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是跟宇宙許願來的:在法工作8年職涯淺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今天不聊顯化,旨在提醒諸位看倌許願要小心,好奇心也可以殺死腦細胞。
本篇概述自2015年在法國學織品設計到進入織造業,從實習生、接案,再到目前穩定正職的過程中,對職場心態上的變化。

初生之犢實習生:創作是我唯一想走的路

在里昂求學期間,校方要求兩年的學程間必須完成四個月的實習學分。法國政府規定三個月以上需要支付實習費用,所以兩個月的實習相對好找,投自薦信到學長姐實習過的公司幾乎都有機會。在這個階段學校扮演很重要的角色,除了作為第三方保障學生和公司之間的合作關係,也利用校友的經驗帶來的聲望幫在學生拿下實習合約。

我的兩份實習都是在個人工作室完成的,其中一份是自創配飾品牌的獨立設計師,早上到店裡就開始調配顏色染布,下午則為新的產品創作印花,過了沒有時間壓力且創作力十足的兩個月。由於懷抱著之後當獨立設計師的夢想,對這種自由自在的工作模式充滿了憧憬與嚮往,離開了學校以後才思考:對喔,沒有資金要怎麼當獨立設計師?

童裝公司小助理:麵包與夢想我都要,而商品開發似乎也滿有趣的

拿到文憑後,我們搬去了比較便宜的郊區,享有更大空間並希望找到遠端工作,投案的同時發現沒有長久的實習經驗很難直接空降正職工作,最後在里昂另一頭的郊區找到一間童裝公司六個月的實習。由於童裝公司代理的是奢侈品牌的童裝,抱著雖然實習費用低但履歷上可以更漂亮就接了,每天需要通勤兩個小時的時間也可以好好利用來投案開發客戶,於是我就在實習的同時慢慢開啟了接案人生。

在童裝公司大家各司其職,有版師、服裝設計師、織品印花設計師三個團隊。我們把設計稿整理清楚,附上製作上需要的技術類訊息,再把這些文件交給開發部。開發部則負責所有商品從設計階段到大貨的製作時間、修改、收發樣品等溝通與管理,我漸漸覺得在開發部似乎也很有趣,因為可以更全面地看到一個商品慢慢成形的過程,對獨立設計師來說是必要技能之一。

實習後期接案的部分開始起步,童裝公司的設計師問我想不想要轉正,轉正以後責任比較大且每週工作39小時,在考量了通勤時間後婉拒了這個機會,但有幸在他們日後有需要的時候做臨時接案人員,於是我的全職接案人生開始了。

全職接案:填不滿的冰箱,看不到盡頭的截稿日

實習期間與一間壁紙公司開啟了合作機會,後續也有再丟案子給我,雖然要考量客戶的需求但創作方式比較自由,覺得自己離夢想中的接案生活更進一步了。但天不時的是這個階段我的另一半頂下了一間店,業務比從零開始的我忙上許多,在家務分工不均的基礎上壓縮了我的時間,剩餘時間用來回應要給現有客戶的案件,已經沒有餘力再投案開發新客戶。

報酬雖然不低,卻並不是每個月都入帳的狀況帶來了無形的壓力,老覺得總是賺不夠,僅存的時間也用來應付截稿,於是默默地萌生回歸正職市場的想法,並想嘗試開發商品的部分。

設計與開發COMBO:充實的成就感與死光的腦細胞

開始認真找工作沒多久,幸運地再次收到學校人際網的益處,一位在箱包公司上班的學姊正在離職,公司在尋找替代她的織品印花設計師。

錄用我的當下公司正在被兩位合夥人收購,這兩位新老闆想要給公司一個新氣象,所以在管理和各種硬件軟件上做了許多新的安排,在這樣的風氣下我也順勢從零開始建構了在這間公司的工作模式。由於公司規模非常小,各司其職之外更要自發地和其他同事交流合作,頭銜是印花設計但可以和福建供應商無障礙溝通的我自然而然地攬下不少職稱以外的工作,幾乎包辦了產品設計、開發、協商、商品攝影、宣傳品設計全套業務,整套流程幾乎佔據了一整年的作息,加上責任制所以每週幾乎都是加班在做,設計兼開發燒了不少腦細胞。

在這間箱包公司做了三年,從第一年充滿挑戰的工作流程與模式建構,到第二年的穩定之後,漸漸地覺得為了產出每年一季的產品線,在取悅他人的過程中失去了設計的自由度,在這個過度消費的製造模式中也迷失了對創作的熱情。做到第二年中段我向老闆表達了我的去意,最後同意做滿三年把新一季的商品設計出來再離開。

離職之後有幸可以領職訓局一年的補助,也幾乎無縫接軌了童裝公司同事給的一些案子。

失業藝術家:照著自己想要的樣子有壓力但快樂著

失業期間我和職訓局的合約是可以拿一年的補助,但要在一年內找到工作。由於這種合約的補助金比較高,每兩週都要去職訓局辦公室和專員匯報找工作的情況,我的專員非常熱心,覺得我需要把職位範圍變大,里昂附近織品業的職缺太少了,只要是設計相關我都應該投。其實在法國找工作有一個難點:通常最後一份學歷的領域決定了你之後找工作的領域範圍,一般公司除非願意招新手,不然很少聘用不同領域的人入職一項專業。

我依然想要在織品業工作,有鑒於上一份工作因為語言能力的關係攬了超出職位內容的工作量,我希望新工作是在法國製造,一週35小時,不要太多通勤時間,能讓我有時間創作就夠了。

領補助金的日子總共一年,我決定這段時間以自己的創作為主,在不壓縮創作時間的原則下接案、投履歷,照著這個步調走,累積了一些比較能展現自己強項的作品。一年之間,在職訓局專員施加的壓力下快樂著,而最後開心創作的作品投稿比賽得了獎,也幫助我找到了目前的工作:法國製造織品業、一週35小時、通勤只要20分鐘。

繪圖職人:勿忘初衷,35小時不多不少

在目前的公司做繪圖職人兩年了,每個案子帶來或多或少的挑戰但不是高壓環境,每年公司也會辦不同的活動製造新鮮感,加上一週35小時和通勤時間短,業餘的時間可以多專注在家庭,也漸漸地再拾筆為自己創作了。這份工作不但穩定顧及了日常的開銷,也提供了自由度讓我可以開心做自己想做的事。

在法職涯8年的起起落落先寫到這裡,這條路上以結果來看我算是幸運的,雖然前期也是熬了段身心俱疲的時光,但每一次的疲累和挑戰都是為了更好的選擇所安排的磨練,中途可以不停許願,宇宙也會給予回覆衍生出不同的岔路,但能夠回歸本心,在生活和工作中取得平衡才是最重要的。

若有讀者想敲碗了解法國求職的細節可以再補上,感謝讀到這裡的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法式生活LazyGo
1會員
10內容數
法國生活旅行見聞分享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隨著年紀增長,工作上的焦慮讓我開始思考如何轉移注意力。經過一段時間的病痛,我決定發展自己的興趣,開始了編織手作的旅程。在自學的過程中,我製作了許多作品,尤其是小花手機掛繩,並將它們分享到IG上。這個創作的過程讓我感到充實和幸福,也讓我期待未來創作更多讓他人感到喜悅的作品。
Thumbnail
隨著年紀增長,工作上的焦慮讓我開始思考如何轉移注意力。經過一段時間的病痛,我決定發展自己的興趣,開始了編織手作的旅程。在自學的過程中,我製作了許多作品,尤其是小花手機掛繩,並將它們分享到IG上。這個創作的過程讓我感到充實和幸福,也讓我期待未來創作更多讓他人感到喜悅的作品。
Thumbnail
可以考量個人所學,關於我的熱愛、以及擅長,我想拿什麼回饋給這個世界,還有工作報酬是否可以滿足現階段的人生規劃。 短期而言,正職工作往往比打工佔據更多的個人時間,而且相對比較沒有調整工作日的彈性;承擔更大的責任,以及帶來更多的壓力,同時也有可能需要在上班時間之外處理工作中的事情。
Thumbnail
可以考量個人所學,關於我的熱愛、以及擅長,我想拿什麼回饋給這個世界,還有工作報酬是否可以滿足現階段的人生規劃。 短期而言,正職工作往往比打工佔據更多的個人時間,而且相對比較沒有調整工作日的彈性;承擔更大的責任,以及帶來更多的壓力,同時也有可能需要在上班時間之外處理工作中的事情。
Thumbnail
濃縮史丹佛設計學院開設的生涯規畫課,由兩位教授編寫。透過自身的工作觀、人生觀為出發點,觀察自身日常狀態,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工作生涯。
Thumbnail
濃縮史丹佛設計學院開設的生涯規畫課,由兩位教授編寫。透過自身的工作觀、人生觀為出發點,觀察自身日常狀態,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工作生涯。
Thumbnail
在學生時期,因為個性內向一份工作都找不到,然而創作改變我的人生
Thumbnail
在學生時期,因為個性內向一份工作都找不到,然而創作改變我的人生
Thumbnail
自己想要的生活,只有自己最知道,以這個為出發點去思考很多人生重大的事,心裡都會有一個最適合自己的解答!
Thumbnail
自己想要的生活,只有自己最知道,以這個為出發點去思考很多人生重大的事,心裡都會有一個最適合自己的解答!
Thumbnail
透過個人職場經驗,分享個人如何從追求表現到欣賞自己和他人的優點,轉變心態帶來生活和工作的積極影響,在成長過程中,期許每一個工作都是個人成長和幸福的一部分。
Thumbnail
透過個人職場經驗,分享個人如何從追求表現到欣賞自己和他人的優點,轉變心態帶來生活和工作的積極影響,在成長過程中,期許每一個工作都是個人成長和幸福的一部分。
Thumbnail
#魔法系畫家第192天 #腦海第一次浮現的願望在國外辦展 今天有人跟我說: 「我就是看了你的文章覺得沒錯,人生的確要快樂的過每一天,我很喜歡工作,但因為被老闆欺負所以每天都不快樂,即使薪水跟同事都很棒,但我還是決定勇敢選擇另一個能做的快樂的工作!」 「你比當上班族的時
Thumbnail
#魔法系畫家第192天 #腦海第一次浮現的願望在國外辦展 今天有人跟我說: 「我就是看了你的文章覺得沒錯,人生的確要快樂的過每一天,我很喜歡工作,但因為被老闆欺負所以每天都不快樂,即使薪水跟同事都很棒,但我還是決定勇敢選擇另一個能做的快樂的工作!」 「你比當上班族的時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著作者的求職心路歷程,探討了對金錢的心態轉變和尋找工作的初衷。透過內心的對話和療癒過程,作者獲得了對工作和金錢的新體會,最終找到了為自己而工作的初心。文章中還包含了對生活中各種珍貴的遇見和體驗的感悟。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著作者的求職心路歷程,探討了對金錢的心態轉變和尋找工作的初衷。透過內心的對話和療癒過程,作者獲得了對工作和金錢的新體會,最終找到了為自己而工作的初心。文章中還包含了對生活中各種珍貴的遇見和體驗的感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