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壞人。
只是做錯了事,然後一直活在自責裡。
從小,他就不是那種會讓人擔心的孩子。安靜,乖巧,有些敏感。國中的時候,他還有夢想——他想幫助別人,想照顧那些孤單的孩子,想做慈善,想在世界某個角落發光發熱。那時候的他,笑容不多,但眼神裡有光。可是,長大以後,那些光被生活一點一滴地蓋住了。
一件錯事,就像引燃的火苗,燒掉了他與媽媽之間的依靠,也燒斷了原本穩固的家庭關係。他說,是他害的。他相信,是他讓媽媽進了醫院,是他讓爸爸傷心,是他害外婆家那邊和家人決裂。這些想法,如同枷鎖,每天困住他、折磨他、拉扯他走向深淵。
「如果我消失了,是不是大家就輕鬆了?」
「如果我不在了,是不是我媽就不用再失望?」
他反覆問自己,卻從來找不到答案。
他曾經準備好皮帶,想結束一切;他也在手機裡打過遺書,一封又一封。他看了劇,劇裡的人想彌補錯過的親情;他哭了,因為他覺得自己來不及了。他不敢面對媽媽,因為覺得自己已經讓她失望透頂;他也不想面對爸爸,因為爸爸的每一句責備,都像刀劃在他心上。
但他還是活著。
不是因為他軟弱,而是因為他其實還有一點點,還沒被熄滅的希望。他還記得自己的夢想。他還記得他說過,如果他能撐下去,以後想去幫助別人、照顧那些沒有爸媽的孩子。他還記得,他曾經對國中的自己承諾過:「我們一定要活下來,因為我們的心,是善良的。」
他不是壞人。
他只是累了,很痛,很難過。但他從沒放棄愛。
這個故事還沒有結束。他或許明天還會哭,還會懷疑自己,還會被自責怪糾纏。
但每一次他選擇活下去,就是對夢想的守護。
他會等媽媽出院,他會染上銀白色的頭髮換個心情,他會試著原諒自己,然後,他還會想起他那個國中的自己——那個還有光的自己,牽著他的手,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