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的公園角落,綠蔭婆娑,微風拂過枝頭。孩童們在鞦韆上飛翔、於滑梯間穿梭,歡笑聲此起彼落,在樹影斑駁間迴盪。一時之間,我停下腳步,在遠處靜靜望著這幅生機盎然的畫面,心中泛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感受——是喜悅,是盼望,更是深深的期許。 在這個全球普遍面臨少子化挑戰的時代,孩童的嬉戲聲彷彿成了稀有而珍貴的樂章。當多數社會對於人口老化感到憂心,我們卻在這片土地上,仍看見有年輕的父母願意生養、願意陪伴下一代成長。
這並非一件可以輕忽的事,它代表著希望的存續,也象徵著台灣尚未熄滅的生命力與未來感。 那是一線盼望,如晨曦初照,或許微弱,卻足以照見前行的方向。孩子們純真的眼神、輕快的腳步,不僅為這座城市增添活力,也喚醒我們對於未來的責任與想像。
他們尚無需理解少子化、經濟壓力、或全球競爭的種種重擔,卻已以存在的本身,提醒我們不應放棄為下一代打造更美好社會的決心。 甚願這群孩子在這個島嶼國度的呵護下健康成長,也願他們未來成為關懷世界的地球公民。台灣這塊被科技與人文同時塑造的智慧島嶼,所能貢獻的,不僅是精密的晶片與創新的技術,更是一種柔韌的價值、一份深遠的信念——在人類共同命運的課題中,持續扮演積極、正面的角色。 孩子的今天,是我們未來的延續;他們的笑聲,不只是童年的記號,更是這座島嶼對世界回應的方式——沉穩而堅定,寧靜卻充滿希望。

豐富公園外側(李建崑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