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搞懂靈魂運作的三大核心架構
當你第一次接觸賽斯書時,可能會被這些看似玄妙的詞彙搞得霧煞煞:全我?存有?內我?這些好像在講靈魂,但又有點不同。別擔心,這篇文章將用生活化、易懂的方式,帶你一步步看懂這三個關鍵詞,打開你對賽斯心法的第一扇門。
一、什麼是「全我」?——靈魂的全貌,就像一棵樹
在賽斯心法中,每一個人不只是你「現在這個樣子」。你不是只有你這個身體、這個名字、這段人生,而是一個更大、更完整的存在。這個「更大」的你,就是全我(Whole Self)。
可以把全我想像成一棵巨大的生命之樹:
- 現在的你,只是這棵樹的一根枝幹。
- 但這棵樹其實有無數的枝幹,也就是你過去的、未來的、平行時空的所有「你」。
- 每個「你」都在不同的時間空間中生活,但它們都連結於同一個本源:全我。
全我是一種靈魂的總體,是你所有意識與經驗的總和。
所以,當你現在學會原諒、轉化恐懼、敞開愛,這份意識也會回饋到整個全我,對其他時空的你也有正面影響。這正是賽斯所說的:「你的每一個選擇,不只影響你這一生,也在改寫整體靈魂的經驗。」
二、什麼是「存有」?——全我是一本書,存有是一章
進一步來說,賽斯提到的「存有(Entity)」是全我的一個「單元體」,就像一本小說裡的一章。
舉例來說:
- 假設「全我」是你整體靈魂的百科全書。
- 那麼「存有」就是其中的一章,記錄著一個主題式的學習經驗。
- 每一章(每一個存有)可能會分化出許多「人物角色」來進行故事演繹,這些角色,就是我們一生一世的「人類人生」。
這樣說來,我們現在正在過的人生,就是某個存有的一次具體體驗。
存有的特點:
- 存有是一種較高層次的意識單位,比現在的你更有智慧、更有記憶。
- 它「觀察並引導」你的人生,但不會干預你的選擇。
- 它不是主宰,而是像編劇一樣,為了靈魂的學習目的,設定某些挑戰與主題,讓你在人生中去體驗、突破、學習。
所以,你不是偶然出生的,而是你(作為全我的一部分)選擇了來到這一生,進入這個時空,扮演這個角色。
三、什麼是「內我」?——你內在的嚮導與實相創造者
如果全我是總指揮、存有是編劇,那麼你人生的導演兼製作人就是——內我(Inner Self)。
簡單來說,內我就是你內在的靈性智慧,是你與靈魂之間的橋樑。
內我的三大功能:
- 傳遞來自存有或全我的訊息:
它經常透過夢境、直覺、突發的靈感提醒你什麼才是對你最好的方向。 - 協助你創造實相:
根據你的信念、情緒與想法,內我負責將這些資料「實相化」,投射出你現在所經歷的人事物。 - 守護你與宇宙的連結:
當你迷失時,內我總會設法讓你「回家」,有時是透過疾病、有時是透過突如其來的轉機,帶你回到你的靈魂路徑。
如何與內我連結?
- 安靜下來、寫日記、冥想、與自己對話;
- 覺察日常中的「巧合」與直覺;
- 信任自己的內在衝動與感受。
當你越來越能覺察與內我對話的方式,你會發現,人生變得更有「同步性」、更有「支持感」,也更有方向感。
四、這三者的關係,用一張圖來說明:
想像一座金字塔:
markdown
CopyEdit ▲
全我(Whole Self)
──靈魂總體意識──
存有(Entity)
──靈魂學習單元──
內我(Inner Self)
──靈魂在人間的窗口──
外我(Ego/Self)
──我們日常自我──
▼
- 全我是靈魂整體的「源頭」;
- 存有是某一個面向的靈魂單元,設定了主題與人生;
- 內我是中介者,讓這些來自更高意識的訊息與智慧,能被我們「這一生」接收到;
- 而我們日常的「自我」,就是整個系統中執行「自由意志」的角色。
五、為什麼了解這三個概念很重要?
因為當你懂得:
- 你不只是這具肉體和這一段人生,你會更有力量面對人生的波折;
- 你是這一切的共同創造者,你會開始負責自己的實相;
- 你與「內我」始終有連結,無論外在多麼混亂,你內心都有指引;
- 你正在進行靈魂的學習,你就不再恐懼失敗與迷路,因為每一步都有意義。
這會讓你更勇敢、更柔軟、更信任人生。
六、結語:你正在與你的靈魂共舞
當我們越來越了解「全我」、「存有」、「內我」這三者之間的關係,
我們就不再只是人生的受難者或旁觀者, 而是開始明白——
我不是孤單地活著,我是與我的靈魂一起創造這段旅程。
所以,不管你現在處在人生的哪一段風景,是高峰還是谷底,
你的靈魂都知道你在經歷什麼,也早已為你預留了無限的可能。
只要你願意傾聽、覺察、對齊自己,
你會發現—— 原來你不是來這世界迷路的,而是來記起你是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