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ected Goals vs. Actual Completion
- Atomic habit 實踐
- 踐行
- Routine redifine (Atomic habit) → 30% 早起還是太難
- 每週有明確的時間分配,每週強迫自己遵守
- 不要晚上推 prod → 100%
- 記錄自己晚於 9 點結束工作的天數紀錄 → 0 day
- 設計一個可以讓我不間斷看到長期目標,一步一步實現的框架 → 30%
Obvious Stuck Points
基本上沒有,這週因為本身的目標和工作都比少,所以整體完成非常流暢
What can improve my work
Reflection & Improvement (Next Week’s Goals)
- Project-based Goals (Deliverables, related to OKRs)
- 寫一篇 BuddhaDAO 的文章,未來每週固定一篇
- Habit-based Goals (No clear deliverables, related to efficiency)
- 踐行
- Routine redifine (Atomic habit)
- Work related Goal
- 閱讀完前輩的代碼,並且反思在自己代碼中架構上有哪些地方可以優化的
- 至少指出三個架構面上的問題,並且重構現有代碼
Insights & Takeaways
這週參加了兩場分享
- RWA TLDR
- 成大財經社月例會 Richwell founder 分享波蘭電廠項目
每次都是非常超出眼界的知識和想法
像是川普政策對於加密貨幣、穩定幣整體影響、股票代幣的影響和未來監管方向等等
都是 Youtube 和新聞看不到的深度觀點和討論
成大財經社這次請到 Cindy 學姊 (Richwell 的創辦人和 CEO)
分享這次在波蘭做電廠投資的項目
細節的講了他從接洽,調研、實地考察,到後期在滴灌通澳交所上基金的細節
調研的仔細程度和對於項目研究詳細到像是自己在這產業已久
也看到了在傳統金融做事實際上的複雜程度,比起在鏈上做 Defi 高太多,不是一個量級
也和一些同輩的朋友深聊,對於股票操作和健康都有更深體悟
台灣的小股(市值 < 100 億)基本上是 insider 的盤,如果你不清楚誰是魚,那你就是
選股要看負責人佔比,佔比少了他就沒理由認真做,而是會想辦法“合法/非法”掏空公司
財報都是可以洗出來的,大公司把轉錢板塊拆出,把帳清洗一下,都可以做出很漂亮的假象
這週比較常往市區跑,看到了更多人生百態
滑手機,浪費時間,短影音
精緻的裝扮,空洞的談吐
我非常肯定確認這是社會上巨大的問題,如果這些人能夠更理解世界運行,更佛系生活
能夠減少無數時間浪費,提升十倍以上生產力
也更確定我未來的方向,在做完這次 startup 之後,我要專注於改善人們生活,從心靈擴展到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