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lcome to Return to Light — the journey of becoming who you truly are.
歡迎來到回光養成系,一起找回自己的光,養成幸福的生活。
嗨,我是書書,今天是日更挑戰的第21天。
如果你也走在內容創作的路上,是否也曾悄悄問過自己:
「我還有靈感嗎?我是不是該停下來了?」
為什麼內向創作者需要「能量管理」?
外向者可能越創作越興奮,但內向者往往在內容輸出後需要大量時間恢復。
創作是我們的心流,同時也是深度消耗的過程。
這就是為什麼:
👉 時間管理 ≠ 能量管理。
時間告訴你:「什麼時候該做」,
但能量告訴你:「什麼時候做,才能不累還創得出東西」。
延伸閱讀:
【健康生活|閱讀分享】大腦休息法之察覺腦疲勞的7種方法
【健康生活|閱讀分享】【腦科學休息法】15個讓大腦過勞的生活習慣,你犯了幾個?
🌊 鬆弛創作週期:像潮汐一樣自然流動
我不再硬逼自己每天高產,而是觀察能量流動,安排以下四象限,
這是參考《精力管理》、《心流理論》和《用心休息》,總結的建議:

從能量象限、狀態對應適合任務 :
- 高能輸出日:靈感湧現
適合寫主題文、拍攝重點內容 - 低能整理日:腦袋遲鈍
適合修稿、發限動、排版、簡易回覆 - 輸入補能日:渴望靈感
適合閱讀、觀展、散步、深度學習 - 靜心Reset 日:情緒波動
適合冥想、手帳、畫畫、什麼都不做也行
📝 創作者能量管理小工具:
我設計了每日 2 分鐘的筆記格式,幫助自己「察覺」比「規劃」重要得多:
今日能量:⚡⚡(低 / 中 / 高)
心情詞:鬆弛/緊繃/混亂/期待
今日意圖:完成短文?散步輸入?靜心 reset?
🎯 我的真實紀錄:第11-21天的能量流
- 第11天:低潮 → 寫1000多字的流動書寫
- 第17天:低能 → 轉向閱讀補能
- 第19天:靈感回歸 → 完成深度思考文《重複的力量》
- 第20天:心流穩定 → 寫出「創作就是冥想」
- 第21天:平穩 → 回顧並整理這篇能量工具文
這些調整,不是偷懶,而是讓我可以長期創作,不燃燒靈魂。
💡 給內向創作者的三句鬆弛心法
1. 創作是呼吸,不是績效。
吸氣(輸入)、吐氣(輸出),自然就是節奏。
2. 感覺能量掉了,就暫停輸出。
不是你懶,是你需要轉向補能。
3. 每一次停下,也是在走路。
能量循環的低谷,也是一種前進。
今日互動提問
👉 如果把你的創作能量比喻成「天氣」,今天是晴天、微風還是暴雨?
留言分享,我們一起討論一個專屬你的「能量排程建議表」🌿
📊 親身認證
這是我日更挑戰的第21篇,方格子瀏覽已突破 5,748 次,
這不是因為我多會寫,而是我願意把「內向創作者的真實歷程」記錄下來。
如果你也想找到適合自己的創作節奏,歡迎加入這場溫柔革命。
👇如果你想幫助書書持續創作:
📮 訂閱《書書的棉花園來信》電子報,收到更多幸福練習工具:
👉 [訂閱書書的電子報]
📘 想看更多延伸創作?追蹤方格子專欄《書書的回光私房光室》
👉 [前往專欄]
📘 成為方格子專欄《書書的回光私房光室》的贊助者
👉 [$112成為幸福練習計畫贊助者]
這是書書的IG,有什麼想法可以私訊小盒子喔:書書的棉花園
這裡是書書的棉花園
也是Return to Light(回光之旅)
分享個人成長、心靈療癒和生活儀式感
「你今天有沒有發現屬於你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