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業相談室20|人對結構化知識的需求,是我創業的探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撰文:H編

「你看四大科技巨頭,都是搭建平台,獲利主要來自廣告。例如:Facebook利用演算法觸及適合的受眾,吸引企業購買廣告投放;Google的搜尋引擎和SEO,吸引企業購買關鍵字廣告,都是做注意力的生意。Amazon和Apple也大抵如此,平台化造就生態系,企業上平台就需被抽成。


我很喜歡閱讀,喜歡書籍這個載體。『書』在過往具備兩種特性:一種是傳播散佈,一種是結構化的知識。就我觀察,當現在科技都在以傳播散佈為為導向,書的傳播散佈特性被侵蝕,但我相信在結構化的知識上,還是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因此,我也在想,如果人類的需求在此穩定不變,或許這裡會有什麼創業的可能。」


這次的相談人B這麼說著。他相談的起心動念很特別,五月多填表徵詢相談時,表明自己是「有興趣的軟體業者。想稍微深入的了解出版過程當中的思考、從業人員的大小願景,以及日常可能面對的掙扎挑戰。也好奇粉絲/社群/流量的經營,是怎麼被看待的。」實際到七月約見面相談後,才知道,這個「有興趣」不是指「投入出版業」,而是「投入與出版業/書有關的創業」,之前也做過關於區塊鏈的創業。


而我也彷彿被訪問和田野調查般,被邀請分享我的經驗和觀察。


相談人B詢問,如何看待「出版社、作者、讀者」彼此的關係,例如:是不是找到越能賣的書籍、越能賣的作者越好?也被追問我秉持哪種立場。


「就像開出版社的前輩,編輯、業務、行銷等背景都有一樣,大家讓作者的創作如何轉成書這種產品,想法各有不同。有的想找到已經有影響力的網紅出書,看粉絲數多寡就可以預估銷量的轉換率;但也有的出版人想找到有潛力的新人,打磨原石變成寶石。所以出版產業也是一種光譜,大家各憑本事生存,沒有絕對唯一的道理。


出版社與讀者的關係也是,有綜合型的出版社,需要經營各種類型的讀者;也有專門領域的出版社,如:人文社科、心理勵志等,就會經營分眾的讀者。但大抵上,出版社和讀者就像一種閱讀的興趣社群,是需要彼此滋養互惠循環,才得以持續經營。


有人調侃說,作者自己直接出書給讀者即可,何必經過出版社。但目前的我,仍然相信出版社的存在,是對作者與讀者都有創造價值和擴大影響的功能。」


我也順道詢問相談人B,有沒有玩過橋牌,他點點頭。


「對我來說,出書,就像打橋牌。理想的狀況應該是叫牌『Just Make』,超打墩數當然很好,但如果每次都超打,其實應該回頭檢視是不是一開始叫牌太保守。出書也是,通常出版社會針對出版品ABC分級,意思是預估書籍印銷量有強弱之分,行銷也可能有類似分級。


對我而言,如果冷門專業書,都有讓需要的分眾讀者得知而購買,即使印銷量少,但有損益平衡,仍然是賣得好的書;反之,如果預期是暢銷書的版品,雖然實際銷售量看來不錯,但未達原來預付版稅或是損益平衡的預期,那就還有改進加強的空間。


最終會期待,出版選題的眼光品味,能夠精準合理的評估印銷量,有打中讀者需求即可。不過度期待『中一本暢銷書來救業績』,或許心態會比較健康。」


相談人B覺得用橋牌來思考,是很有意思的譬喻。我們也進一步討論到網路社群對出版的影響,例如現在出版行銷越來越在意找到KOL/KOC這類網紅,來帶動書籍的曝光。


「現在出版行銷的困境,大概是『書出了,但讀者卻不知道,就像書沒出版一樣』,因此出版行銷很在意書籍如何先被讀者知道。以前讀者可能會逛書店,可能會看報章雜誌,因此書籍的推廣,有很多可用的管道。但媒體和通路在現代,對出版社都顯得式微,因此現在都想說透過網紅、書帳等曝光書籍,進而帶動銷售。


但社群能否等同簡化成網路的觸及率,其實或許需要重新思考的。閱讀既是一種需求與他人連結,也是一種個人私密的需求。這需求似乎一直存在,從早期的讀書會是鄰里朋友間,到現在有閱讀帳號和網路揪團讀書會。這或許顯現,這是網路和科技轉換了呈現形式,但人的基本需求其實是共通的。


而你提到現在網路都在以『注意力經濟』來做生意,但我想到這可能是一體兩面,『奪取注意力』是一種生意,『保留注意力』可能也是。例如之前經營科技島讀的周欽華最近的創業題目,或是韓國、台灣都開始有的數位排毒。或許你在意的創業題目,也可以從中思考。」


我反問相談人B為何要創業,需要勇氣或是熱情嗎?相談人說:「以前的我會覺得需要熱情或勇氣,但那顯得是投入創業者的『權利』;現在我會說,這是某種『義務』感,講『理想性』可能會讓人誤會,但那是一種比自己還高的聲音,督促著自己繼續用創業來探索。


就像我跟你說『結構化的知識』這裡可能有創業的可能,但其實這就像大航海時代,是否真的有『新大陸』,其實探險的成果很可能是全有全無。就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前,其實已經中途放棄多次,如果不是他最後一次面對存亡危機,騙自己的組員繼續下去,是不可能有所發現。如果沒發現,可能就死在路上。


創業對我來說也是如此,創業其實是一種『價值體系的轉換』,但我相信的,也可能是錯的。也許我最後,還是一事無成,但我仍然想要試試看。」


相談人B也坦承自己來信前的掙扎:「其實我這次填表發信邀請相談前,有些猶豫,因為我的目的有點遊走『書業相談室』規則的灰色地帶,其實是想探索我的創業題目,並非是從業人員的困難。」


我則回應「謝謝你坦承自己的掙扎,我覺得你有顧慮而讓我們知道,是好的。我們也可以評估該以何種形式回應。我們也遇過印刷業、編劇,這類跨領域的相談;也遇過相談但評估更像付費的商談、顧問性質,而再與相談人討論轉換形式。如果你有疑慮,歡迎讓我們知道,才可以一起重新對焦。」


我們後續也談了AI對軟體工程師的影響,也談未來出版的載體是什麼,出版社難以得到銷售數據來認識讀者樣貌,甚至未來工作的樣子會怎樣。「其實任何製造產品的企業,都會遇到通路數據不透明的狀況,所以也都需要自己經營會員來認識消費者的樣貌。」相談人B如此回饋,並說:


「可能我的工作經驗都很幸運,但我想像未來的工作,AI會取代許多低階工作,但這就像各種科技的發明,會取代任何形式的低階工作一樣。


未來的工作,應該還是會解決人類的需求而產生,但工作不再是為了汲汲營營於求生存,能夠減少讓人內耗的瑣碎分心庶務,而是大家在衣食無虞的狀態下,工作本身將會既是手段也是目的,人類會希望在工作中獲得意義感,也能解決人類的需求。


而我的創業,不希望自己又搭建一種平台,比較希望能夠真正協助到出版業從業人真正覺得困擾的地方。例如讀者回函,從區塊鏈的術語來說,我會希望用一種『協議』,讓出版社與讀者可以有新的關係,但不用仰賴和適應平台,出版社和讀者可以有更多的交流互動。」


這樣的相談難以歸類,但我們都同意「結構化的知識」難以被取代。祝福他的創業題目,在這新的大航海時代,得以發現新大陸。對我而言,也像重新檢視自己對出版的想像與理解,或許從對話中,我們也會發現新大陸,值得重新探索。


圖說:相談人B提到創業是「價值體系的轉換」,讓我聯想到《解謎蔦屋》訪談的對象增田宗昭,他也認為一個實體空間的所在,不該再是現場陳列多種家電讓人挑選的大賣場,而是理想生活的提案體驗。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在出版業上班
13會員
37內容數
「我在出版業上班」團隊,熱愛圖書出版產業,致力於用創意與專業,探索書籍和行銷的無限可能。從內容企劃到跨領域合作,希望用獨特的視角和多元的思維,為產業注入更多活力。 行銷/企劃/活動/講座/相談/顧問 合作請洽|workinginpublishing891006@gmail.com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 本集重點 •客戶成功平台市場規模 •創業家最常犯的 Go-to-Market 錯誤 •客戶成功部門與 AI/生成式AI 在工作上的共存
Thumbnail
■ 本集重點 •客戶成功平台市場規模 •創業家最常犯的 Go-to-Market 錯誤 •客戶成功部門與 AI/生成式AI 在工作上的共存
Thumbnail
資策會致力於推動技術與標準合規認證服務,提供數位轉型諮詢、前瞻產業智庫與專業人才培育,以填補產業標準規範、資安服務需求及技術諮詢不足等痛點。資策會近期除了以第三方能量穩步推動製造業、資服業、半導體業建立完善的數位創新生態系,也持續在內部進行組織體質再造。
Thumbnail
資策會致力於推動技術與標準合規認證服務,提供數位轉型諮詢、前瞻產業智庫與專業人才培育,以填補產業標準規範、資安服務需求及技術諮詢不足等痛點。資策會近期除了以第三方能量穩步推動製造業、資服業、半導體業建立完善的數位創新生態系,也持續在內部進行組織體質再造。
Thumbnail
【圖解IT大全:掌握數位科技趨勢,透視未來商業模式的148個關鍵】 數位轉型、AI、IoT...是不是讓你聽得霧沙沙? 當你經常覺得… ●最近的科技浪潮令人興奮,想多了解一點 ●被一堆科技名詞搞得心煩意亂,想快速全面了解 ●覺得市面的科技科普書不是太深入就是太淺白 這本書值得一讀!
Thumbnail
【圖解IT大全:掌握數位科技趨勢,透視未來商業模式的148個關鍵】 數位轉型、AI、IoT...是不是讓你聽得霧沙沙? 當你經常覺得… ●最近的科技浪潮令人興奮,想多了解一點 ●被一堆科技名詞搞得心煩意亂,想快速全面了解 ●覺得市面的科技科普書不是太深入就是太淺白 這本書值得一讀!
Thumbnail
以下都是轉貼各方觀點,重點可以進一步看發表者跟回應者,我自己也有自身應用場景的murmur : 低利率環境可能回不去 科技掌握在大資金公司時代則是持續下去 工業時代引導一波人才需求 東方社會喜歡考試定生死 學校教育外還有補習班可以協助 既然AI工具隨處可得 培養厚植的各方素養與多元興趣
Thumbnail
以下都是轉貼各方觀點,重點可以進一步看發表者跟回應者,我自己也有自身應用場景的murmur : 低利率環境可能回不去 科技掌握在大資金公司時代則是持續下去 工業時代引導一波人才需求 東方社會喜歡考試定生死 學校教育外還有補習班可以協助 既然AI工具隨處可得 培養厚植的各方素養與多元興趣
Thumbnail
為何很多公司很怕Amazon? 亞馬遜有大筆資金可以侵入其它公司的專業領域 擁有電商平台、Alexa助理,進而可以搶走Google search或其他網站上搜索流量然後掌握顧客數據 亞馬遜本質上不是一家電商或科技公司,他是一家基礎設施(雲端計算、物流)公司所以具有強大的核心競爭力 Amazo
Thumbnail
為何很多公司很怕Amazon? 亞馬遜有大筆資金可以侵入其它公司的專業領域 擁有電商平台、Alexa助理,進而可以搶走Google search或其他網站上搜索流量然後掌握顧客數據 亞馬遜本質上不是一家電商或科技公司,他是一家基礎設施(雲端計算、物流)公司所以具有強大的核心競爭力 Amazo
Thumbnail
當世界歷經生成式AI (人工智慧)引爆帶來的驚喜,讓科技與人類關係發生質變,同時也替行銷與媒體產業揭開了新篇章。科技革新驅使媒體和內容更加實用與個人化,消費者沉浸在更多開創性內容和獨特體驗中;品牌在快速變化的局勢下,積極活用AI技術進展帶來的機會,讓資訊環境朝著更精準、透明的方向前進,以利持續提升品
Thumbnail
當世界歷經生成式AI (人工智慧)引爆帶來的驚喜,讓科技與人類關係發生質變,同時也替行銷與媒體產業揭開了新篇章。科技革新驅使媒體和內容更加實用與個人化,消費者沉浸在更多開創性內容和獨特體驗中;品牌在快速變化的局勢下,積極活用AI技術進展帶來的機會,讓資訊環境朝著更精準、透明的方向前進,以利持續提升品
Thumbnail
隨著AI板塊的爆發,各大科技巨頭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尤其是Google與微軟這兩個搜尋引擎的老對手,都想借AI的東風,升級各自的科技服務。微軟背後有OpenAI的ChatGPT技術加持,始終壓Google一頭。
Thumbnail
隨著AI板塊的爆發,各大科技巨頭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尤其是Google與微軟這兩個搜尋引擎的老對手,都想借AI的東風,升級各自的科技服務。微軟背後有OpenAI的ChatGPT技術加持,始終壓Google一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