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要為您介紹的,是由大正大學的教授兼經營顧問海老原嗣生先生所著的《安靜辭職的工作方式》一書。這本書從多個角度深入探討了目前在日本社會迅速普及的「安靜辭職」這一新興工作方式。
「安靜辭職」是什麼?其誤解與本質
聽到「安靜辭職」這個詞,有些人可能會誤以為是「偷偷地辭職」。然而,這本書所講述的「安靜辭職」是指,完全沒有辭職的打算,但也不再以晉升為目標而拼命工作,只是默默地完成最低限度的工作量的工作方式。具體而言,就是不加班、不參與公司裡麻煩的人際應酬、不願升任管理職位,也不會聽從上司的無理要求。換句話說,這是一種為了維持生計而只做必要最低限度工作的、乾脆且務實的工作方式。事實上,根據 2025 年日本 MyNavi (就職網路)進行的調查顯示,約有 44.5% 的正職員工表示他們正在實踐這種工作方式,其中尤以 20 多歲的年輕人居多。作者指出,這種觀念在美國和歐洲其實已經根深蒂固,是合理的思考方式,也與海外沒有過度加班或服務性加班的工作方式相通。此外,這也與“三宅かほ”先生提倡的「以半身投入工作和興趣」的觀念相符,透過這種方式,可以降低職業倦怠症和憂鬱症的風險,增加用於家庭和興趣的時間,讓人生擁有更多餘裕。
為何「安靜辭職」在日本如此盛行?四大背景
這本書將「安靜辭職」在日本社會如此普及的原因,主要分為四大類進行分析。
- 「光是努力工作性價比不高」的認知普及
回顧 1989 年左右的日本,超過 72% 的大學畢業生只要努力,就能夠晉升為管理職位,薪水也隨之穩定成長。因此,當時的付出都會有相應的回報。然而,如今能升任管理職位的只有約 45%,這意味著超過一半的人即使努力到 50 歲,也很可能依然是普通員工。在晉升困難、難以期待年功序列式加薪的背景下,許多人覺得將時間花在那些感受不到意義或成長的工作上「不划算」。為了避免因轉職而導致收入減少或工作環境惡化的風險,留在現有公司並只做最低限度的工作,被視為一種合理的選擇。有趣的是,據稱有 70% 的人起初滿懷熱情,但在進入公司後發現工作無趣,轉而選擇了安靜辭職。 - 雙薪家庭的增加與生活方式的轉變
在人手不足、女性進入社會和物價上漲的背景下,女性工作已成為常態。1989 年,正職女性的比例僅為 5% 至 10%,而現在已大幅增加至 36% 至 44%,幾乎有四成的正職員工是女性。如果男性仍像過去一樣長時間工作,家務和育兒的負擔將集中在雙薪的女性身上,可能導致家庭關係崩潰。隨著過去「男性是經濟支柱,女性是家庭主婦」的模式瓦解,將工作維持在最低限度,並與伴侶分擔家務和育兒的半身投入型生活方式正逐漸成為主流。 - 對「看似無用的工作」過多的質疑
作者指出,日本職場中存在過多的「狗屁工作」(Bullshit Job),即那些「與銷售額無關,但因為過去一直這麼做所以繼續」的工作,例如為會議製作過多的資料、冗長的電子郵件、無意義的應酬和沒有結果的會議等。例如,許多日本零食製造商每年開發 40 到 50 種新產品或季節限定商品,但歐美製造商即使只推出幾款產品,總銷售額卻差異不大,反而是日本投入了不必要的成本,導致利潤率較低。越來越多的人質疑這些無意義的工作,選擇不執行與成果無關的業務,並提早下班。作者提倡「不做與成果無關的事情,只做能產生結果的工作,並提早下班」。 - 價值觀轉向重視個人生活而非工作
過去,「工作即自我實現」的觀念是主流,但現在大多數人認為「工作只是人生的一部分」。根據 Job Research Institute 2023 年的調查顯示,有 72.2%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更重視個人生活而非工作。人們越來越重視家庭時間、旅行、興趣(如健身和遊戲)等能豐富自己人生的時間。
「安靜辭職者」如何過上富足人生?具體策略
那麼,在實踐「安靜辭職」的同時,如何過上充實的生活呢?本書提出了三種具體方法。
- 「正因為沒錢才結婚」的新思維
在日本,仍然根深蒂固著「男性應養家活口」的價值觀,這也成為未婚率上升和少子化的原因之一。然而,作者認為,在未來,「正因為沒錢才結婚」的思維至關重要。結婚後,房屋和汽車只需一個,家務可以分擔,如果雙薪,收入則變為兩倍(雙重收入)。本書介紹說,在歐洲,確實有許多「因為沒錢而結婚」的伴侶,暗示即使難以舉辦豪華婚禮,只要兩人互相扶持,也能實現富足的育兒生活。同時也強調,女性也應放棄「靠男人養活」的觀念,選擇能夠互相扶持的伴侶。 - 透過「時薪 2500 日圓以上的副業」和投資「iDeCo」精明地進行資產配置
公司裡的加班費,在扣除 20% 至 25% 的稅金和社會保險費後,實際到手的金額其實並不多。如果得知每年 60 萬日圓的加班費會被扣除 12 萬至 15 萬日圓,想必會感到驚訝於其低效率。因此,本書建議以每月 10 至 20 小時的副業取代加班,目標是月收入 2 萬至 5 萬日圓。本書指出,這並非要你從事 YouTube 或網路拍賣等大型副業,而是在類似 CrowdWorks 等技能分享服務平台上進行即可。此外,透過對副業收入進行藍色申報(一種個人事業的會計方式),並將 iDeCo (個人型確定拠出年金) 存滿額度,可以大幅節省所得稅和住民稅,成為「全力不繳稅的人」,從而最大化實際可支配收入。 - 透過「保持良好禮儀」來營造舒適的職場環境
安靜辭職者常被公司視為「負擔員工」,但絕不能成為公司的絆腳石。為了避免被周圍排斥,導致工作不愉快,本書強調了「基本禮儀」的重要性。保持整潔的儀容、得體的言談,不遲到,並確實完成被交辦的工作。即使不要求完美的工作表現,只要給人留下「這個人工作雖然一般,但在為人上值得信賴」的印象,就能不樹立敵人,長期舒適地工作。
企業應如何應對「安靜辭職者」?
本書警告,在人手嚴重不足的現代,企業如果只是將「安靜辭職者」視為「討厭的存在」,將難以維持運營。像過去那樣以精神論激勵員工只會適得其反,甚至可能被視為職場霸凌。
因此,作者建議企業內部應設立「安靜辭職方案」。
這是一種允許不加班、不晉升、幾乎不加薪、最低限度溝通即可,且能平靜工作到 70 歲的工作方式。在目前的企業中,晉升和年功序列加薪是前提,因此安靜辭職者難免顯得格格不入。但如果有了這個方案,企業可以確保擁有能夠確實完成必要工作的人才,而安靜辭職者也能被視為「雖然幾乎沒有加薪,但能確實完成必要工作的人」,從而安心地繼續工作。這將建立一個對雙方都有利的關係。
這本書尖銳地指出了現代工作方式的矛盾,並為個人和企業雙方指明瞭如何創造更美好未來的具體方向,可以說是一本必讀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