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第一次在海外自炊的你,給自己少少預算也能做出好吃的飯!
在打工度假期間,我住過五個不同的地方,短至一個月長至五個月。因此默默給自己設定了一個挑戰(在超市也一直提醒自己):
不能買太多調味料!換句話說,要用手邊僅有的調味料,煮出我想吃的味道。這篇文章整理了我實際使用過、推薦可以攜帶或購買的調味料,還有可以變化出來的簡易料理組合。
調味料
#購買tips:大瓶平均下來比較划算,但用不完也是浪費,建議買小罐的就好。
我的必備:油、鹽巴、醋、糖、白胡椒、味噌(湯、醬料兩用)
想多點變化時:醬油、味醂、黑胡椒、五香粉、番茄醬、芝麻油(香油)
三個月以上長住推薦:孜然粉、咖哩粉、八角

我的空空賞

茶園帶便當追求味道變化的結果
食材常備清單
這些是我煮飯時最常用、也最容易取得的蔬菜與乾貨:
常備蔬菜:
- 洋蔥
- 紅蘿蔔
- 馬鈴薯
- 蒜頭
常用蔬菜:
- 茄子
- 小黃瓜
- 番茄
- 菇類
- 地瓜
乾貨/罐頭:
- 高野豆腐
- 海帶芽、ひじき(一種海菜:羊棲菜)
- 蘿蔔干
- 高筋麵粉
- 片栗粉
- 番茄罐頭
- 白芝麻
調味變化紀錄:
我常煮的醬料排列組合
- 炒蔬菜/烤蔬菜=油+鹽巴+(白胡椒/黑胡椒/五香粉/義大利香料)
- 沙拉:油+鹽巴+醋
- 醃菜:鹽巴+醋+糖
- 滷菜:鹽巴+醬油+糖+八角+白胡椒
- 日式醬燒:醬油+味醂
- 台式醬燒:(蒜頭/蔥爆香)醬油+糖+黑胡椒
- 糖醋醬:醋+糖+番茄醬
- 味噌醬:味噌+醬油+味醂+(糖)加熱混勻
- 燙蔬菜:鹽巴+芝麻油+(醬油)+白芝麻
- 拉麵/火鍋湯底:味噌+豆乳+醬油+味醂+鹽巴
- 清炒義大利麵:(蒜頭爆香)油+鹽巴+黑胡椒
- 番茄義大利麵醬:洋蔥炒軟炒香+番茄罐頭+鹽巴+(義式香料/羅勒葉/黑胡椒)
最後一週清冰箱的推薦料理類型:
- 滷菜/燉菜(消耗蔬菜跟醬油 可以配飯配麵)
- 炒飯(蔬菜+隔夜飯+鹽巴)
- 粥(蔬菜、飯、鹽巴+水)
- 蔬菜煎餅(蔬菜、麵粉、鹽巴、沾醬可改變味道)
- 火鍋(湯底推薦可以用蕃茄或是味噌)
- 飯糰(長途旅行推薦)
- 咖哩(如果剛好有咖喱塊的話)
一邊煮一邊覺察自己喜歡的味道,不用一次買齊,漸漸地發現只要一兩個調味料,就可以煮得很有滋味!
這篇文章,希望能成為你在海外第一次或不常自己煮飯時的小幫手。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幫我按個按心及收藏也歡迎分享給你覺得有需要的朋友!
更多食物相關的圖文可以前往我的我的Instagram:食・物・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