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在投資中「謀殺」另一個自己?用「惡魔辯護人」原則,擺脫韭菜宿命

更新 發佈閱讀 25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raw-image


在我們這個資訊以光速傳播、市場情緒以毫秒變動的時代,做一個清醒的決策者,似乎正變得越來越奢侈。我們每天都被淹沒在無盡的數據、新聞快訊與社群雜音之中,試圖從中找到一條通往成功的清晰路徑,但結果往往是在原地打轉,甚至被時代的洪流捲得更遠。我們手上的資訊前所未有地多,做出的判斷卻不見得比過去更高明,這究竟是為什麼?


或許問題的根源不在於我們缺少資訊,而在於我們缺少一個穩定而誠實的「決策系統」。我們的大腦天生就不是為了在現代金融市場中做出完美理性決策而設計的,它充滿了各種想要走捷徑的認知偏誤,總是在我們最需要冷靜的時候被貪婪與恐懼的情緒所綁架。如果沒有一套刻意設計的框架來約束它、引導它,那麼我們所有的努力,都可能只是在重複上演一齣又一齣追高殺低、事後懊悔的劇碼。


投資的『心法』(WHAT) - 重新校準你的價值觀

觀念升級:價值投資不是你想的那樣


當我們一提到「價值投資」,許多人的腦海中可能會浮現一位老先生,戴著厚重眼鏡,在故紙堆中尋找那些股價遠低於淨資產的「便宜貨」。這種「撿菸屁股」式的投資方法,在過去的某個時空背景下確實卓有成效,但在今日的商業環境中,若還固守這種思維,恐怕只會讓自己不斷地掉入一個又一個的「價值陷阱」之中。


所謂的價值陷阱就是那些看起來很便宜,但其內在價值卻正在不斷流失的公司,好比說一家生意不斷萎縮的夕陽產業公司,即使它的股價淨值比只有零點五,但隨著淨值本身逐年縮水,買入它就像是抱著一塊正在融化的冰塊,時間並不是你的朋友。


現代的價值投資早已進化,它的核心不再只是單純尋找靜態的「便宜」,而是尋找動態的「價值」。一套成熟的投資心法,應該建立在三個穩固的支柱之上。第一,我們要尋找的是那些股價相較於其「內在商業價值」有著巨大折扣的公司,打個比方,就是我們有機會用六十元的價格,去買到一家我們自己評估後覺得值一百元的公司。這個折扣,是我們安全邊際的來源,為我們可能犯下的評估錯誤提供了緩衝。


第二個支柱是與傳統價值投資最大的分野,就是我們不只要求它便宜,還要求它的「價值本身也要能夠持續成長」。這家公司的股息收益,再加上它內在價值的預期成長率,兩者相加,至少要能與市場的平均水準匹敵。這個標準確保了我們買入的不是一艘正在沉沒的船,而是一艘引擎仍在運轉、能夠帶我們航向更遠方的船艦。它可以是一家高股息但預期零成長的公司,可以是一家不付股息但預期高速成長的公司,回報的形式不拘,但成長的潛力是必須的。


第三個支柱,則是關於「人」。當我們買下一家公司的股票,我們得到的其實是兩樣東西,一個是這家公司的資產負債表,另一個則是正在經營它的那群人,而我們必須對這兩者都感到滿意。我們需要尋找的是卓越且與股東同心的管理層,他們存在的目標,必須是最大化公司的「長期每股價值」,而不是單純地追求營收規模、員工人數或是媒體曝光度這些虛榮的指標。一個好的管理層,會在股價低估時回購庫藏股,會在業務前景黯淡時勇敢地出售部門,他們做的每一個決策,都是站在「股東」而非「經理人自己」的立場上。


這三根支柱共同構成了一個現代價值投資的穩固框架,它讓我們在尋找投資機會時,有了一套清晰的檢查清單,幫助我們避開陷阱,專注於那些真正能創造長期價值的優質企業。


拆解財報的「會計手術刀」:看穿數字背後的商業實質


建立了一套投資心法之後,下一個挑戰便隨之而來,那就是我們該如何去評估一家公司的「內在商業價值」?如果我們只是單純地依賴公開的財務報表,看著損益表上的淨利潤是正是負,看著資產負債表上的股東權益有多少,我們很可能會被會計準則所誤導,尤其是在評估現代知識經濟下的企業時。


會計這門語言最初是為了衡量工業時代的「有形資產」而設計的。一間工廠、一部機器、一棟大樓,這些東西看得見、摸得著,它們的價值相對容易衡量,它們的折舊也相對容易計算。但我們今日所處的世界,許多最偉大的公司,其最有價值的資產,恰恰是那些在資產負債表上完全看不到的「無形資產」。好比說一個品牌的聲譽、一項革命性的專利技術、一個龐大而忠誠的用戶社群,或是公司內部長期積累的研發能量。


傳統會計準則在面對這些無形資產時往往顯得力不從心,甚至可以說是完全失靈。打個比方,一家軟體公司投入十億元進行研發,在會計上這筆錢會被當作當期的「費用」,直接從利潤中扣除,導致公司帳面上看起來可能在虧損。


但從商業的「經濟實質」來看,這十億元真的是一筆花掉就沒了的開銷嗎?或者,它更像是一筆為了打造未來金雞母的「投資」?同樣的道理,一家消費品公司花費巨資投放廣告,雖然在財報上被列為行銷費用,但其真實目的,是在消費者心中建立起難以撼動的品牌形象與信任感,這是一項能夠在未來數十年持續產生效益的無形資產。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一把「會計手術刀」,對傳統財報進行一次「重塑手術」。我們需要學會分辨,哪些費用在本質上其實是投資。當我們在評估一家像是亞馬遜這樣的公司時,如果我們只看它早期的淨利潤,可能會覺得它一直在虧錢,是一家糟糕的公司。但如果我們把它的巨額行銷費用與技術研發支出,視為是為了獲取客戶與建立技術護城河的長期投資,並將其「資本化」後重新計算公司的「真實獲利能力」,我們所看到的公司面貌將會截然不同。


同樣的,當我們評估一家像是Netflix這樣的串流平台時,它每年投入數十億美元製作獨家內容,在會計上這些龐大的支出會讓利潤數字看起來很難看。但這些內容的價值,並不會在一年之內就消耗殆盡,一部像是《怪奇物語》這樣的熱門影集,可以在未來許多年持續吸引新的訂戶、維繫舊的用戶。它的經濟實質更像是一種會逐年攤銷的資產,而不是一次性的費用。


學會使用這把會計手術刀,去辨識並重新評估這些被隱藏的無形資產,是現代價值投資者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它讓我們有能力在別人看到虧損與風險的地方,看到潛在的價值與機會。它讓我們得以擺脫會計數字的表象束縛,真正去觸及一家公司商業模式的核心,並對其「內在價值」做出更接近真實的判斷。這需要更深入的產業知識與更獨立的思考能力,但這也正是構築超額報酬的關鍵所在。


投資 vs. 補貼:從蝦皮的「免運大戰」看懂什麼是真正的護城河


當我們理解了將「獲客成本」視為一種「投資」的觀念後,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便浮現了出來,這個問題在我們身處的市場環境中尤其尖銳:我們要如何區分,一家公司投入的巨資,究竟是在打造護城河的「價值創造型投資」,還是在進行一場自我毀滅的「焦土式補貼」?


這個問題的答案,完美地體現在過去幾年台灣電商市場上演的「三國演義」之中,特別是外來的挑戰者「蝦皮購物」的策略,它像是一面鏡子,映照出理論與現實之間的巨大差距。


蝦皮初入台灣市場時,採取了堪稱瘋狂的「免運補貼」策略。從傳統的商業邏輯來看這無疑是在進行一場大規模的燒錢戰爭,每一筆訂單都在虧損。但如果我們用剛剛建立的「會計手術刀」框架來分析,蝦皮管理層的目標,顯然是將這筆巨額的補貼費用,視為一筆獲取用戶、建立規模的「長期投資」。而這筆投資,在初期確實為它建立起了兩道極其有效的護城河。


第一道是「雙邊網路效應」。鋪天蓋地的免運優惠,在極短時間內吸引了海量的買家湧入平台,而龐大的買家流量,又像磁鐵一樣吸引了數以萬計的賣家進駐。買家越多,賣家越多,商品選擇也越多,這反過來又吸引了更多買家,一個強大的正向循環就此形成。對於當時的本土龍頭像是PChome或momo來說,這個雪球一旦滾起來就變得非常難以應對。


第二道是「用戶習慣的養成」。蝦皮透過其行動端優先的流暢介面、遊戲化的互動機制,以及無所不在的免運符號,成功地將「逛蝦皮」這件事,植入了消費者的日常習慣之中。補貼是引誘用戶上鉤的餌,但最終的目標,是讓用戶在不知不覺中被平台「黏住」。


然而一筆成功的「投資」,最終必須要能帶來可持續的回報。這就引出了我們在討論中反覆觸及的核心問題:這種靠補貼建立起來的護城河,根基是否穩固?當初被免運吸引而來的用戶,他們的忠誠度究竟是忠於「蝦皮」這個品牌,還是忠於「免運」這個優惠?


這場不對稱的戰爭,也凸顯了不同企業體質在應對衝擊時的差異。對於momo這樣長期專注經營目標客群、將獲利持續投入自建物流等基礎建設的「獲利驅動型」公司來說,它選擇不完全陷入價格戰,而是加倍強化自己在「品質」與「服務速度」上的核心優勢,最終在高端市場穩住了陣腳,甚至擴大了領先。


反觀PChome,作為昔日的霸主,卻在轉型過程中顯得步履蹣跚,這反映出羊羹覺得不只是策略上的應對失據,更深層的原因可能來自於我們討論過的「組織文化慣性」與「技術債」包袱,導致其「高層的策略」與「用戶的實際感受」之間出現了巨大的鴻溝。


當資本的潮水退去,蝦皮開始逐步取消補貼、調高賣家手續費,試圖從「攻城掠地」轉向「治理領土」時,這筆「投資」的真實成色才開始顯現。市場的最終裁判,還是要回歸到商業的本質: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產品與服務,是否能創造出讓用戶心甘情願付費的價值?護城河是否深到足以抵擋下一個帶著更多資本的挑戰者?


---羊羹學堂訂閱牆預備處---

羊羹學堂功德箱
本篇內容共 9817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羊羹學堂:投資理財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迷途的羊羹
68會員
412內容數
在資訊紛繁的時代,知識的累積往往是決定人生方向的關鍵。 作為一個熱愛學習並致力於提升自我的人, 我希望能夠透過分享自己在學習、投資與健康這三大人生基礎領域的一些見解。 給讀者帶來些許啟發,並幫助我們在前行的道路上取得更好的進展。
迷途的羊羹的其他內容
2025/06/23
在投資這條路上我們都希望能不斷成長,但很少有人會先去思考,成功本身或許才是下一個最難的關卡。羊羹我時常在想,當資金與認知都來到新的高度時,過去讓我們致勝的武器,是否還能揮舞自如?這是一場關於策略如何隨我們一同進化的深度對話,試著從規模的困境中,尋找投資的終極心法。
Thumbnail
2025/06/23
在投資這條路上我們都希望能不斷成長,但很少有人會先去思考,成功本身或許才是下一個最難的關卡。羊羹我時常在想,當資金與認知都來到新的高度時,過去讓我們致勝的武器,是否還能揮舞自如?這是一場關於策略如何隨我們一同進化的深度對話,試著從規模的困境中,尋找投資的終極心法。
Thumbnail
2025/06/19
我們都曾捧讀巴菲特的語錄,卻總感覺隔著一道鴻溝,他的世界似乎與我們所處的科技時代格格不入。所以羊羹我花了很多時間,試圖走一趟從理解、挑戰到建立的思辨之旅,把大師的智慧,轉化為能面對現代市場的實戰系統。這是一場尋找羅盤而非地圖的過程,希望能從中淬鍊出真正屬於我們自己,能安身立命的投資哲學。
Thumbnail
2025/06/19
我們都曾捧讀巴菲特的語錄,卻總感覺隔著一道鴻溝,他的世界似乎與我們所處的科技時代格格不入。所以羊羹我花了很多時間,試圖走一趟從理解、挑戰到建立的思辨之旅,把大師的智慧,轉化為能面對現代市場的實戰系統。這是一場尋找羅盤而非地圖的過程,希望能從中淬鍊出真正屬於我們自己,能安身立命的投資哲學。
Thumbnail
2025/06/15
我們是不是都曾困惑為何財報亮眼的好公司,股價有時卻迎來崩盤?這背後似乎有個不斷重複的劇本在上演。這也是羊羹我花費許多時間鑽研的問題,後來發現一套稱作「資本週期」的思考框架,能幫助我們跳脫市場主流敘事,看見別人所忽略的風險與機會。希望能一起拆解這個劇本,找到自己的投資心法。
Thumbnail
2025/06/15
我們是不是都曾困惑為何財報亮眼的好公司,股價有時卻迎來崩盤?這背後似乎有個不斷重複的劇本在上演。這也是羊羹我花費許多時間鑽研的問題,後來發現一套稱作「資本週期」的思考框架,能幫助我們跳脫市場主流敘事,看見別人所忽略的風險與機會。希望能一起拆解這個劇本,找到自己的投資心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股市投資中,只有少數異能人士才能真正成為贏家,發現其思維模式是相對高維的存在,而絕大多數的投資者則處於高危、高度危險的韭菜中。本文探討如何透過負責、誠實、善良、踏實的思維模式,讓每位投資者都有機會跨越維度,成為真正的贏家。
Thumbnail
在股市投資中,只有少數異能人士才能真正成為贏家,發現其思維模式是相對高維的存在,而絕大多數的投資者則處於高危、高度危險的韭菜中。本文探討如何透過負責、誠實、善良、踏實的思維模式,讓每位投資者都有機會跨越維度,成為真正的贏家。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有關投資金律的分享,從投資理論、投資歷史、投資心理學和投資產業等四大面相進行探討。文章提供了作者的核心理念,對風險與報酬的關聯性進行了探討,並分享瞭如何平衡債券和股票等重點觀點。此外,文章也提到了投資中的心理偏誤,以及對投資顧問和投資策略的看法。最後,文章還分享了選書的過程和相關閱讀推薦。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有關投資金律的分享,從投資理論、投資歷史、投資心理學和投資產業等四大面相進行探討。文章提供了作者的核心理念,對風險與報酬的關聯性進行了探討,並分享瞭如何平衡債券和股票等重點觀點。此外,文章也提到了投資中的心理偏誤,以及對投資顧問和投資策略的看法。最後,文章還分享了選書的過程和相關閱讀推薦。
Thumbnail
書中的投資重點為「順勢而為」。投資者是否能長期獲利,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如何應對這種不確定性。資金管理策略是關鍵,貪婪與恐懼影響交易心理,而分散資產可以降低投資風險。
Thumbnail
書中的投資重點為「順勢而為」。投資者是否能長期獲利,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如何應對這種不確定性。資金管理策略是關鍵,貪婪與恐懼影響交易心理,而分散資產可以降低投資風險。
Thumbnail
市場參與者是「人」,對趨勢或價值/格的判斷因其所知的深淺而有不同。投資研究的關鍵在於管理市場預期,掌握人性,用理性、客觀、數據來支持。逆人性只是一廂情願,應當站在更高的視角,創造改變行為的原始驅力。
Thumbnail
市場參與者是「人」,對趨勢或價值/格的判斷因其所知的深淺而有不同。投資研究的關鍵在於管理市場預期,掌握人性,用理性、客觀、數據來支持。逆人性只是一廂情願,應當站在更高的視角,創造改變行為的原始驅力。
Thumbnail
作者 Only 透過公式,想要解釋正確的投資哲學心法,標的的重要性,選到合理的標的,獲利是正常的,要有可觀的獲利,就是要大膽加認命,大膽的進入股市,然後認命自己只要平均的回報,傻傻的投資SPY即可!
Thumbnail
作者 Only 透過公式,想要解釋正確的投資哲學心法,標的的重要性,選到合理的標的,獲利是正常的,要有可觀的獲利,就是要大膽加認命,大膽的進入股市,然後認命自己只要平均的回報,傻傻的投資SPY即可!
Thumbnail
會在股價相對高檔區追價的,也會在相對低檔殺低,因為這兩種行為背後是同樣的思維邏輯,思想沒有改變,行為也不會改變。
Thumbnail
會在股價相對高檔區追價的,也會在相對低檔殺低,因為這兩種行為背後是同樣的思維邏輯,思想沒有改變,行為也不會改變。
Thumbnail
雖說只是貪婪大過理性,但要說股票市場是反人性的,這種觀點我相信很多人也會認同,因為當前控制市場交易量 80% 以上的 AI 跟程式化交易本來就不是人啊!同學們也別害怕跟這些非人力量對抗,實際上只要總結一些人生經驗,很多柴米油鹽的老生常談都可以簡單的破解交易背後的祕密。
Thumbnail
雖說只是貪婪大過理性,但要說股票市場是反人性的,這種觀點我相信很多人也會認同,因為當前控制市場交易量 80% 以上的 AI 跟程式化交易本來就不是人啊!同學們也別害怕跟這些非人力量對抗,實際上只要總結一些人生經驗,很多柴米油鹽的老生常談都可以簡單的破解交易背後的祕密。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在市場波動中的投資智慧,強調了在恐懼中買進並持有的重要性。同時突破傳統思維,提出了投資的企業家精神觀點,並強調了觀察價值與未來展望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在市場波動中的投資智慧,強調了在恐懼中買進並持有的重要性。同時突破傳統思維,提出了投資的企業家精神觀點,並強調了觀察價值與未來展望的重要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