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當你開始改變,她卻說:「我懷念以前的你」《我的焦慮型戀愛後遺症》EP07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8 分鐘

本篇內容為原創作品,嚴禁抄襲,亦不接受媒體報導,更不允許以任何形式轉載、截圖或分享至其他平台,如需引用,請先取得原作者正式授權。尊重創作,是對內容最基本的尊重。感謝理解,也感謝每一位願意守護這份文字價值的朋友。🙏✨

文|林思齊(本篇收錄於「極光」現內含超200+感情專文,有吸引力養成、分手療傷、性覺察、感情詐騙、迴避型人格、女權探討、高端反殺術、我想和你談的十場戀愛,文章連結點我),續《我發現我可能不是愛她,而是愛控制她》EP06,建議合併閱讀。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訂閱收藏分享留言,都是對我最好的鼓勵,感激大家,我會繼續負重前行。


關於改變中最殘酷的真相

這是一篇關於關係改變最殘酷真相的文章。

當你終於意識到自己的控制慾,開始學會放手,你以為故事會變成童話。你以為她會感謝你的改變,慶祝重獲的自由,然後你們就能過上健康快樂的生活。

但現實往往相反。她開始懷念被你控制的日子,懷念你的嫉妒,懷念你的監督。她說你變了,變得冷漠,變得不在乎她了。

這篇文章會告訴你為什麼會這樣,更重要的是,告訴你該怎麼辦。

我們會深入探討改變過程中的心理機制,分析被控制者的復原困難,提供具體的應對策略。這包括如何識別和回應她的測試行為,如何重新建立健康的愛的語言,以及如何在改變的陣痛期中堅持正確的方向。

這是一篇實戰指南。如果你正在改變,如果你的改變遭到了阻力,如果你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這篇文章會給你答案和方法。


獻給

獻給所有在改變路上感到孤獨的人。 獻給那些做對的事卻得到錯誤回應的勇敢靈魂。 獻給願意為了真愛而放棄舒適的控制模式的人。

也獻給我的朋友,他的困惑和堅持啟發了這篇文章。 感謝他願意分享改變過程中最脆弱的時刻。

這篇文章不會給你立即的安慰,但會給你持續的力量。 它會讓你明白,改變的阻力往往來自最意想不到的地方。 但只有穿越這個階段,真正的愛才有可能開始。


我朋友花了三個月學會不看她手機,結果她主動把密碼告訴他。

「你怎麼都不關心我在跟誰聊天了?」她問。

他愣住了。這不是他想要的劇本。

昨天他傳訊息給我:「我以為她會感謝我給她自由,但她說我變得冷漠。我以為她會開心,但她說她懷念以前那個會吃醋的我。」

「我開始懷疑,我到底是在改變,還是在逃避?」

這就是關係改變最殘酷的地方:當你終於學會放手,對方卻開始抓緊。

被馴化的自由

讓我先告訴你一個實驗。

心理學家把一隻跳蚤放在玻璃罐裡。一開始,跳蚤會用力往上跳,撞到蓋子,再掉下來。經過幾百次的撞擊後,跳蚤學會了只跳到蓋子以下的高度。

最神奇的是,當研究者拿掉蓋子時,跳蚤依然只跳原來的高度。即使沒有任何東西阻擋它,它也不會跳出罐子。

被控制久了的人,就像那隻跳蚤。

我朋友的女友在過去兩年裡,習慣了一種生活模式:每個決定都要考慮他的感受,每個行為都要預測他的反應,每個快樂都要小心翼翼不讓他嫉妒。

現在他突然說:「你自由了,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但她已經忘記什麼叫想做什麼了。

「昨天我問她想吃什麼,她盯著我看了十秒鐘,然後問:『你希望我想吃什麼?』」他說,「我才發現,我花了兩年時間訓練她不要有自己的想法。」

自由對她來說,不是解脫,是恐慌。

安全感的反轉邏輯

更複雜的是,她的安全感已經建立在他的控制上。

當他每天查她手機時,雖然煩人,但至少證明他在乎。當他因為她跟朋友出去而不高興時,雖然壓抑,但至少證明她對他很重要。

現在他不查了,不生氣了,不干涉了。

在她的邏輯裡,這意味著:他不在乎了。

「她開始主動跟我報告行程,」我朋友說,「詳細到幾點幾分在哪裡,跟誰說了什麼話。我說不用這樣,她卻很焦慮地問,那你確定你不想知道嗎?」

她把他的改變解讀為冷淡,把他的尊重解讀為不愛。

因為在過去的兩年裡,愛的表現方式就是控制。突然沒有控制,她不知道愛去哪裡了。

這就是控制關係最可怕的後遺症:它改變的不只是控制者,也是被控制者。

習慣性創傷的迴圈機制

有個概念叫「習慣性創傷」。

當一個人長期處在某種傷害性環境中,大腦會發展出適應機制。即使環境改善了,這些機制依然會運作,因為大腦已經習慣了那種狀態。

我朋友的女友就處在這種狀況。

她已經習慣了被監控的生活,習慣了小心翼翼,習慣了把他的情緒當作自己行為的指標。現在他突然不提供這些指標了,她的內在導航系統就失靈了。

「她昨天問我,她可不可以買一件洋裝,」他說,「我說當然可以啊,你喜歡就買。結果她愣在那裡,然後說:『可是你都沒有看是什麼樣子,你怎麼知道你會不會喜歡?』」

她已經失去了為自己做決定的能力,也失去了相信自己判斷的信心。

更可怕的是,她開始想念那個會管她的他。

改變的第一道阻力:來自受益者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6834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極光🪢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思›語室
585會員
793內容數
全網累積超過20萬人追蹤、破億次觀看,這些數字背後,是無數的共鳴與思考。從軍旅生涯到全職創作,我書寫職場、愛情、人心,每一篇文章,都是對現實的觀察與體悟。如果你也在尋找深度內容,文章訂閱制已開放,更多長文與解析,寫給願意思考的你。尊重創作,嚴禁未註明出處之轉載。
‹思›語室的其他內容
2025/07/06
他需要不斷確認,不斷檢查,不斷控制。他想要建立一個絕對安全的關係,一個不會突然結束的愛情。但諷刺的是,這種努力恰恰會導致他最害怕的結果。
2025/07/06
他需要不斷確認,不斷檢查,不斷控制。他想要建立一個絕對安全的關係,一個不會突然結束的愛情。但諷刺的是,這種努力恰恰會導致他最害怕的結果。
2025/06/22
我不是被她治好了焦慮,我是學會了在焦慮中還能記得問她:「你覺得呢?」
2025/06/22
我不是被她治好了焦慮,我是學會了在焦慮中還能記得問她:「你覺得呢?」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在一段關係裡可能其中一方會因為太愛對方,內心害怕失去對方而要求彼此分享一切,但是就有可能變成了對另一方的控制。當然也有時候並不是因為愛對方,而是純粹本身的控制慾強,覺得跟自己在一起就是自己的一部份,要跟著自己的意思去做事。
Thumbnail
在一段關係裡可能其中一方會因為太愛對方,內心害怕失去對方而要求彼此分享一切,但是就有可能變成了對另一方的控制。當然也有時候並不是因為愛對方,而是純粹本身的控制慾強,覺得跟自己在一起就是自己的一部份,要跟著自己的意思去做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作者對情感依賴的反思。透過回顧過去與自我對話,瞭解到自己在情感上是極度依賴的人,需要學會支持自己、陪伴自己、肯定自己、愛自己。文章強調個人在情感上的責任,而不是一直依賴和索求他人的支持和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作者對情感依賴的反思。透過回顧過去與自我對話,瞭解到自己在情感上是極度依賴的人,需要學會支持自己、陪伴自己、肯定自己、愛自己。文章強調個人在情感上的責任,而不是一直依賴和索求他人的支持和愛。
Thumbnail
🌹從年輕時,有經歷各種感情 有發覺到,面對不一樣的人 會讓自己也會有不同的性格跟情緒反應 有時,也會因有不同的心理劇場 做出一些也可能是自己格外沒想到的結果 但有時,可能也會有因一些創傷 使得自己變得比較容易沒安全感 #但其實這也都不算是壞事 🍁以前,還沒好好學習感情這個
Thumbnail
🌹從年輕時,有經歷各種感情 有發覺到,面對不一樣的人 會讓自己也會有不同的性格跟情緒反應 有時,也會因有不同的心理劇場 做出一些也可能是自己格外沒想到的結果 但有時,可能也會有因一些創傷 使得自己變得比較容易沒安全感 #但其實這也都不算是壞事 🍁以前,還沒好好學習感情這個
Thumbnail
愛情帶來的痛苦和不確定性常常讓人感到困惑。走過這些痛苦的經歷,我們才能更加珍惜幸福。
Thumbnail
愛情帶來的痛苦和不確定性常常讓人感到困惑。走過這些痛苦的經歷,我們才能更加珍惜幸福。
Thumbnail
你覺得過去的那些對象,像是講好了一樣,個個表現的如出一徹。不管換了幾個對象,跟朋友抱怨、訴苦的內容核心大同小異。真的是他們有心電感應?
Thumbnail
你覺得過去的那些對象,像是講好了一樣,個個表現的如出一徹。不管換了幾個對象,跟朋友抱怨、訴苦的內容核心大同小異。真的是他們有心電感應?
Thumbnail
當感情快速結束,無法放下,是因為一直想著這段感情。被傷害後怨恨是正常的,但每天責罵會影響生活品質。放下不等同於不恨。活在當下,專注於現在的生活,才能重獲新生。
Thumbnail
當感情快速結束,無法放下,是因為一直想著這段感情。被傷害後怨恨是正常的,但每天責罵會影響生活品質。放下不等同於不恨。活在當下,專注於現在的生活,才能重獲新生。
Thumbnail
那份愛情是一種病 一種與我的憂鬱劃上等號的病
Thumbnail
那份愛情是一種病 一種與我的憂鬱劃上等號的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