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照顧者後,開始接觸大量的長期照顧福利及醫療資源,這與我原先社會工作擅長的領域不同,也因此開始接觸後才有更多的瞭解及應用。
竟然在卸下照顧者身份後決定去上照服員培訓班課程,這說來也神奇。
一部分是因為自己前幾個月還閒不太下來,更精確地說有些焦慮,擔心自己只是在休息沒有做一些什麼,會不會太閒?
另一部分是好奇這個領域的培訓以及核心,所以想說加入看看,在詢問三方的意見後,包含做長照辦訓的友人、開居家服務單位的友人、以及過往曾擔任衛生局照顧專員的友人們的建議後,都推薦可以從基本門檻了解。
就這樣上完八天培訓課程的我,不曉得是不是太久沒有高強度的社會參與,還是因為原先休息的作息需要調整成上課的模式,上完八天課後馬上身體的各種不適跑出來。
腰痛、背痛、膝蓋痛、頭痛,全身都在痛。
心想,我還沒開始長照領域就要被長期照顧了嗎?
還是身體還想要在休息狀態在待一回兒,而我急著要它跟上我的「應該」。
應該要有所學習,才能夠讓別人放心我不是在休息而已。
啊...那個「應該」又再出來鞭策我了,好痛喔,我現在身心都很痛。
好像又在過程中發現了自己的慣性,慣性要齒輪一直轉的忙碌才代表著有價值。
可是齒輪一直轉,身體已經跟不上配速了。
怎麼辦呢?
那個齒輪好像是我的信念,不能停下來的信念。
於是又再一層一層的探究,停下來代表什麼?代表沒有用了嗎?
確實對於女兒這個身份的我,已經需要停下來了,沒有需要再有用處了。
那身為我自己的我呢?
「我還在尋找自己呀!」內心的聲音冒了出來,好像提醒著我,忘了跟自己約定好卸下照顧者的身份後要好好的陪自己尋找自己嗎?
忘了,又忘了照顧自己了,只照顧著那個「應該要有的信念」。
想一想,自己過去也是把自己跟照顧者這個身份綁在一起生活了好多年。
即使表面上,我很認真的要有自己的社交圈、工作生涯,但核心還是為了照顧的關係去做安排,所以只剩下我自己這個身份後,要從新開始對我來說好陌生喔!
寫到這裡,可能會好奇所以為什麼要去上照服員培訓啊?
我想整個八天的課程後,我最大的收穫是,我想要為照顧者們服務。
我想工作的族群不是被照顧者,而是這群支撐著的照顧者。
如何在照顧的過程中自我照顧?在卸下照顧身份後如何繼續陪伴自己?
家庭可以如何預備一起進入長期照顧模式?
這些我曾經歷過、正在經歷的過程,將它記錄下來希望能夠透過文字陪伴看到這篇文章的你,你不孤單。
願我們都能有能量的關照身旁所愛之人,
願我們都勿忘自己,那第一個需要被好好疼惜的是自己。
pe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