,有沒有被各種「成功人士」的故事洗版?🔥 是不是常常覺得自己不夠努力、不夠上進? 一看到「一開始始就要做正確的事,而不是還過得去的事」,你是不是產生了「對!我應該做些什麼」的念頭? 不是這句話的問題,也不是個人的問題,是環境充斥這種氛圍,引導大腦快速選擇了
Thumbnail
哈囉大家👋🏻!最近滑IG📱的時候,有沒有被各種「成功人士」的故事洗版?🔥 是不是常常覺得自己不夠努力、不夠上進? 一看到「一開始始就要做正確的事,而不是還過得去的事」,你是不是產生了「對!我應該做些什麼」的念頭? 不是這句話的問題,也不是個人的問題,是環境充斥這種氛圍,引導大腦快速選擇了
Thumbnail
開店,對許多人而言,是一場充滿夢想與挑戰的旅程。 然而,當你開始迷茫,或者生意陷入低谷時,該如何走出困境,找到成功的方向呢? 透過三個步驟,你也能夠打造出專屬你的成功事業!
Thumbnail
開店,對許多人而言,是一場充滿夢想與挑戰的旅程。 然而,當你開始迷茫,或者生意陷入低谷時,該如何走出困境,找到成功的方向呢? 透過三個步驟,你也能夠打造出專屬你的成功事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