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操控潛意識訓練更厲害的自己
✏️作者:哈利.卡本特(Harry W. Carpenter)✏️
哈利・卡本特(Harry W. Carpenter)是潛意識訓練領域的先驅。9歲時,他被診斷出罹患無藥可醫的心臟疾病,在求助於多位醫師無果後,在父母安排下接受一位非正統療癒師的協助,不僅意外恢復健康,也開啟了他與潛意識探索的旅程。此後,卡本特長年於加州教授潛意識開發課程,累積數十年的教學與實作經驗。
本書是他推廣潛意識訓練多年後,首次以系統性的方式,彙整出版的潛意識開發DIY入門書。有關更多卡本特的報導及他的潛意識實作理念,可參閱本書官方網站。
❓為甚麼會想讀這本書❓
- 對於自我潛能開發有興趣
- 希望能夠改變自己壞習慣
- 希望了解自己還有多少潛力
✨如果一句話來描述這本書✨
如果你對現況不滿意,這本書將幫你打開內在潛能的大門。
✍️本書的重點精華✍️
潛意識無所不在,但你得學會跟它「說話」。
1. 睡前別煩惱
「煩惱會寫進潛意識,睡前情緒最容易進入大腦深層。」(P.39)
情緒在入睡前特別容易被潛意識記錄。別把焦慮帶上床,否則負面能量將在你腦中發酵。
2. 潛意識不分真假
「它看不到現實,只認你腦中的畫面。」(P.53)
潛意識不會區分你「實際看到」還是「想像出來」的事,因此正向想像能創造真實改變。
3. 接收訊息不打折
「潛意識沒判斷力,它照單全收。」(P.80)
每一句話、每個念頭,不論真假,潛意識都會當作真理接收。這也是自我暗示的關鍵。
4. 身分定義來自「相信」
「你是誰不重要,你認為你是誰才重要。」(P.98)
身份不是客觀存在,而是主觀信念的累積。潛意識會幫你活出你「相信的自己」。
5. 意志力不是萬能
「你越壓抑,想像力就越反彈。」(P.121)
壓抑欲望反而加強慾望,想要改變,必須善用想像與替代畫面,而非單靠壓制。
6. 把焦點放在「你贊成的」事情上
「抵抗會產生反效果,專注支持的事物才能創造改變。」(P.136)
7. 潛意識是朋友,不是工具
「你怎麼請朋友幫忙,就怎麼請潛意識幫忙。」(P.148)
以信任與尊重的態度對待潛意識,而不是命令它、懷疑它。
8. 掌控感影響康復力
「共同參與治療的病人,恢復較快。」(P.194)
心理參與與自我認同感,會讓潛意識相信「我有能力改變」,進而加速療癒。
9. 多說「我…」強化潛意識指令
「我後面的話,是潛意識的行動指令。」(P.195)
避免消極的口語表達,改以「我已經變好」、「我做得到」重編潛意識的語言程式。
10. 練習 Alpha 狀態,重建思維習慣
「用正向想像,取代壞習慣與恐懼。」(P.238)
實作方法:將困擾寫在紙上,閉眼進入 Alpha 狀態(介於清醒與睡眠的放鬆狀態),用正向想像中和負面記憶,再睜眼看紙上內容,重複三次。久而久之,負面念頭會與正向畫面連結,降低影響力。
❤️個人心得❤️
卡本特的潛意識理論,不只建立在科學、實驗與經驗上,也提供具體練習方式。書中每一章幾乎都附有實作指引,讓讀者不只是「理解」,而能真正「內化」。
親自實作進入 Alpha 狀態的訓練後,我感受到比睡眠更深的放鬆效果。這不僅有助情緒平穩,也讓我對一些舊有壞習慣的改變更有信心。
這本書不走玄學路線,而是強調「語言、畫面、信念」如何重塑大腦與行為。它值得一讀再讀,也值得長期實踐。如果你也願意改變,這本書或許會讓你看見「另一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