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內容為原創作品,嚴禁抄襲,亦不接受媒體報導,更不允許以任何形式轉載、截圖或分享至其他平台,如需引用,請先取得原作者正式授權。尊重創作,是對內容最基本的尊重。感謝理解,也感謝每一位願意守護這份文字價值的朋友。🙏✨
文|林思齊(本篇收錄於「極光」現內含超150+感情專文,有吸引力養成、分手療傷、性覺察、感情詐騙、迴避型人格、女權探討、高端反殺術、我想和你談的十場戀愛,文章連結點我),本篇每週日更新《我的焦慮型戀愛後遺症》,續你最近還好嗎?,建議合併閱讀。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訂閱收藏分享留言,都是對我最好的鼓勵,感激大家,我會繼續負重前行。
《當安全型也會累》(關於我老婆與我)
導讀
你有多久沒有真正「問過」伴侶的想法了?
這篇文章,寫給所有習慣替對方著想的人。我們總以為,愛就是為對方做最好的安排。最傷人的,往往是那句「我明明都是為了你好」。
心理學有個詞叫「投射式假設」——我們用自己的經驗解讀對方的需要,然後跳過溝通的步驟。最可怕的是,我們還會在傷害發生後困惑地問:「我明明考慮到你了,為什麼你不懂?」
如果你也曾把伴侶的安全型當成「她什麼都可以理解」的通行證;如果你也曾在做決定時覺得「我已經考慮到她了」,卻在事後發現自己根本沒有真的考慮到她的感受——
這個故事是為你而寫的。
獻給那些以為自己很體貼,卻從來沒有真正問過對方想法的人
關於這篇你會獲得什麼:
- 重新定義什麼是「考慮對方」 - 你會發現,很多時候我們以為的體貼,其實是一種溫柔的控制
- 理解安全型伴侶的真實需求 - 安全型需要的是歸屬感,是被邀請參與人生的感覺
- 識破假設理解的陷阱 - 了解為什麼「我都是為了你好」會成為關係中最危險的一句話
- 學會真正的溝通技巧 - 從決定之前就開始詢問,而非決定之後才解釋
- 掌握修復關係的核心 - 當傷害已經造成,如何從根本改變溝通模式
付費內容開始
「你的未來裡,沒有我。」
她說完這句話,就哭了。不是那種梨花帶雨的小哭,是那種把積壓已久的委屈和恐懼,全部倒出來的大哭。
那是兩三年前的某個晚上,我剛結束軍職進修的申請討論,以為自己已經把所有細節都考慮周全了。沒想到,我唯一沒有考慮到的,就是她。
我以為我考慮得很周全
那時候,我面臨職業軍人進修的重大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