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學歷、讀名校,反而更難找到如意工作?AI已開始扭轉時代趨勢?
這是最近美國社群網站上的話題,畢業於知名大學的年輕人,哀嘆找不到如意工作、履歷沒有回應。
美國的失業率還是穩定的4.2%,但現在有學士或更高學位的人,反而會更難找工作,這是45年來首見。2025年初美國22–27歲大學畢業生的失業率飆升至5.8%,為近四年新高(去年同期為4.5%)
AI應用越來越廣泛,帶來就業市場的兩極化。「頂尖人才」非常搶手,年薪可達千萬甚至一億美金。但擁有中高階架構能力的人,因為AI生產力大增,企業就不太需要聘請太多新人。
企業大量導入AI處理助理、摘要、研究等「大學畢業新人以前做的工作」。科技公司主管說:「原本一個團隊需要3到4名年輕助理加一名資深員工,現在只要1名新人搭配AI」。
據統計,應屆畢業生的「就業不足率」(包含從事不需學位的工作)大幅上升至 41.2%。有碩士學位的年輕人,失業率是7.2%。針對 2025 年畢業生的職缺數量比去年下降了 15%,但每個職缺收到的履歷申請數卻上升了 30%。
人類學、物理、計算機工程、藝術設計、純藝術和社會學,現在一起並列工作不好找的科系。
原本熱門的STEM(科學、科技、工程、數學)領域,職缺減少、失業率上升、成為大公司裁員目標。
不過,這不代表STEM不重要或不熱門了,問題可能在於,因為過去這些行業太熱門,導致過度供給,過去20年大學增開科系、增收學生,現在就業市場容納不下。
影響所及,一些名校電腦科學相關科系的主修人數減少,未來也有可能縮減名額。
或許問題核心在於:我們並不需要那麼多大學生。各種需要「動手」的熟練技術專業人才,現在更好找工作,也容易成為自營工作者,起薪高、未來成長空間大。
再過幾年,入門級的白領工作,會有一半被AI取代。再過20年,有一半的工作AI與機器人就能做。
在英國,大學畢業生正面臨2018年以來最嚴峻的就業市場。2025年,英國針對應屆畢業生的職缺比去年銳減33%,創下金融危機後新低。整體初階工作機會自ChatGPT問世以來驟降約三分之一。
英國多家大型會計與諮詢公司近年大砍新人名額,例如德勤(Deloitte)將畢業生招聘名額縮減18%,安永(EY)減少11%。金融服務和資訊技術業的新進職位大幅減少,金融業入門職位減少50.8%,IT服務業減少54.8%。
有專家說,「白領工作」將大幅減少,以後會有新的「無領階級」:這些人要學習使用AI、訓練機器人,跟機器人一起合作,搞好生產與服務。
面對這絕對不可能逆轉的世界大變局,我們能怎麼做?我在高雄市衛生局舉辦的專家會議裡有簡單提到:最根本的要從教育做起,鼓勵小學生學習用AI寫程式,自然地掌握日後用AI訓練機器人的技能。
大學學歷會越來越貶值。在AI與機器人協助下,你自己動手可以做出什麼,才是在未來世界生存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