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做自己的工作設計師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閱讀書名

做自己的工作設計師:史丹佛經典生涯規畫課「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職場實戰篇】


📖文獻筆記

第5章 心態、恆毅力與你的職涯ARC

說到底,要讓工作具備挑戰性及樂趣,責任在我們自己身上。不論我們每天做的事究竟是開公車還是促成企業購併,道理都是一樣的。如果要讓工作有趣,帶來成就感,我們必須再次求助於心理學家。探討人類動機的「自我決定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研究指出,人類天生是動機的動物。除了會回應外在動機,若要完整瞭解人類動機,還需要瞭解我們的內在心理需求:「自主性」(Autonomy)、「歸屬感」(Relatedness)、「能力」(Competence)(三者合稱「ARC」)。

我們當然得滿足財務需求,然而研究也顯示人類很奇妙,人會因為錢以外的東西產生動機,尤其是能填飽肚子之後——好奇心與解決問題時自然會碰上的挑戰,也能刺激我們行動。丹尼爾‧品克在《動機,單純的力量》一書,提到一個奇怪的研究結果。與「自我決定論」有關的動機心理學指出:

……人類的動機似乎和多數科學家與民眾相信的事相反……我們〔自以為〕知道什麼事會讓人有動力。獎勵—尤其是白花花的鈔票,可以強化興趣並提振表現。〔然而,心理學家發現的自我決定論〕幾乎正好相反。金錢被當成某些事的外在獎勵時,受試者失去對那件事的內在興趣……人類……天生尋求新奇與挑戰,想拓展和運用自身的能力,去探索,去學習。

人類除了原始的外在動機(想獲得食物、避難所與安全等驅力),我們也有強大的內在動機,那些動機本身就是一種獎勵。換句話說,人類會單純因為一件事有趣而去做。我們是好奇心強的動物。德西與萊恩等學者證實,引進外在獎勵(例如付錢請人解題)會破壞內在的獎勵機制(因為有趣,開始解題)。當你付錢請人做他們原本因為內在獎勵機制而做的事,他們的表現反而會下滑。

現在來看看我們的「自主性」、「歸屬感」與「能力」等三項內在心理需求。

  • 自主性:最根本的自主性是指控制自己生活的需求。那是一種人類動力和與生俱來的心理需求。我們全都希望在工作上掌控自己所做之事的各種面向,決定合作對象、執行時機等。德西與萊恩寫道:「從現象層面來看,人類的自主性,反映在伴隨自律行為而來的正直、意志力與活力的體驗……。」
  • 歸屬感:歸屬感是指與人和社區連結。培養與維持歸屬感的方法,是和一起工作的人交流,好好一起合作專案,對同事和主管抱持同理心。
  • 能力: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我們人都希望擅長自己做的事。有的人甚至想成為第一。我們開發能力的方式(其中包含恆毅力的元素)是練習再練習,直到達成其他人稱為精通的程度,接著以更專心一志的練習突破自我,更上一層樓。恆毅力與耐力是此時的關鍵。能幹本身就會帶來開心的感受。也因此,找出我們工作具備的價值,是很重要的事。工作要做得好,需要培養技能;如果我們培養出自己真心在乎的技能,就會出現精進能力的動力。相較之下,如果無心工作,不會想到要提升工作所需的技能,更別說要精通。

📝閱讀心得

這本書是《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的延伸,兩本大致翻了翻,就像暢銷書《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般太過理想化,或許受眾是學生或社會新鮮人,但現實是骨感的,尤其在亞洲社會體制下。

比較有趣的是最近一直重複看到「自我決定論」:

  • 《人生不需要計畫,而是要活出自己的故事》

自我決定理論辨識出三種基本心理需求:自主性(Autonomy)、勝任感(Competence)和自我連結性(Relatedness)。只要滿足這三種需求,人類就會覺得更加幸福,並且體驗到內在動機,事實上,人生也更有意義。—《人生不需要計畫,而是要活出自己的故事》

  • 《深度職場力》

自我決定論主張,無論是在職場或任何領域,動機源自於三種基本的心理需求。也就是說,這三種「養分」必須充足,你才會對工作產生內在動機:自主、勝任、歸屬。—《深度職場力》

  • 《做自己的工作設計師》

探討人類動機的「自我決定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研究指出,人類天生是動機的動物。除了會回應外在動機,若要完整瞭解人類動機,還需要瞭解我們的內在心理需求:「自主性」(Autonomy)、「歸屬感」(Relatedness)、「能力」(Competence)(三者合稱「ARC」)。

  • 《上班,辭職,還是撐下去?》

心理學告訴我們,人類的內在動機有三種:能為自己生命負責、引導到自己希望的方向的「自主性」;不希望工作只是無盡操勞,而是用愈來愈高深的技能克服困難的「精湛純熟」;還有除了自身利益之外,也能更有社會意義的「與外界連結」。沒人上班是爲了遵循表單、受老闆控管、努力提高股東報酬率,我們工作是為了展現自己的才能,結合他人的技能,製造出自己引以為傲的產品和服務。—《上班,辭職,還是撐下去?》

「自我決定論」三項要素:自主、勝任、歸屬。對於工作而言,自主性是最大的關鍵,如果缺乏自主性,就算勝任一份工作,或歸屬一個好的職場環境,都不會覺得滿足,「自我決定論」一詞也已點明「自我決定」是重點所在。

不過自主性也在《深度職場力》提到其陷阱,另一方面「自我決定論」也可能轉成「新自由主義的個人責任」說法,認為個人應該對自己經濟上的成功與失敗負責,而成為職場PUA的手段。

總而言之,「自我決定論」還是回到賦予一種工作或生活的意義感,這也可能會從「我能夠自主、勝任、歸屬」的狀態,變成「你應該自主、勝任、歸屬」的職場、成功學情緒勒索。

人生幸福的關鍵或許在於意義感,不過我認為任何的意義感都須留意,畢竟直銷、激勵大會、邪教等心理操縱,都是製造意義感的能手,這些意義感或許會讓人暫時感到幸福,但卻往往走向不好的結局。

75會員
346內容數
沉思靜心,簡樸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子非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閱讀|失控的熱情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閱讀|跟錢好好相處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閱讀|發現你的天職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閱讀|深度職場力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閱讀|DeepWork 深度工作力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閱讀筆記 |《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 設計生活,設計未來這是本由史丹佛設計學院知名的生涯規劃課程而來的實證指南,教人如何透過思考設計出理想的工作。透過案例分析,提供瞭解決人生問題的新角度,透過「設計思考」的五種心態,幫助人們重新設計自己的人生。本書適合那些想要重新思考工作和人生、激發創意並找到自己熱情所在。
Thumbnail
avatar
貝兒的書寫小天地
2024-01-27
《做自己最好的陪伴》閱讀心得祝大家聖誕快樂🎄今天想介紹一本關於陪伴的書,但這份陪伴不是來自他人,而是你自己,不管你決定怎麼度過聖誕節,我都希望你可以好好陪伴自己,接下來,就讓我們開啟今天的療癒之旅吧
Thumbnail
avatar
小兔
2023-12-24
『做自己的工作設計師』閱讀筆記『做自己的工作設計師』一書也沿用上冊設計思考的精神,但著重於工作者想微調或轉換方向時,如何進行心態調整與狀況評估,來決定下一步該怎麼做,是該繼續待在原崗位,還是轉調單位,還是該離職等等決定。適合正為未來方向感到迷惘的上班族。
Thumbnail
avatar
歐美加的遊牧人生
2023-12-08
閱讀筆記-做自己的人生財務長把人生最大的資產「勞動力」極大化 教育讓勞動價值翻漲 將技能、人脈與未來選擇極大化 找工作是要找能讓自己技能、人脈極大化,為自己個人品牌加分的,讓你有能力在行業中脫穎而出。而不是寄望於公司。 一般來說要找能獲得應用範圍最廣的工作經驗。這樣有機會跳槽、轉換行業。 以成長型投資人的心態投資勞力
Thumbnail
avatar
Yabi
2023-11-07
阿崴閱讀-做自己人生的財務長阿崴閱讀-做自己人生的財務長 副標題:人生就像一間公司,運用經營原則,讓個人財富極大化。 人生如同企業一樣,都以永續的穩健經營為目標。人生也是。勞動力是我們用來兌換報酬的工具。我們要努力讓勞動力能夠兌換的報酬提高。 開始累積
Thumbnail
avatar
阿崴
2022-12-27
《做自己的人生財務長》閱讀筆記: 以鳥瞰圖方式去規劃人生及職涯如果把自己以及家人都變成一間公司來經營,希望取得利潤或收穫最大化,你會如何經營?因為楊斯培的推薦,我看了這本書《做自己的人生財務長》,以鳥瞰圖方式,以財務長的角度,去規劃人生。 人生最大的資產是什麼 作者開宗明義說:最好的投資是就是自己了。大家都知道讀書學習就能提升個人價值,更大機會帶來更高、甚至
Thumbnail
avatar
Jessica Li
2021-12-14
【閱讀時光】做自己的人生財務長隨著時代變遷及科技進步,長輩對於未來出社會時工作及生活的經驗談,似乎開始無法適用,無論是AI導致工作型態的變化、網路讓生活模式的改變、甚至是電子付款制度的產生。但無論環境如何變化,試著拿回個人或家庭的財務主導權,學著讓自己成為生活上的老闆(不需要真的創業),進而讓生活掌握在自己手裡。
Thumbnail
avatar
蔣竣植
2021-10-26
好書閱讀分享:勇敢做唯一的自己人的一生從開始到結束,是由許多的事件,經歷交織而成;然而,面對生命的真相其實答案只有一個:我們永遠只能為了自己而活,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這本書的作者郭瑞祥教授,從小成績優異,一路念第一志願到台大甚至美國的MIT留學,然而在他離開學校之後,發現真實人生中許多問題是考試上不會考,也沒有標準答案的。即使是
Thumbnail
avatar
Ethan的商業 & 閱讀& 學習筆記
2021-06-11
如何找出照顧者的的好時光- 閱讀「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最近閱讀了一本書《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史丹佛最夯的生涯規畫課,用「設計思考」重擬問題,打造全新生命藍圖》其中有提到在千篇一律的生活裡抑或是繁忙的照顧工作中,還是可以找到一些喘息空間「好時光日誌」,主要就在於我們有沒有注意到!
Thumbnail
avatar
黃耀庭 臨床心理師
2020-09-17
《閱讀心得》跟著柴鼠學FQ,做自己的提款機跟著柴鼠學FQ,做自己的提款機/柴鼠兄弟 《柴鼠兄弟》Youtube頻道,是近兩年來興起的熱門理財投資頻道,目前訂閱人數約41萬人,柴鼠兄弟的特色是擅長將複雜的金融工具知識,用白話的方式、有條理的解說、活潑的圖片傳達給大眾投資人,因此深受投資理財新鮮人朋友的喜愛。 而我自己也曾...
Thumbnail
avatar
JAFF
2020-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