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Plan B」,才能真的放心衝刺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目標管理七步驟 06:找出風險因子

你訂好目標,拆解好任務、進度也排上了。就像列車準備駛入隧道,但你有沒有想過——萬一軌道前方出了問題,你有備用路線嗎?

在職場與創業現場,沒有風險意識,就沒有餘裕與穩定。而做好「Plan B」,不只是悲觀備案,而是聰明人必備的基本功。


一、「如果發生了⋯⋯」才是成熟的專案思維

神谷一博與弘兼憲史在《超完美工作規劃術》中提到,風險控管的第一步是:「正確、完整掌握現況,並評估風險波及層面。」

不是遇到問題再來亡羊補牢,而是事前就該問自己:

  • 這個專案的致命變數是什麼?
  • 如果失誤了,會影響到哪幾層?
  • 有沒有辦法提前發現徵兆?

吉山勇樹在《一定做得到的效率工作法》中更指出:風險來源常來自三大面向:

🔺 目標不明確:你以為彼此認知一致,其實落差巨大


🔺 時間低估:時間表天真過頭,一個環節拖延就骨牌倒塌


🔺 資源配置錯誤:人不對、工具不對、預算根本不夠



二、檢核表法:最簡單的備案工具,卻也最常被忽略

📌 案例 A:活動舉辦當天突發狀況清單

有位創業講師,在辦實體講座時總會使用一份「講座現場應變檢核表」,裡面列出:

  • 若投影機無法使用,是否已準備備用 HDMI 線?
  • 若麥克風出現雜音,現場有無第二支麥克風可替代?
  • 若講義數量不夠,有電子檔可即時補發嗎?

這類 檢核表(Checklist Method) 看似簡單,卻能大幅減少人為疏失與壓力。

🔧 撰寫訣竅:

  1. 細項化:不是寫「檢查設備」,而是「測試投影機畫面是否正常」
  2. 可勾選:一眼看出完成與否
  3. 反映關鍵節點:列出風險點、影響度與對應備案

「看似多此一舉的預備,其實是留給未來的自己一點喘息空間。」


三、FMEA法:為風險打分數,找出最該先處理的問題

📌 案例 B:新產品上架風險評估

一家小型品牌預計推出自製飲品,但負責人心裡總有個陰影:「如果冷藏配送途中失溫,客人喝壞肚子怎麼辦?」

這就是**FMEA(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的起點。

它讓你把風險變成可計算的數字,進一步做出排優先順序的決策。

如何操作 FMEA?

針對每一個可能失敗的環節,評估以下三個指標:

指標意義評分方式(1-10分)O:發生度發生的機率高嗎?頻繁:8-10/偶爾:4-7/罕見:1-3D:偵測度容易提早發現嗎?難發現:8-10/可監控:4-7/明顯可測:1-3S:嚴重度一旦發生,後果多嚴重?災難性後果:8-10/中等:4-7/可修復:1-3

把這三個數字相乘,就是 風險優先數(RPN)

💡 如果 RPN ≥ 125,就必須「優先制定備案」。

🔎 飲品配送風險 FMEA 評估示例:

  • O = 7(夏季高溫容易失溫)
  • D = 6(配送端難以即時偵測)
  • S = 8(客訴甚至涉及食品安全)

→ RPN = 7×6×8 = 336,高風險!

對策:改用冷鏈公司配送、包裝加裝溫度感應貼紙、收貨端同步回報溫度數據。


四、「1:29:300」法則:看不見的風險,其實早已存在

美國職業安全工程師賀伯·海因利奇曾歸納職災統計提出「1:29:300 法則」:

每一件重大災難背後,隱藏著 29 個小事故,與 300 個沒被注意到的潛在問題。

換言之,你能看見的風險往往只是冰山一角

做好風險拆解,不是害怕失敗,而是替自己保留能「回頭補救」的時間與空間。


總結

好的備案從來不是消極準備,而是積極的行動策略。

🔸 建立你的風險檢核表
🔸 評估你的任務風險指數
🔸 先處理那些可能造成「整場崩潰」的地雷

下一次再說「我有Plan B」,請記得它不是空口說白話,而是一份能執行、能評估、能補救的風險策略藍圖。

📣 下一篇預告:《好還要更好,目標管理的最後一哩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rthur說書不廢話
5會員
82內容數
歡迎來到《Arthur說書不廢話》—把知識變行動的沙龍。 拆書、筆記、創作、生存。說書不說廢話,小說不寫廢文。一起把書變成武器,把想像變成生存之道。
Arthur說書不廢話的其他內容
2025/06/12
|目標管理七步驟 05:制定明確目標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 接了一個案子、自以為「應該兩週內能搞定」,結果四週過去了,進度還卡在半路。不是你偷懶,是你根本搞不清楚每一段時間應該做什麼。
Thumbnail
2025/06/12
|目標管理七步驟 05:制定明確目標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 接了一個案子、自以為「應該兩週內能搞定」,結果四週過去了,進度還卡在半路。不是你偷懶,是你根本搞不清楚每一段時間應該做什麼。
Thumbnail
2025/06/11
|目標管理七步驟 04:制定明確目標 創業初期,你可能會這樣想:「反正只有我一個人,分什麼工?現在誰最閒,不就是我自己嗎?」 但真相是——你不是不需要分工,而是你還不懂怎麼分。 即使你是一人公司,只要你做的事情夠多、夠雜、夠重要,「分工」就成了你能不能持續下去的關鍵能力。
Thumbnail
2025/06/11
|目標管理七步驟 04:制定明確目標 創業初期,你可能會這樣想:「反正只有我一個人,分什麼工?現在誰最閒,不就是我自己嗎?」 但真相是——你不是不需要分工,而是你還不懂怎麼分。 即使你是一人公司,只要你做的事情夠多、夠雜、夠重要,「分工」就成了你能不能持續下去的關鍵能力。
Thumbnail
2025/06/10
|目標管理七步驟 03:排定優先順序 你今天忙了一整天,回頭一看,卻發現重要的事情一件都沒做。 信箱清空了,報表也補了,老闆交辦的雜務你全數回應——但你真正想做的:開發副業、設計課程、學一門新技能,全都還在待辦清單的最底層。 這不是時間管理的錯,是你把「緊急」誤當成了「重要」。
Thumbnail
2025/06/10
|目標管理七步驟 03:排定優先順序 你今天忙了一整天,回頭一看,卻發現重要的事情一件都沒做。 信箱清空了,報表也補了,老闆交辦的雜務你全數回應——但你真正想做的:開發副業、設計課程、學一門新技能,全都還在待辦清單的最底層。 這不是時間管理的錯,是你把「緊急」誤當成了「重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業不能不講究策略,而不懂得放棄,就是不懂得策略的精義。(挑選出自己最擅長的部分進行開發) 停留在評論家這個角色是行不通的,就算下雨機率是50%,能夠說出,出門請記得帶把傘的人,才是真正的參謀。 不要依賴公司名號生存,要用自己的名號在這個世界上暢行無阻。 不要總是在別人都還沒明確看出失敗之
Thumbnail
創業不能不講究策略,而不懂得放棄,就是不懂得策略的精義。(挑選出自己最擅長的部分進行開發) 停留在評論家這個角色是行不通的,就算下雨機率是50%,能夠說出,出門請記得帶把傘的人,才是真正的參謀。 不要依賴公司名號生存,要用自己的名號在這個世界上暢行無阻。 不要總是在別人都還沒明確看出失敗之
Thumbnail
今天來和讀者談談人生夢想 夢想有很多,有些人想開好車、想住好房、想體會更多的人事物 也有些人就是希望平平安安順順過一生 但計畫是否趕得上變化,又或者一但發生變化還能不能維持計畫 做好對的規劃才能讓我們朝著人生目標邁進!
Thumbnail
今天來和讀者談談人生夢想 夢想有很多,有些人想開好車、想住好房、想體會更多的人事物 也有些人就是希望平平安安順順過一生 但計畫是否趕得上變化,又或者一但發生變化還能不能維持計畫 做好對的規劃才能讓我們朝著人生目標邁進!
Thumbnail
目標和計畫都很明確,卻依然有所猶豫...這應該是每個人在職涯過程中都會遇到的困境。找個人聊聊吧!有時,答案就在我們自己心中。
Thumbnail
目標和計畫都很明確,卻依然有所猶豫...這應該是每個人在職涯過程中都會遇到的困境。找個人聊聊吧!有時,答案就在我們自己心中。
Thumbnail
如何做好職涯計畫?你的職涯計畫做的對嗎?不用擔心。這篇文章靈感來自《第一次工作就該懂》,希望將幫助你重新審視你的職涯計劃,找出問題所在。不管你是剛入職場還是職場老鳥,這些練習讓你能更清晰地認識自己,並且設計出更彈性的職涯路徑。
Thumbnail
如何做好職涯計畫?你的職涯計畫做的對嗎?不用擔心。這篇文章靈感來自《第一次工作就該懂》,希望將幫助你重新審視你的職涯計劃,找出問題所在。不管你是剛入職場還是職場老鳥,這些練習讓你能更清晰地認識自己,並且設計出更彈性的職涯路徑。
Thumbnail
人生總是面臨很多需要決策的時刻。 要不要投資這個股票? 升遷後薪水更多,但是與伴侶身處異地,要不要去呢? 到底如何才能做出好決策呢?
Thumbnail
人生總是面臨很多需要決策的時刻。 要不要投資這個股票? 升遷後薪水更多,但是與伴侶身處異地,要不要去呢? 到底如何才能做出好決策呢?
Thumbnail
開店,對許多人而言,是一場充滿夢想與挑戰的旅程。 然而,當你開始迷茫,或者生意陷入低谷時,該如何走出困境,找到成功的方向呢? 透過三個步驟,你也能夠打造出專屬你的成功事業!
Thumbnail
開店,對許多人而言,是一場充滿夢想與挑戰的旅程。 然而,當你開始迷茫,或者生意陷入低谷時,該如何走出困境,找到成功的方向呢? 透過三個步驟,你也能夠打造出專屬你的成功事業!
Thumbnail
就像是我們累積了經驗和能力後,若沒有嘗試去跳躍一次,我們無法知道自己與目標究竟還有多少差距?自己的極限在哪裡? 但這些必須去行動後,才能有所體會,才能夠做出調整,若我們只站在原地因恐懼和擔憂而苦惱,那我們永遠無法抵達自己的目標。
Thumbnail
就像是我們累積了經驗和能力後,若沒有嘗試去跳躍一次,我們無法知道自己與目標究竟還有多少差距?自己的極限在哪裡? 但這些必須去行動後,才能有所體會,才能夠做出調整,若我們只站在原地因恐懼和擔憂而苦惱,那我們永遠無法抵達自己的目標。
Thumbnail
從小社會教育我們在做事之前,要三思而後行,懂得未雨綢繆才能走向成功, 我們習慣要開始做計劃、行動目標時,帶著一些焦慮或擔憂, 讓自己把最壞的結果都想完之後,才一步一步往前行。 從現在起,慢慢練習放下恐懼、擔心、害怕, 允許自己在未知中前進,接納自己擁有這些情緒,但不帶批判或自責,
Thumbnail
從小社會教育我們在做事之前,要三思而後行,懂得未雨綢繆才能走向成功, 我們習慣要開始做計劃、行動目標時,帶著一些焦慮或擔憂, 讓自己把最壞的結果都想完之後,才一步一步往前行。 從現在起,慢慢練習放下恐懼、擔心、害怕, 允許自己在未知中前進,接納自己擁有這些情緒,但不帶批判或自責,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