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與前東家離職的人員所聊的一些論述,該人員現在已在陸商做了三年有餘,就是之前說年輕有為又是不錯業務的好苗子,由於常常飛往國外,變成需要找到有在台灣的時間才有機會聊一聊。
K:[還可以,我終於把明朝嘉靖的部分看完了]
我:[喔~那多少應該有些見解了吧,雖然我不喜歡明朝]
K:[對阿,帝王心術,我覺得這幾年我應該看懂人性了]
我:[人性沒那麼簡單,說起來我10月應該會出國去玩]
K:[我也是,我想休息個半年,這三年來太累了]
我:[休息是要的,畢竟陸商鬥爭很兇]
K:[對,我就沒明白,我明明每天抓著對手的小辮子打,就是一直打不動]
我:[我先問問,你是自己出手還是有人幫你動?]
K:[自己啊,然後我以為我出拳很快,可是每次對方都接的游刃有餘]
我:[恩...你知道嗎?如果這三年都是你自己動,你只不過被別人當劍使;所謂帝王學縱使會你也要有人,很明顯你沒人]
K:[對,對方已經開始吸收人脈了]
我:[你的對手年齡多大?]
K:[大約50來歲]
我:[你還年輕,衝動未必是壞事,別人的資歷閱歷都在你之上,所以不容易;再來問問你,守城容易還是攻城容易?]
K:[守城]
我:[那不就對了,你就是在扮演攻城方,攻城方要贏需要比對方多三倍的兵力,偏偏兩邊資源一樣,你贏不了,就像以前我們在前東家的時候,你在K某課長不是一樣的意思,哪一次扳倒他了呢?]
K:[對,說道這就來氣,然後自家扶植的人又扶不起,最後我看沒發展乾脆走了]
我:[走了好事阿,棋局棋局每局不同,贏少輸多,而如何輸得漂亮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你選棋的時候是否看清這盤棋是否開場就是死局]
K:[死局?]
我:[對,這年代機緣甚少,如何立自己於不敗已屬不易,大多數選的棋局都是敗局,卻仍然多數人爭相搶著下贏,既如此何不換局,什麼時候該戰,什麼時候該棄局毀局,你必須思考一下,有時候賭也是必要的]
K:[所以你跟以前那位?]
我:[不合,不過那是我個人的事情,你有你的選擇我不干涉,每個人的結局都是自己精心設計的阿,你有你的,我有我的]
K:[說的玄之又玄,我自認為我很了解人性了,我還去參加禪修班呢]
我:[枯坐禪啊?我都不敢說自己多了解人性呢,多去思考吧,先當個人]
K:[人不都是先往善良的想嗎?]
我:[你看看鏡子不就得了,你去照鏡中就有你,你不照呢?所以不用拘泥於形象、善惡,拿回到你工作論,手段並沒有局限,只是現在你資源花太兇了,休養生息囤資源吧,正所謂夫為不爭莫能與之爭,不爭是為大爭]
K:[真搞不懂,那人生我覺得我重在體驗,你到底選什麼?]
我:[現在的我選良心,很多事情我可以做,這點在我到現東家的時候我已經證明了,就像我告訴其他前東家底下的業務一樣,我之前那位置你以為到手上去了,只可惜那是一盤死局,爭到非死即傷,而且我也懶了,下一世我就不來了,你們爭去吧]
-------------------------------------------------------------------------------------------------------
雖然參雜了一些玄學與佛學在裏頭,但實際上來說很多人會覺得為了爭上位就是打仗,那我只會說這些叫做[打盲仗],這是許多人會犯的錯誤,當然年輕人氣血旺盛,未必是壞事,早點發生比晚來碰到更好,所以在動手前很多認知必須要很清楚。
1.攻守認知:
你是攻擊方還是防守方?這點是一定要很清楚的,如果是攻擊方你的資源是不是真的多到可以打?通常來講只有防守時是最好堆資源的時候,倘若不清楚自身狀況擅自攻擊,那麼死的就只會是你一個。
[本來就沒資源跟包袱的人不再此限,妥妥的攻擊方]
2.戰場評估:
這邊不是單單要寫所謂的情報戰,情報戰未來有緣在撰寫,主要是在攻守認知清楚後的資源評估,是不是真的比對方有夠多的資源可以戰?這些資源花費後到底值不值得?畢竟[一將攻城萬骨枯],一步錯步步錯。
[不要打盲仗,找死也不是這樣]
3.可用人員:
多數人最常犯的毛病就是[自我單幹],這不是在打LOL,你沒裝也沒隊友是要打什麼?你一定要有[人&資源],這人就是戰將、謀士、死士,最常看到都是一個都沒有自己往前衝,要不然就是別人跟你說什麼然後你就自己往前殺了,轉頭一看沒人跟你衝,還要被射成馬蜂窩,豈不冤哉,麻煩請培養自己的人員打[團],當然這也跟人生閱歷以及捨得有關,如何培養這些人就是大家後續課題了,這邊不贅述。
[重申,你沒有復活甲,別亂搞!!]
4.等待時機:
攻城,就是要等,等對方資源耗盡,說白了是一場消耗戰,所以才說多數是和局打法不輕易宣戰,除非今天知道大漏洞或者對方稱不過多久,這才是真正的動手時機,不然都是吃力不討好的。
[天時、地利、人和,這才是用的時機]
尾語:
這些都只是基本條件,甚至沒有寫到情報戰這麼麻煩的東西,當然很多時候我闡述大多是幹就完事了,但那是在自己清楚定位以及有所覺悟的情況下才能這麼做的,做了就不能後悔,然而我還是很鼓勵年輕人先胡來一下,因為有錯誤的體驗,才能知曉更多,文章他就只是文章,並非你/妳自身之體悟,總的來說仍有差異,戰與不戰、如何戰,給眾人自行思考吧。
[君道、霸道、遊俠道,眾人自選]
[大丈夫能屈能伸、可戰可退]
[碰上厲害的敵手,認慫也是很重要的](認知&資訊不對等都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