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你今天過得好嗎?
今天想跟你分享的啟發關鍵詞是:「孩子」。
最近讀到一段話,深深觸動了我:「孩子,不是在你出生之後很久才出生的人。
孩子,是在你死後還要活很久的人。
你的任務,最重要的不是把自己的經驗教給她,
而是讓她在沒有你陪伴的時候,適應那個陌生的世界。」
這段話不是溫柔的安慰,而是一種極其清醒的提醒。
我們以為孩子是「從我們而來」,卻往往忽略了——
孩子其實是「要走得比我們更遠的人」。
—
第一層啟發:我們教的不該只是知識,而是能在陌生中活下去的能力。
我們都想把自己學到的經驗交給孩子,告訴他們什麼是對的、怎麼做比較好、人生應該怎麼走。
但真實的世界是,他們會面對許多我們沒經歷過的難題——
未來的科技更進步,資訊更混亂,價值觀更多元,壓力更內化。
我們教他們怎麼過「我們的時代」,卻未必能幫他們在「他們的時代」裡活得好。
所以,我們更該教他們的是——
怎麼學習、怎麼辨識、怎麼適應、怎麼堅強。
正如教育哲學家保羅・弗雷雷(Paulo Freire)所說:
「教育的本質,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
我們不能為他們點亮未來的每條路,但可以教他們如何提著燈前行。
—
第二層啟發:孩子的未來,不只是他們的事,而是我們此刻的選擇。
如果孩子將在我們離開後還要繼續活很久,那麼我們今天對世界的選擇,就會成為他們明天的起點。
我們今天如何使用資源、選擇的價值、面對的態度,將在無形中構築他們的生存環境與心靈風景。
美國原住民文化裡有一句古老的話:
「我們不繼承土地自祖先,我們只是向子孫借來。」
同樣的,或許我們也不是「擁有」孩子的現在,而是在為他們的未來鋪路。
當我們不再只是將孩子視為需要呵護的存在,而是願意為他們打造一個更強韌的世界——
那才是真正的「為人父母」。
—
你呢?你心中的「孩子」,是誰?
是你真正的孩子?學生?晚輩?還是那個仍在學習的自己?
我們有沒有在為他們,留下一個值得走遠路的起點?
期待聽聽你的分享。
祝願你今天的每個選擇,都成為未來值得感謝的禮物。
—— 企鵝不捨小書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