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復盤 2025 W28 - 沉澱 | 原子習慣實踐與自我提升:擺脫負面循環,打造理想生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Expected Goals vs. Actual Completion

  • Atomic habit 實踐 → 50% (完成每日晨行、冥想,但平時有滑手機)
    • 下週踐行
      • Routine redifine (Atomic habit)
  • 每週有明確的時間分配,每週強迫自己遵守 → 0%
    • 反思:突破生活無法進入閉環的輪迴
  • 設計一個可以讓我不間斷看到長期目標,一步一步實現的框架 → 30%

Obvious Stuck Points

無法進入成長閉環

在這幾年的時間,我一直想要讓我的生活走向正軌,但始終沒有做到。

我理想的生活是早上起來可以運動、冥想,然後接著工作。工作完後定期休息、運動。

但我在試圖嘗試之後,這兩年的時間我發現從來沒有完成過至少一個月。可能有一兩個禮拜,但沒有一個長期的成功。

我一直在思考,並且一直試圖透過反思去優化整個過程。每一次定的目標都是:我要準時下班,我要過了某個時間不工作,但總是沒有達成這個目標。 就彷彿進入了一個輪迴的狀態,然後永遠都到達不了終點。

最近因為讀了很多書,然後又更深度的思考,我發現最終可能是我之前都在錯誤的定義問題。

我一直認為這是我要強制去執行、去解決這個突發事件影響我的問題,但我並沒有想到,根源其實是在背後的突發事件上。

我要解決的是發生突發事件,讓突發事件的幾率變得非常低。首先,我基本上不會有兩天重複的突發事件發生,來打亂我生活的節奏。這也是《原子習慣》中講的,不要連續兩天都落掉自己的習慣養成。

問題的循環是當我有突發事件或是做不完的工作導致晚睡。

晚上自制力不夠的時候,又會開始滑手機。這會讓我更晚睡,然後更晚起。

晚起就會打亂節奏,進而打亂儀式感。

所以造成我想要。 優化生活的整個流程變成了一個徒勞。然後,我又建立了流程,卻因為同樣的事件而再次打破。

所以在太多不確定性的因素下,我根本就沒有辦法創建一個非常好的生活節奏。

這樣會導致我無時無刻都在建立新的習慣、打破新的習慣,然後創造一堆馬上就會被棄用的東西。

raw-image


所以我最應該解決的並不是我的流程,而是流程背後的問題。

那流程背後的問題就是突發事件和做不完的工作。

我覺得解決這兩個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做”超時

解決預料之外事件

我近幾年基本上都在創業做項目,然後加入新創,所以老實講,常常會有不可控的工作超時,甚至是晚上有突然要修的問題。

要解決兩部分

  • 不可控制的工作超時
    • 可以假日工作,但儘量不要晚上超過 9 點工作
  • 晚上突然有問題要修
    • 除非 hotfix, 不然不要晚上有發 prod

誘惑

我向來都不是個可以抵擋住誘惑的人

從小我就很常玩遊戲超時。然後大學的時候,看美劇、看漫畫,直接看到一個禮拜都不去上課。

那出社會工作之後,我在清大做研究的時候,也常常是整天都在研究室打電動。

現在的生活雖然已經極簡,但仍舊充斥著很多讓人分心的地方

Youtube 的推薦算法、Line、FB、微信都有短影音和廣告

在三月的時候,我曾經嘗試透過喫藥提升自己多巴胺的水平來控制這個問題。

當然,可以控制一下子,但長久而言,還是沒有辦法進行完全的控制。

也可能是我對自己的要求比較高,但實際上我後來發現,這並不是自制力不夠的問題,而是我總是在精神力萎靡的時候去接觸這些科技產品。

工作累的時候,滑一下LINE就會不小心看到廣告;工作累的時候,滑一下FB就會不小心看到會讓人一直滑下去的東西。

我慢慢意識到這些科技產品應該是變成工具,而不是玩具。那不然要變成工具,而且它又會在,那就應該要專注地去給它一個時間,並且在意志最堅強的時候去完成那些需要用這些科技產品的功能的時候。

Next week plan

  • Atomic habit 實踐
    • 踐行
      • Routine redifine (Atomic habit)
  • 每週有明確的時間分配,每週強迫自己遵守
    • 不要晚上推 prod
    • 記錄自己晚於 9 點結束工作的天數紀錄
  • 設計一個可以讓我不間斷看到長期目標,一步一步實現的框架 → 3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人生遊戲的通關討論區
34會員
97內容數
對我來說 人生就是一個遊戲 活得開心,活得漂亮,活得成功,活得有意義 都是這場遊戲的一個個任務 我想要把這個遊戲打通關 在這裡我會分享一些我自己的經驗 把遊戲打通關的一些技巧 打通關的過程 和我自己發現的小 bug,或捷徑 遇到的喜怒哀樂 遇到的困難 遇到的挫折 歡迎大家一起來摸透和想受 這場人生遊戲
2025/07/06
這篇文章記錄了一週的工作與生活目標達成情況,反思了目標設定與執行上的不足,並分享了從書本《格局》、《真需求》、《原子習慣》、《AGI》以及 Elon Musk 的第一性原理演講中獲得的啟發,強調了建立長期計劃、有效資訊蒐集及應用、以及運用第一性原理解決問題的重要性。
2025/07/06
這篇文章記錄了一週的工作與生活目標達成情況,反思了目標設定與執行上的不足,並分享了從書本《格局》、《真需求》、《原子習慣》、《AGI》以及 Elon Musk 的第一性原理演講中獲得的啟發,強調了建立長期計劃、有效資訊蒐集及應用、以及運用第一性原理解決問題的重要性。
2025/06/29
Expected Goals vs. Actual Completion Original 嚴格執行上下班時間 → 要有一個 statistic → 每次坐下,都要測驗自己的精神層級 之前太多交易和節外生枝的事情去影響專注,要想辦法極簡化去屏蔽掉,專注在最重要事情上 花了太多時間去搞沒用的
Thumbnail
2025/06/29
Expected Goals vs. Actual Completion Original 嚴格執行上下班時間 → 要有一個 statistic → 每次坐下,都要測驗自己的精神層級 之前太多交易和節外生枝的事情去影響專注,要想辦法極簡化去屏蔽掉,專注在最重要事情上 花了太多時間去搞沒用的
Thumbnail
2025/06/23
AI程式設計時代來臨,軟體架構需從人類中心設計轉變為AI優化設計,例如降低抽象層級、檔案結構優化、Context集中化等,並以Netflix Dispatch為例,說明AI友好架構的具體實踐,包括Domain Module設計、簡化層級結構、函數式編程和Monorepo架構等。
Thumbnail
2025/06/23
AI程式設計時代來臨,軟體架構需從人類中心設計轉變為AI優化設計,例如降低抽象層級、檔案結構優化、Context集中化等,並以Netflix Dispatch為例,說明AI友好架構的具體實踐,包括Domain Module設計、簡化層級結構、函數式編程和Monorepo架構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在生活中培養習慣以提升效率,但隨著時間推移,這些習慣可能帶來過度的壓力和反效果。文章建議定期審視背景、選擇合適的參照對象、適時調整進度、看長期效果、避免短期目標後無所適從。最後作者透過放鬆步調、調整習慣,減少壓力,逐漸找回平衡。每個人的極限不同,應根據自身情況調整,必要時慢下腳步。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在生活中培養習慣以提升效率,但隨著時間推移,這些習慣可能帶來過度的壓力和反效果。文章建議定期審視背景、選擇合適的參照對象、適時調整進度、看長期效果、避免短期目標後無所適從。最後作者透過放鬆步調、調整習慣,減少壓力,逐漸找回平衡。每個人的極限不同,應根據自身情況調整,必要時慢下腳步。
Thumbnail
透過「習慣養成」來提升實力,每天穩定成長1%能成為No.1! 大家都非天才,但能透過努力發展出獨特優勢,準確掌握逆勢突圍契機。
Thumbnail
透過「習慣養成」來提升實力,每天穩定成長1%能成為No.1! 大家都非天才,但能透過努力發展出獨特優勢,準確掌握逆勢突圍契機。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如何將計畫付諸實行,遇到的困難與挑戰,以及作者自己的克服方式。希望在生活中能有所啟發,找到自己的目標與策略,以及打破拖延症,培養行動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如何將計畫付諸實行,遇到的困難與挑戰,以及作者自己的克服方式。希望在生活中能有所啟發,找到自己的目標與策略,以及打破拖延症,培養行動力。
Thumbnail
如果每天都能進步百分之一,持續一年,最後你會進步三十七倍;相反地,若是每天退步百分之一,持續一年,到頭來你會弱化到趨近於零。起初的小勝利或小倒退,累積起來會造就巨大差異。 原子習慣的力量:微小改變,非凡成果。 ——《原子習慣》
Thumbnail
如果每天都能進步百分之一,持續一年,最後你會進步三十七倍;相反地,若是每天退步百分之一,持續一年,到頭來你會弱化到趨近於零。起初的小勝利或小倒退,累積起來會造就巨大差異。 原子習慣的力量:微小改變,非凡成果。 ——《原子習慣》
Thumbnail
本書的書寫主軸其實是習慣,內容在其他書中也都大略提過,所以今天這篇你可以當成是習慣的複習!用以檢視你自身的習慣與工作狀況。
Thumbnail
本書的書寫主軸其實是習慣,內容在其他書中也都大略提過,所以今天這篇你可以當成是習慣的複習!用以檢視你自身的習慣與工作狀況。
Thumbnail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像是《原子習慣》的實踐版,如果說《原子習慣》是理論,《原子時間》就是在生活中實際行動,並配合生活的各種突發事件彈性調整的紀錄。 作者教我們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茫然,找回自己人生的主導權。
Thumbnail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像是《原子習慣》的實踐版,如果說《原子習慣》是理論,《原子時間》就是在生活中實際行動,並配合生活的各種突發事件彈性調整的紀錄。 作者教我們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茫然,找回自己人生的主導權。
Thumbnail
我期望透過這本書學習到‘’一日一行動‘’的習慣養成方法,但可惜...
Thumbnail
我期望透過這本書學習到‘’一日一行動‘’的習慣養成方法,但可惜...
Thumbnail
目的: 透過記錄&回顧,不斷對自己反覆提問,找出思考的盲點/共通點。就能發現自己想做的事,找到改變未來的方向。   紀錄:  每天用一句話紀錄一天最讓你在意或關注的事,工作及生活上成功/失敗的事。內容需要讓你能夠回想起當時的心境,回顧時效果才會好。   寫法: 也可針對電影、閱讀、
Thumbnail
目的: 透過記錄&回顧,不斷對自己反覆提問,找出思考的盲點/共通點。就能發現自己想做的事,找到改變未來的方向。   紀錄:  每天用一句話紀錄一天最讓你在意或關注的事,工作及生活上成功/失敗的事。內容需要讓你能夠回想起當時的心境,回顧時效果才會好。   寫法: 也可針對電影、閱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