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 安納 EP55|覺醒偵探筆記#2 我在防衛什麼?身體不是我?[各平台連結]
附有文字摘要。
🕵️♀️我為什麼要做這個系列?
我叫小抹布偵探,一塊柔軟又會吸情緒的小抹布。 這個「偵探筆記」系列,不是什麼教學或整理知識,是我在讀書、生活裡,一邊體會、一邊記下的線索。
我不是來教大家什麼真理,我只是邊走邊寫,寫下我看到的蛛絲馬跡。
🧠這集的主題:「當我想保護身體的時候,其實是在攻擊心靈」?
這句話出現在《奇蹟課程》第135課,當我第一次讀到的時候,整個人愣住。
什麼意思?我不保護身體,難道要讓它受傷?
但我越讀越覺得,他說的是一種很微妙的觀察:
當我一直想保護、想照顧、想控制我的身體時,其實背後藏著一個假設,就是:我=身體。
如果我深信我是身體,那我就會覺得:身體會壞、會老、會痛、會被攻擊……所以我必須防備、計劃、設想所有風險。
而這些反應,全部都建立在一種恐懼裡面:我很脆弱。
Podcast 收聽
🧩那我們為什麼這麼想保護自己?
我覺得很關鍵的,是上一集也有提到的線索:我們選擇小我,是為了不要看到真相。
所以我們拼命想保護、想控制,不是因為真的危險,而是因為我們太相信自己是那個有限的、需要被拯救的存在。
然後每次只要生活出現一點不順、小小的不舒服,小我就會跳出來喊:「你要小心!你要應對!你會完蛋!」
但其實那只是一種誤認:我把我自己看成是一個很需要被保護的東西。
🪞我們是不是常常拿身體出氣?
我在讀到那句「你之所以攻擊身體,是因為它辜負了你的期望」的時候,真的有被敲到。
我們其實很常對身體有一種潛在的期待。它應該要健康、要乖、要漂亮、要聽話、要表現得像我想像中的樣子。但只要它做不到,我們就會批評它、討厭它、攻擊它。
然後攻擊完又自責:「唉,我怎麼可以這樣對待我自己?我要好好愛自己。」
但那整個過程的起點,其實就是那個不合理的期待,是那個「你應該要更好」的聲音。
所以身體只是背鍋的,真正在搗蛋的,是我們那個對完美的幻想。
📆講到「計劃」這件事
這一課還說了一句我覺得很誠實的話:「你計劃,是因為你不想改變。」
我們以為在做未來的規劃,其實常常是小我想要控制一切,想讓事情照舊,不要有變數。
但他也問了一句超痛的話:「如果你的計劃真的這麼好,為什麼你還這麼焦慮?」
我看到那句的時候直接傻住。
對啊,如果我的方法真的那麼可靠,我怎麼還是整天慌?
他說:其實我們的焦慮,就是來自於我們一直在重複同一個舊的模式,想用過去的方法,活在未來的假設裡。
🔍我看到的線索
這兩集下來,我看到一個重複出現的訊號:防禦。
我們一直想防禦身體、防禦痛苦、防禦改變、防禦失控……但這些防禦的背後,好像都是因為我們太怕去看真正的真相。
而《奇蹟課程》不斷在說的,其實就是:
「你不是這個小我,也不是你在保護的那個東西。」
但我自己也還在練習放下,我沒有做到,只是開始看到那個運作而已。
所以我記下來,留一個麵包屑。
🧴偵探筆記
- 「我想保護自己」的那個反射,其實是一種幻覺。
- 真正需要的不是保護身體,而是去看見自己正在相信什麼。
- 小我會一直想計劃、想控制,但那不一定是智慧,有時候只是慣性。
我正在試著看見那些慣性裡的漏洞,如果你也在找自己的線索,那我們可以交換看彼此的筆記。
--
我知道我講的東西都很像是碎片、沒有結論、也沒有結構。
但我想保留這種原樣。因為我覺得真相不是一個能被寫成公式的東西。它是我在過程中碰到的痕跡、味道、線索。
這一集我就先記到這裡。
這一塊麵包屑,我先放進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