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內我連結,活出超越時間的覺知力
你是否曾有這樣的經驗:
- 一場夢境給了你重要的答案,但你醒來就忘了?
- 靈感總是在洗澡、放空、散步時突然湧現?
- 有時靜下來幾分鐘,反而比忙一整天還有效率?
這不只是一種冥想技術,更是一條通往「與內我連結」、「開啟直覺智慧」、「掌握實相創造力」的道路。
什麼是心理時間?
心理時間,並不是讓你穿越時空、預知未來的神秘儀式。
它是一種將注意力從外在世界暫時撤回,轉向內在意識的練習。
賽斯說:
「在心理時間中,你能與內我接觸,從非物質層次獲得智慧、創意與力量。」
換句話說——你暫時離開時鐘的時間感,進入靈魂的寧靜之地。
在那裡,沒有壓力、沒有外在刺激,只有純粹的內在連結。你將進入一種更廣闊的知覺狀態,彷彿比日常的自己「更真實」。
為什麼現代人更需要心理時間?
在這個資訊爆炸、手機不離身的時代,我們大多活在「外在時間」裡:
- 忙著回訊息、追進度、跑行程
- 精神總是處在緊繃、分散、焦慮的狀態
- 沒有空白,也沒有真正的「自己」
久而久之,我們與內在智慧斷了線,變得:
- 靈感枯竭、注意力無法集中
- 容易疲憊、焦躁、沒有方向感
- 對生活失去熱情與直覺的引導
心理時間,就是讓你重回內在中心、恢復能量、召喚靈感與清明的工具。
賽斯教的心理時間練習方法(步驟簡單,每天都能做)
✅ 練習前準備:
- 找一個你可以不被打擾的地方(房間、角落、書桌前)
- 時間約 10~15 分鐘即可(初學者甚至只需 5 分鐘)
- 保持姿勢舒適、不要太拘謹(坐、躺都可,但不宜睡著)
🌿 練習步驟:
Step 1:關閉外在注意力
輕輕閉上眼睛,將注意力從外界慢慢收回。
不需要排除聲音或雜念,只要「不要去追它們」即可。
心中默念:「現在,我將我的意識轉向內我。」
Step 2:觀想時間靜止,進入內在空間
想像眼前是一個「心理時鐘」正在慢慢停下來,
秒針變慢,滴答聲越來越輕…直到靜止。
接著,想像你進入一個無時間的空間——
可能是一片寧靜森林、廣闊星空、或只是溫柔的黑暗。
這是你與「內我」對話的場所。
Step 3:允許內在感覺浮現,不用控制
你不需要有任何特定想法或目標,只需要「觀察內在」:
- 感覺有什麼念頭自然而來?
- 有沒有畫面、感受、聲音或靈感?
- 有哪些直覺或意念,是平常沒注意到的?
有時你可能會有「一閃而過」的洞見,有時只是深層的放鬆。都沒關係。
不要追問,不要評論,只要覺察、允許它存在。
Step 4:將能量帶回當下
結束時,深呼吸三次,慢慢睜眼,將剛剛的寧靜能量「帶回現實」。
你可以記錄下來:「我剛剛感覺到了什麼?」
即使只是模糊的影像或短暫的靈感,也請寫下來。
心理時間會為你帶來什麼好處?
1. 直覺力大幅提升
心理時間讓你與「內我」連結,內我是你靈魂的核心智慧,它知道你人生藍圖、最佳方向與創造力量。
你會漸漸出現這樣的變化:
- 遇到事情有內在「知道感」
- 做決定時不再依賴外界標準,而是更確定自己的答案
- 更能信任自己,跟隨內在引導
2. 壓力減輕,情緒變穩
心理時間是心靈的深層 reset,就像手機重新開機一樣。
你會發現:
- 雜念變少,頭腦清晰
- 情緒浮動減緩,反應更溫和
- 不容易陷入過去的悔恨或未來的焦慮
3. 創造力被激發
你不再「想破頭」,而是「接收靈感」。
許多創作、靈感、洞見,會在心理時間中自然湧現,宛如靈魂送來的禮物。
4. 與自己重新連結
最重要的是,心理時間讓你重新聽見自己內在的聲音,不再只是被世界推著走。
你會更了解自己真正的渴望與方向,不再只是活在他人的期待中。
心理時間不是靜坐冥想的替代,而是意識調頻的練習
很多人問:「心理時間是不是一種冥想?」
可以說,它是更主動、更有方向性的冥想方式。它不只是放鬆,更是一種有意識地連結內我的行為。
你可以把它想像成:與你的高我、靈魂開會的時間。
這場「會議」不需要語言,卻能為你帶來比千言萬語更深的答案與平靜。
心靈的空白,才是創造的真正起點
在生活中,我們太習慣追求速度、效率、控制。
但賽斯提醒我們,真正的創造來自:
內在的寧靜與專注。
而這份寧靜,不是外面給的,而是透過「心理時間」在你心中點燃的火光。
結語:為自己創造一段每日的靜心時光
心理時間不是宗教,也不是玄學。它是你與自己靈魂對話的一條橋。
從今天起,你不需要特別的技巧,也不需要占星儀式。
只要閉上眼、轉向內在,你就可以開始練習這條神聖的回家路。
你會發現:
當你每天與內我對話,世界就不再只是外界的風雨,而是你內在天地的延伸。
延伸閱讀建議:
- 《靈魂永生》-珍·羅伯茲(賽斯書)
- 《未知的實相》-賽斯資料集第二部
- 《當下的力量》-艾克哈特·托勒
- 《回到內在的家》-羅伯特·賀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