贖罪與洗白之間:角色命運的誠實與虛假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在當代動漫與遊戲的角色塑造中,「黑轉白」幾乎成了一種集體情節。觀眾一方面喜歡反派的張力與魅力,一方面又渴望看到他們在轉變後回歸溫暖的群體,走上一條贖罪之路。然而,真正能讓人信服的「轉變」並不常見。

關鍵在於,我們往往混淆了兩個本質上截然不同的敘事過程——贖罪,與洗白

「洗白」是編劇筆下的一道快捷鍵,是跳過內心掙扎、無需負責的立場轉換;而「贖罪」,則是一場漫長且痛苦的掙扎,是角色從地獄爬起、咬著牙自我修復的旅程。

最經典的例子莫過於《數碼寶貝大冒險02》中的一乘寺賢——或者說,曾經的數碼獸凱撒。他不是被一集的對話感化,也不是靠一次戰鬥洗清過往,而是經歷了清晰的五個階段:從自我否定、深層反思,到具體行動、主動補償,乃至持續性的懊悔。他曾因為被操控而成為暴君,但他從不逃避責任,甚至拒絕讓蟲蟲獸進化,只因害怕重蹈覆轍。那種心理壓力與責任意識,才是贖罪真正的核心。

與此相對的,是許多近年來在人氣與劇情壓力下「被洗白」的角色。像是《原神》中的散兵,他從「神之敵人」一夜之間轉為傲嬌隊友;《女神異聞錄5》的明智吾郎,在本篇中結束性命,卻在後日談成為主角幻想中的朋友。這些角色雖然有複雜的背景與潛在的悔意,但在劇情中往往缺乏關鍵的一環:內在懺悔與行動補償的完整過程

散兵的問題在於「節奏突兀」與「心理描寫不足」。他雖有懲罰性質的劇情段落,但缺乏讓觀眾真正感受到他自我崩解與重建的橋段。他不是靠選擇,而是被劇情拉著轉向;不是主動反省,而是被強行置入團隊。

而明智吾郎則更為可惜。他的悲劇性本足以構成一段壯烈的贖罪史詩,卻因劇情安排早早退場。觀眾看到的不是他如何贖罪,而是主角如何幻想「如果他還活著會怎樣」。這是個哲學投影,不是現實。也因此,他始終無法真正讓人釋懷。

為什麼小賢讓人動容,而散兵與明智的轉變卻總有芥蒂?因為贖罪從來不是一句「我錯了」或一場眼淚就能成立的,它需要角色自己知道錯了,自己選擇承擔,並且用時間去爭取信任。不是觀眾願不願意原諒,而是角色願不願意誠實。

有趣的是,不少經典角色其實都走過這條路,只是方式不同。例如《七龍珠》的達爾。他沒有哭喊懺悔,也從不說「我當初錯了」。但他的行動——保護家人、與敵人共同作戰、在危機中自我犧牲——讓觀眾自然相信:「他值得現在的身份。」

這就是命運與角色認同之間的奧義:不是角色說自己變了,而是觀眾看見他真的變了。

一個角色能不能被認同,從來不是取決於他是否「有趣」、是否「帥」、是否「人氣高」,而是他的劇情是否足以讓我們相信——他真的走過了那段痛苦的旅程。

贖罪,意味著角色從此無法再是純粹的「好人」。他必須背負傷痕前行,必須接受那些不會原諒他的人,必須面對自己的陰影並與之共處。只有當劇情肯誠實呈現這種不完美與不確定性時,角色的轉變才會深刻而可信。

如果要讓更多作品寫出讓人動容的黑轉白角色,我們不需要更多的「反派洗白模板」,而是需要更多像小賢那樣——哪怕永遠都不被完全原諒,哪怕過去無法抹滅,也要選擇繼續補償的那種勇氣。

因為真正的贖罪,不是為了被接受,而是為了不再逃避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ei75631的沙龍
21會員
110內容數
wei75631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07
有時候,最深刻的哲學問題,不來自講堂、論文或經典,而是來自一隻討厭星期一的橘貓、一個總踢不到足球的小孩、一位酗酒的科學怪人,或一顆為了找回靈魂而在宇宙飄盪的小藍球。 我們從小習慣將動畫與「娛樂」畫上等號。但越長大,越會發現,有些動畫其實比大部分文學與影劇更懂人心。
Thumbnail
2025/07/07
有時候,最深刻的哲學問題,不來自講堂、論文或經典,而是來自一隻討厭星期一的橘貓、一個總踢不到足球的小孩、一位酗酒的科學怪人,或一顆為了找回靈魂而在宇宙飄盪的小藍球。 我們從小習慣將動畫與「娛樂」畫上等號。但越長大,越會發現,有些動畫其實比大部分文學與影劇更懂人心。
Thumbnail
2025/07/07
許多人說,看《馬男波傑克》(BoJack Horseman)的時候,會感到一種說不上來的「不舒服」。不是劇情多殘酷,也不是角色有多壞,而是那種近乎讓人皮膚發癢的熟悉感——那種你想嘲笑卻笑不出來,想批評卻又自覺難堪的投射。這不只是動畫,它是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們自己不願面對的那些缺口。
Thumbnail
2025/07/07
許多人說,看《馬男波傑克》(BoJack Horseman)的時候,會感到一種說不上來的「不舒服」。不是劇情多殘酷,也不是角色有多壞,而是那種近乎讓人皮膚發癢的熟悉感——那種你想嘲笑卻笑不出來,想批評卻又自覺難堪的投射。這不只是動畫,它是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們自己不願面對的那些缺口。
Thumbnail
2025/07/03
在迪士尼的眾多角色中,莉蘿(Lilo Pelekai)是個特立獨行的存在。她不是童話世界裡天真浪漫的孩子,也不是經過歷練的成長型英雄,而是一個性格古怪、行為激烈、語言衝突的夏威夷小女孩。
Thumbnail
2025/07/03
在迪士尼的眾多角色中,莉蘿(Lilo Pelekai)是個特立獨行的存在。她不是童話世界裡天真浪漫的孩子,也不是經過歷練的成長型英雄,而是一個性格古怪、行為激烈、語言衝突的夏威夷小女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一部在事業、友誼與戀人之間的愛恨情仇。電玩遊戲的製作,遊戲公司的創建,獲得成功的同時,也帶來各種矛盾衝突。種族、性別、殘疾與階級等議題鑲嵌其中,光影交錯之間,問題隨之閃現:所謂明日,究竟意味著什麼?
Thumbnail
  一部在事業、友誼與戀人之間的愛恨情仇。電玩遊戲的製作,遊戲公司的創建,獲得成功的同時,也帶來各種矛盾衝突。種族、性別、殘疾與階級等議題鑲嵌其中,光影交錯之間,問題隨之閃現:所謂明日,究竟意味著什麼?
Thumbnail
對於這部劇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探討劇中角色的心理與行為,以及對於劇名的獨特解讀。
Thumbnail
對於這部劇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探討劇中角色的心理與行為,以及對於劇名的獨特解讀。
Thumbnail
內文援引的遊戲圖片較多,還請斟酌觀看。因為整篇感想都會談到劇情內容,所以介意的讀者再麻煩自行迴避。
Thumbnail
內文援引的遊戲圖片較多,還請斟酌觀看。因為整篇感想都會談到劇情內容,所以介意的讀者再麻煩自行迴避。
Thumbnail
復仇在劇情中是一個重要的要素,觀眾通過對經歷過的霸凌的主角的情感產生共鳴。編劇藉由對反派與主角的塑造,強化觀眾的認同感。此外,復仇完成後可能使主角感到虛無與迷失,進一步認識生命與原則等議題。這些思想在遊戲人中之龍8中也有所體現。
Thumbnail
復仇在劇情中是一個重要的要素,觀眾通過對經歷過的霸凌的主角的情感產生共鳴。編劇藉由對反派與主角的塑造,強化觀眾的認同感。此外,復仇完成後可能使主角感到虛無與迷失,進一步認識生命與原則等議題。這些思想在遊戲人中之龍8中也有所體現。
Thumbnail
一、架構 1.設定世界觀與其原則 設定:現實異能 2.確定其中可能發生的遺憾與美好 主題:人生總有不完美 3.先寫純劇情,強調意外與好事的碰撞 劇情:物極必反,各種鳥事 4.融入角色動機與心境,讓人同情 人物:有缺陷的英雄 5.設計畫面畫出故事 畫風:寫實魔幻 二
Thumbnail
一、架構 1.設定世界觀與其原則 設定:現實異能 2.確定其中可能發生的遺憾與美好 主題:人生總有不完美 3.先寫純劇情,強調意外與好事的碰撞 劇情:物極必反,各種鳥事 4.融入角色動機與心境,讓人同情 人物:有缺陷的英雄 5.設計畫面畫出故事 畫風:寫實魔幻 二
Thumbnail
這戲的後勁實在太強,每個細節鋪陳、每句對白,我得說這是部用生命在寫的戲,最後走向很意外、很勇敢、很感動,我無法定義每個角色,因為下一刻就會推翻,更狠的是,像鏡子般將我們帶入。
Thumbnail
這戲的後勁實在太強,每個細節鋪陳、每句對白,我得說這是部用生命在寫的戲,最後走向很意外、很勇敢、很感動,我無法定義每個角色,因為下一刻就會推翻,更狠的是,像鏡子般將我們帶入。
Thumbnail
劇情發展魔幻,角色誠實面對自己、人際關係錯綜複雜。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社交平臺上僅展現給他人看的面向,人生幸福不應依賴外在,應善解人意。人生如戲,迷惘使人們學習清明生活,沒有走錯的路,只有必經的風景,未來充滿可能性。
Thumbnail
劇情發展魔幻,角色誠實面對自己、人際關係錯綜複雜。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社交平臺上僅展現給他人看的面向,人生幸福不應依賴外在,應善解人意。人生如戲,迷惘使人們學習清明生活,沒有走錯的路,只有必經的風景,未來充滿可能性。
Thumbnail
摘要 本篇文章將會探討"黑話律師"的觀後感心得,先介紹劇情大綱,劇情設計巧思,還有一些可以改進的地方 劇情大綱 "黑話律師"述說著一個有點窮但幸福快樂的情侶,不幸遇到黑吃黑,自己被栽贓入獄,最後打擊壞人的故事 劇情反轉(第一集設計)
Thumbnail
摘要 本篇文章將會探討"黑話律師"的觀後感心得,先介紹劇情大綱,劇情設計巧思,還有一些可以改進的地方 劇情大綱 "黑話律師"述說著一個有點窮但幸福快樂的情侶,不幸遇到黑吃黑,自己被栽贓入獄,最後打擊壞人的故事 劇情反轉(第一集設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