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麼我們總是被情緒左右?
有時候,我們的情緒來得很突然,一點外在的風吹草動,就讓內心起了波瀾。明明知道事情還沒發生,卻已經在心裡演了一齣大戲。
我們之所以會被綁住,是因為太相信自己的念頭,太相信那個即將發生的壞事是真的。
然而心靈真正的自由,是從學會鬆開這些想法開始的。當你能夠不全盤相信內在的對話,你就能不被它們牽著走。當恐懼佔據內心,我們便失去自由
好,我們今天要分享的主題是。心靈如何不被外物所奴役。世間的紛紛擾擾有的時候很容易影響到我們內心的平安。我們的心很容易跟著外界而起伏。
而不能夠維持在一種定的狀態,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來自於恐懼。心靈可能有一種被威脅、無法掙脫的恐懼的狀態。
在這種狀態當中心靈明明知道自己應該要做些什麼,要如何去做,在客觀上也能夠如實地來執行這些任務。但是心靈一樣會覺得不自在。
這份不自在的,是源自於對於不利後果的預期與害怕。如果這種不利的後果有越大的機率會發生,心靈就越容易被擔心與受怕限制住,而腦子不自覺地往負面的方向思考。
念頭創造境界,信念塑造感受
然而越往那些有所限制的方向去思考時,越能感覺到對自身的不利。而這種不利也會喚起一種被侷限、被壓抑、不自由、受威脅的感覺。
記得我跟大家分享過的:當你腦中越有什麼念頭的時候,就越容易產生一種境界。特定的念頭會產生特定的境界。
所以在憂鬱者的身上,若仔細觀察他的念頭,會發現當中對於無妄、沒有意義的信念所產生的境界是相當強烈的。
當我們越住在某個境界中,我們就越難擺脫。我們化身為信念的同時,也住進了它的世界裡。即便認知上知道客觀事實不一定那麼不利,但一旦情緒被喚起,就難以立即消退。
特定的思考模式不斷運作,念念相續、無有止息,於是就這樣創造出了憂鬱的境界。
抗拒越深,陷落越重
當某一個不利的客觀事實產生,如果我們的心念抗拒它可能發生的現實,這份抗拒就會變成一種拉扯與綑綁。
越抗拒什麼,那個什麼就越捉住我們,因為抗拒與定住其實是一體的兩面。
一旦壞事發生,我們心中有所擔憂與抗拒,那麼我們就更容易被定住在這個境界之中,無法逃脫,因此而產生強烈的不安與心神不寧。
與事實和解,讓心回到平靜
那麼,我們要怎麼擺脫這些不安呢?最重要的是:練習安撫自己的心。
在壞事發生時,我們要對自己說:「沒有關係,這一切都傷害不了我。」
我們的心可以是純淨的,只有當我們選擇把某些事當真,才會讓自己受傷。否則事實只是事實,它不必然代表傷害。
傷害是主觀的,事實是客觀的。
所以,我們要練習不去強化那些負面念頭。當一個客觀的事實出現時,如果我們不對它下定義,不去畫上重點,那它就只是「一件發生的事」,而不是我們內心的風暴。
如此一來,我們的心靈就能處於自由、平安、寂靜的狀態中,而不受外在傷害所牽引。
好,我們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邊,謝謝大家。
關於養心齋
作者|林老師 玉晞居士
養心齋——超直覺心理諮詢顧問,陪你療癒生命難題。
如果你想要自我療癒、自我探索,了解自己的信念,來改變自己、成就自己,歡迎來養心齋。
📌 快速預約諮詢 👉 點擊這裡
📌 加入養心齋好友,查看諮詢方案與價格 👉 點擊這裡
📌 養心齋官網 👉 youngxinzhai.com
✨ 把心養好,前方的路都能走順
✨ 養心能斷煩惱,覺知找回喜悅
✨ 心念轉變,世界就會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