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不只是快和勤,更需要「慢」的能力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從《慢速工作力》思考我們對寫作更新頻率的焦慮

身為方格子的創作者,我時常會遇到一種矛盾:

「我是不是應該每天都要發文,才算是認真經營?」
「如果我今天沒有更新,是不是就會掉粉、被遺忘?」
這樣的焦慮你也有嗎?

後來我讀到卡爾.紐波特(Cal Newport)的新書《慢速工作力》,才意識到,持續產出與優質內容,其實不是站在對立面,而是需要透過節奏感去協調。


📖 這本書教我:快節奏工作,其實正在消耗創作能量

《慢速工作力》的副標是:「快時代的慢技術,3大原則擺脫倦怠、鍛造更高成就」,光是標題就讓我聯想到經營創作平台的狀態。

紐波特提出三個核心觀念:

1️⃣ 少做一些事:專注,而不是分身乏術

寫太多主題、追太多話題,其實讓創作者分散心力。選擇少數真正能代表你風格與觀點的內容,反而能寫得更深,也更有辨識度。

2️⃣ 用自然的節奏工作:不要被頻率綁架

創作的節奏不該只有「日更」或「週更」這些外在標籤。真正高品質的內容,是從內在的節奏與能量中生出來的。

3️⃣ 執著於品質:你的聲音,需要時間雕琢

在創作的世界裡,數量與點擊從來都不該是唯一指標。那些真正留下印象的文章,往往是作者花時間沉澱、反覆修改打磨出來的。


🖊 我的轉變:從「日更焦慮」到「慢寫深耕」

老實說,我也曾經追求過每天一篇的更新節奏。但幾週下來,不只身心疲累,連對寫作的熱情也逐漸消磨。那時的我,像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寫,內容逐漸淪為公式化與淺層。

後來我開始練習放慢,像紐波特說的那樣:「不要只是為了更新而創作,而是為了創作值得更新的內容而努力。」

我開始將每篇文章拆成多日構思、逐步深化、修訂語句——即使一週只更新一次,但閱讀回饋卻比日更時期還要好上許多。


📌 給寫作者的3個提問,重新檢視你的創作節奏:

  1. 你為什麼而寫?是為了更新?還是為了傳遞有意義的想法?
  2. 你是否給自己留足夠的「打磨時間」?還是只求快速完成?
  3. 你是否曾經把「頻率」當作衡量自我價值的標準?

💬 結語:慢,不是懶,而是一種更深層的創作承諾

《慢速工作力》提醒我們,在這個講求快與多的時代,選擇「慢」其實不是一種退讓,而是對內容品質的一種堅持。

對我們這些經營文字的人來說,真正的挑戰不是寫不出來,而是願不願意花時間寫出值得被留下的東西。

與其焦慮更新頻率,不如開始練習慢下來,把每一次發表,都當作一次作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rthur說書不廢話
5會員
82內容數
歡迎來到《Arthur說書不廢話》—把知識變行動的沙龍。 拆書、筆記、創作、生存。說書不說廢話,小說不寫廢文。一起把書變成武器,把想像變成生存之道。
Arthur說書不廢話的其他內容
2025/07/11
哈利・卡本特潛意識開發入門書,教你如何與潛意識溝通,改變壞習慣,開發潛能。書中提供許多實作方法,例如睡前避免煩惱、正向想像、自我暗示等,幫助讀者重新編程潛意識,活出理想人生。
Thumbnail
2025/07/11
哈利・卡本特潛意識開發入門書,教你如何與潛意識溝通,改變壞習慣,開發潛能。書中提供許多實作方法,例如睡前避免煩惱、正向想像、自我暗示等,幫助讀者重新編程潛意識,活出理想人生。
Thumbnail
2025/06/13
|目標管理七步驟 06:找出風險因子 你訂好目標,拆解好任務、進度也排上了。就像列車準備駛入隧道,但你有沒有想過——萬一軌道前方出了問題,你有備用路線嗎? 在職場與創業現場,沒有風險意識,就沒有餘裕與穩定。而做好「Plan B」,不只是悲觀備案,而是聰明人必備的基本功。
Thumbnail
2025/06/13
|目標管理七步驟 06:找出風險因子 你訂好目標,拆解好任務、進度也排上了。就像列車準備駛入隧道,但你有沒有想過——萬一軌道前方出了問題,你有備用路線嗎? 在職場與創業現場,沒有風險意識,就沒有餘裕與穩定。而做好「Plan B」,不只是悲觀備案,而是聰明人必備的基本功。
Thumbnail
2025/06/12
|目標管理七步驟 05:制定明確目標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 接了一個案子、自以為「應該兩週內能搞定」,結果四週過去了,進度還卡在半路。不是你偷懶,是你根本搞不清楚每一段時間應該做什麼。
Thumbnail
2025/06/12
|目標管理七步驟 05:制定明確目標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 接了一個案子、自以為「應該兩週內能搞定」,結果四週過去了,進度還卡在半路。不是你偷懶,是你根本搞不清楚每一段時間應該做什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小說停更一週,那就多發點日常或短篇好了?   今天幾乎都泡在電腦前修稿,調整先後順序比我想像中的要難上許多,尤其是調整過後還要加上原本沒有的段落,前後劇情跟對話也要大幅調整,才不會有銜接上的問題,這好考驗耐心,翩翩是個沒什麼耐心的人。   感謝我桌面的幾位帥哥為我提神,我好受多了!  
Thumbnail
  小說停更一週,那就多發點日常或短篇好了?   今天幾乎都泡在電腦前修稿,調整先後順序比我想像中的要難上許多,尤其是調整過後還要加上原本沒有的段落,前後劇情跟對話也要大幅調整,才不會有銜接上的問題,這好考驗耐心,翩翩是個沒什麼耐心的人。   感謝我桌面的幾位帥哥為我提神,我好受多了!  
Thumbnail
每個創作者,不管寫作多久,多成熟,都會有卡關的時候。有些創作者會因卡關或低潮而痛苦,大多因為作品跟不上理想。但創作是永遠的進行式,絕大多數小說家最好的作品都不是處女作,而是歷經大量練習與嘗試錯誤,這過程當然也包括精神上的考驗。重點是將卡關視為常態,這樣即使卡關,你還是能持續創作。
Thumbnail
每個創作者,不管寫作多久,多成熟,都會有卡關的時候。有些創作者會因卡關或低潮而痛苦,大多因為作品跟不上理想。但創作是永遠的進行式,絕大多數小說家最好的作品都不是處女作,而是歷經大量練習與嘗試錯誤,這過程當然也包括精神上的考驗。重點是將卡關視為常態,這樣即使卡關,你還是能持續創作。
Thumbnail
一開始的時候,我是一個日更仔。我每天會固定在 IG 上發一則圖文創作。這樣做的目的,是給自己一個作業,練習流程化,把例行公事優化到最好。很多事都已經流程化了,像是每天早上醒來做的第一件事,這些都是流程化。 我們喜歡流程化,是因為大腦需要減少思考。思考會讓大腦消耗大量資源,流程化能減少時間上的消耗。
Thumbnail
一開始的時候,我是一個日更仔。我每天會固定在 IG 上發一則圖文創作。這樣做的目的,是給自己一個作業,練習流程化,把例行公事優化到最好。很多事都已經流程化了,像是每天早上醒來做的第一件事,這些都是流程化。 我們喜歡流程化,是因為大腦需要減少思考。思考會讓大腦消耗大量資源,流程化能減少時間上的消耗。
Thumbnail
當你遲遲不發文、不開始寫作時,可能是因為你覺得作品不夠好,有缺陷的東西不想發出去。你可能會在滑著別人的貼文時感到失落,然後繼續吸收文字資訊,卻無法開始自己的作品。在寫作的旅程中,最拙劣的開始執行也能輕易贏過看起來完美但沒有執行的計畫。 所以,別想太多,一起開始更新吧🤝
Thumbnail
當你遲遲不發文、不開始寫作時,可能是因為你覺得作品不夠好,有缺陷的東西不想發出去。你可能會在滑著別人的貼文時感到失落,然後繼續吸收文字資訊,卻無法開始自己的作品。在寫作的旅程中,最拙劣的開始執行也能輕易贏過看起來完美但沒有執行的計畫。 所以,別想太多,一起開始更新吧🤝
Thumbnail
堅持寫作,有多難? 上周六我心想著,想把寫文的更新頻率變成每天更新。 一天方格子,一天IG發文,卻不想這難度其實蠻高的。
Thumbnail
堅持寫作,有多難? 上周六我心想著,想把寫文的更新頻率變成每天更新。 一天方格子,一天IG發文,卻不想這難度其實蠻高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從開始寫文章以來的心路歷程,描述了寫作過程中的挑戰和成就感。作者分享了堅持寫文章的重要性,以及不同類型文章的寫作方式,包括工具型文章、課程心得文章和心情抒發型文章。最後,作者強調寫作不僅是知識的整理,還能帶來雙贏的收穫,雖然過程中偶爾也會面臨手部疲勞等問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從開始寫文章以來的心路歷程,描述了寫作過程中的挑戰和成就感。作者分享了堅持寫文章的重要性,以及不同類型文章的寫作方式,包括工具型文章、課程心得文章和心情抒發型文章。最後,作者強調寫作不僅是知識的整理,還能帶來雙贏的收穫,雖然過程中偶爾也會面臨手部疲勞等問題。
Thumbnail
描繪日常生活中的顏色和瞬間為特色,表現溫暖的情感、日常的心靈饗宴。
Thumbnail
描繪日常生活中的顏色和瞬間為特色,表現溫暖的情感、日常的心靈饗宴。
Thumbnail
好好地釐清或辨明一件事情,和作為應對和解決問題的行動策略之間,不完全是同一件事。達成目標有一百種方法,只要我們清楚知道起心動念是什麼、想要解決什麼問題,其往達成什麼樣的成果——身為成熟的社會人士必深諳此道。
Thumbnail
好好地釐清或辨明一件事情,和作為應對和解決問題的行動策略之間,不完全是同一件事。達成目標有一百種方法,只要我們清楚知道起心動念是什麼、想要解決什麼問題,其往達成什麼樣的成果——身為成熟的社會人士必深諳此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