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金句2. "真正讓你倒下的,不是對手,而是你絕望的內心。"
該從哪裡說起呢?最近特別容易想爸爸跟大弟,或許應該說,自從他們離去之後就一直很想念他們,因為他們在我的心中佔了很大的一塊,特別是在情緒價值上,給了我很多的出口,可以說他們就是我的避風港吧?就算再大弟離開的前一週、爸爸重病時,他們都依然照顧著我的情緒。
我覺得我的情緒會在這時候變得狂躁跌宕,有一大原因或許是因為我的生活裡不再有他們了,我少了理所當然可以宣洩情緒的出口。雖然可能有人會說你還有朋友、你還有男友、你還有家人,但是我並不想一直拿負面能量壓他們,就像我有時候會後悔常常抱怨給大弟爸爸聽,讓他們到最後還一直承受我的負能量一般。
我今天待在路易莎準備教甄,雖然說是在練習教甄筆試,但是說真的我沒什麼心在這上面。目標兩篇改寫從早上11點到現在已經下午4點多了才寫了一篇......我還是沉浸在心頭的躁動中。寫完第一篇改寫後,我就開始跟家人朋友聊天、處理Podcast的事情,這些都需要用到手指打字傳送訊息,在這過程我覺得我的躁症得到滿足;但是當我沒有訊息可以回覆時,心裡又會開始慌張躁動,嘗試找不同的理由聯繫不同的人,嘗試透過不同的話題延續跟他人的對話。這讓我想到爸爸以前酒癮嚴重時,他總是瘋狂打電話給別人,不斷翻閱電話簿......現在的我好像他,只是多了一點對打擾他人的顧慮,所以不會一個人聊很久,就是跳來跳去。但是我的聯絡對象也不是無限的,所以就又回到了跟自己對話本身。這就是為什麼我想到可以在這個地方書寫自己的思緒,盡量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儘量不要去修飾。就像上次用紙筆自由書寫時的感覺,現在的心情雖然還是躁動,但躁動中得到了一個出口,能夠釋放過多的能量而又不會影響到他人、煩到他人。
說到這個,我好像真的很容易太在乎他人,這造成我容易想太多。像是如果有朋友有一段時間沒有聯絡或是回訊息了,我就會擔憂是不是something wrong?是不是又要失去朋友了?但我的朋友也不多,再少下去沒有朋友怎麼辦?啊!反正,我真的很容易過度在乎,想想還挺幼稚的。不過如果說有一天我不再在乎他人了,我會不會反而失去血肉,不再活著?總覺得胡思亂想太多了,這些思緒如同史萊姆在腦中結成團,黏液在裡面流動把該與不該、對與不對變得好像是一模一樣的事情,有沒有什麼小蘇打之類的東西可以清潔一下這些思緒?
可能就像上週諮商師說的,我還是該學習如何處理情緒吧?學習處理情緒,這是我從來沒有想過的理所當然。一直都覺得情緒會自己有出口,而且我小時候那麼愛哭,應該很懂得處理自己的情緒吧?但事實上,答案好像是否定的。我從未自己好好處理過,相反的,我找他人幫我處理,幫我丟掉那堆垃圾。有時找家人處理,有時找朋友伴侶處理,但怕一直煩擾他人,我這一年更常找素不相識的諮商師,或也曾經找過一次催眠師處理。之前的諮商師確實幫我排解了我的苦惱、催眠師確實讓我見到我大弟跟爸爸,但不得不說,我也只是依靠他們的力量去發洩罷了,等時間過了,日積月累,壓力跟負面情緒...這些垃圾...又繼續積累在心中的底部,一袋一袋鋪成我腦袋裡的地面,因此每次都不得不站在這些垃圾上面思考,再怎麼快樂,都不可能不被下方的惡臭汙染。
是時候該學會排解了。20幾年的人生,頭一次懂得這個道理。告訴自己不會太晚吧!嘗試看看,學習看看,不會少一塊肉的。畢竟總有一天我還是得去面對這只進不出的異常的腦內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