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輪調不同單位之後,才深刻體會到,曾經費盡心力經營的人際關係,終究隨著時間與環境的變遷而淡化。那些曾經歡笑共事的夥伴,如今也許連見面都不再寒暄;那些你曾經為之爭取、付出的努力,早已在他人心中逐漸淡忘。
領導理論中,羅伯特·布雷克(Blake)與珍·莫頓(Mouton)提出的「管理方格理論」,將領導行為分為「對人的關心」(關係取向)與「對工作的關心」(任務取向)兩大維度。回首過往,或許我們終究還是會將重心拉回任務本身——工作時間專注於工作,下班後則讓職場關係歸於平淡,這樣的界線,反而成為最為養生的職場之道。
正如南朝宋范曄在《後漢書·馬援傳》中所記載,馬援在官場沉浮後有感而發:
「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澤車,御款段馬,為郡掾史,守墳墓,鄉里稱善人,斯可矣。致求盈餘,但自苦耳。」
人生在世,只要衣食無憂,安於本分,守護家人,在鄉里有好名聲,這樣就足夠了。若一味追求更多,只會讓自己更加辛苦。
或許,當一切回歸到自己的家庭與內心課題時,才能真正找到屬於自己的安定與幸福。職場的關係終究如浮雲,唯有家人與自我的成長,才是最值得珍惜與用心經營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