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曾被人這樣打量過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昨晚深夜與老公的聊天,他說最近在練習盡可能有意識的 、不對迎面而來的路人有所反應,無論是刻意避開視線、對視,或者急忙看地板。


老公說:『我發現自己會不知所措地去閃避,不確定自己視線該放哪,後來我發現,原來我是因為對於他人打量的視線特別敏感,甚至有些反感。自從發現這點後,我刻意有意識的不去做反應,發現這減少了我能量的消耗』。

於是我們展開了一段討論:『為什麼有些人總會喜歡打量別人呢?』
(補充一下:我們生活的地方,蠻常遇到路人會打量別人的,連年輕人也如此喔)
老公覺得,這種打量的行為和我們偶爾在路邊咖啡廳、捷運上觀察路人的行為不同。這種『被打量』的感覺特別讓人不適和壓迫。我想,這應該是他感受到了這些行為背後隱藏的某些意圖吧。

這些打量與觀察的差異,就在於是否帶有『批評和比較的意圖』。上下打量的舉動背後傳遞出來的訊息像是:『我來看看你有什麼了不起?』、『我來看看這個人身上有什麼可以拿來嚼舌根的』、『那是某某某家的小兒子嗎?看他混得如何、年薪多少』等等,諸如此類的,即使不說出口,但是那遊走的眼神充斥著不懷好意的氣息,而觀察就不一樣了,觀察是帶著好奇心去探索,其意圖是中性的,然而究竟為什麼有人會有這種打量他人的行為呢?

若要比擬,這或許就是他們的多巴胺吧?尤其是在一些鄉下地方,會這麼做的幾乎都是鄰居的大媽大嬸(也許也有一些阿公阿伯們),他們的年代沒有手機,於是在巷口擺幾張凳子和鄰居聊著柴米油鹽醬醋茶,以及打量外地回來的人們,這就是他們的生活樂趣。深一曾來看,他們或許未曾學會如何將注意力擺回自己身上,也正是最缺乏精神生活的族群。和深陷在短影音、逛社群軟體、缺乏對自身的關注的部分年輕人一樣,真正核心重點是『缺乏向內關注自己的能力』,習慣性的把注意力往外放,跟隨自己的慣性走。面對那些不曾擁有過精神生活、一直在為生存忙碌奔波的巷口大媽阿伯們,即使感受到他們背後的負面意圖顯著,其實也不忍苛責他們什麼。

我們幾乎不太有機會看見精神層次高或者專注於成就自己、自我實現的人去打量別人,就好比我們不會看見Elon Musk、周杰倫、證嚴法師、湯姆克魯斯、蔡康永在『打量』他人,像掃視獵物般的在別人身上找茶餘飯後的素材,對吧?

或許,這是件值得我們借鏡的事,不僅是練習不因他人打量的視線而做出情緒反應; 並練習有意識的將過多外放的注意力,從社群媒體和短影音中收攝回來,保持覺察的專注於向內觀,讓那些分散、耗損的能量,漸漸回歸、安住於自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字與光之間
0會員
8內容數
這裡是我和自己對話的空間 也許聊聊一本書的感想 一段podcast帶來的體悟 也可能是生活當中的省思或一時的靈光乍現 偶爾聊聊心中的不確定和迷惘 這裡沒有明確的指引,也沒有明確的答案 但有覺察和觀察 如果你也是生活觀察家、喜歡靜下來與自己說說話, 歡迎進來,與我一起靜靜走一段字裡行間的路。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與其日後勉強對方要彎下腰和我相處,「不去開始」也是避免留下禍根吶。
Thumbnail
與其日後勉強對方要彎下腰和我相處,「不去開始」也是避免留下禍根吶。
Thumbnail
不要理我  我就是不爽  你要怎麼樣 氣死我了  走著瞧  就是瞧你不順眼  # @+%@&$*& 這些字眼,年輕時經常伴隨著我(羞) 直到有一天~當我又要脫口而出時 忽然間,似乎有一種時間停頓與自我分離 我看見了對方和我面對面,對方破口連罵完後看著我 然後那個小我只是看著對方,對方破口
Thumbnail
不要理我  我就是不爽  你要怎麼樣 氣死我了  走著瞧  就是瞧你不順眼  # @+%@&$*& 這些字眼,年輕時經常伴隨著我(羞) 直到有一天~當我又要脫口而出時 忽然間,似乎有一種時間停頓與自我分離 我看見了對方和我面對面,對方破口連罵完後看著我 然後那個小我只是看著對方,對方破口
Thumbnail
昨晚輾轉難眠,惡夢連連,只因下午帶著孩子去跟幼稚園時期的玩伴去公園時,我發現對方父母很想窺探我的生活,而且問的問題都讓我很不自在。 剛好他們認識幾位我職場上的朋友,所以開始是先打聽這些人的狀況怎樣,接著問我與這些人的關係如何?回家後,我非常的不安,因為我感覺他們好像知道我的病情,但又不明說。
Thumbnail
昨晚輾轉難眠,惡夢連連,只因下午帶著孩子去跟幼稚園時期的玩伴去公園時,我發現對方父母很想窺探我的生活,而且問的問題都讓我很不自在。 剛好他們認識幾位我職場上的朋友,所以開始是先打聽這些人的狀況怎樣,接著問我與這些人的關係如何?回家後,我非常的不安,因為我感覺他們好像知道我的病情,但又不明說。
Thumbnail
最近,在生活中碰上了過去發生過的相似場景,觸發了以前的陰影回憶,在那個當下焦慮感竄滿全身,同時也冒出了很複雜的情緒 「注意!注意!為了保護自己,趕緊做出回應唷!」 身體心理基於保護機制,催促著我趕緊做出決定,不論是趕緊以言語與對方進行理論(戰),或是低聲下氣的與對方拜託(討好)......
Thumbnail
最近,在生活中碰上了過去發生過的相似場景,觸發了以前的陰影回憶,在那個當下焦慮感竄滿全身,同時也冒出了很複雜的情緒 「注意!注意!為了保護自己,趕緊做出回應唷!」 身體心理基於保護機制,催促著我趕緊做出決定,不論是趕緊以言語與對方進行理論(戰),或是低聲下氣的與對方拜託(討好)......
Thumbnail
隨著越了解自己,越清楚自己很需要大量的獨處空間。但跟夥伴同住的這三年,偶爾會有下面這個狀況:有時候當他晚上很忙的時候,如果剛好加上我壓力比較大,我便會無意識地特別想要他把注意力放在我身上,甚至是一直黏著他。(明明我也很需要空間吶!但還是一直想黏著他)因為他也是高敏感人,所以很快就會感受到這個張力,有
Thumbnail
隨著越了解自己,越清楚自己很需要大量的獨處空間。但跟夥伴同住的這三年,偶爾會有下面這個狀況:有時候當他晚上很忙的時候,如果剛好加上我壓力比較大,我便會無意識地特別想要他把注意力放在我身上,甚至是一直黏著他。(明明我也很需要空間吶!但還是一直想黏著他)因為他也是高敏感人,所以很快就會感受到這個張力,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