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柿內尚文
出版社:平安文化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除了內容中對時間用的法則,就是書第一章的標題「人生的時間就像沙漏」。時間就像細沙一點一點流走。要如何把時間活待有價值,生活充滿幸福感的法就是這本書的核心內容。時間的4大種類
- 幸福的時間
- 投資的時間
- 角色的時間
- 浪費的時間
幸福的時間在於會令你有幸福的時間在於會令你有 ➀滿足感 ➁充實感 ➂達成感 ➃快感 ➄平靜感 的時間;投資的時間不是金錢的投資而是對於自己未來所投入的時間。角色的時間我會理解成以不同角色為別人而過的時間,作為員工為老闆工作、作為照顧者處理家中大小事、作為父母要令子女健康快樂等,都是角色的時間的一種也是最容易令人覺得很忙和時間不夠用的部分。最後就連無所事事讓自己休息都不是,而是那種「甚麼也没怎麼做到但又覺待好忙好累的時間」。
而全書的理論基礎建立於此,透過組合上面的分類來過變你對時間的運用。人生會因為你對時間的思考和使用方式而有很大的改變。配合改變面對現實事件的心態,收到提升時間價值的效果。
人生是「時間的累積」
縞輯自己的生活和生活環境很多生活學作家都會提及的體材,我先前有提過的《人生不能照單全收,買東西也是》,或生活整理書單中都有提及。在這本書中作為編輯的柿內尚文也很推薦以生活納輯術的概念。
提高自己所擁有的時間價值,過著有自己的風格,不會後悔的人生。
而時間價值的重點在於「自己賦予它怎樣的意義」。隨著你賦予意義的方式,也能將「角色的時間」、「投資的時間」、「浪費的時間」轉化成「幸福的時間」。我稍稍整理出下面幾點:
- 為時間給出雙重意義,配合「序幕化」、「終章化」技巧,增加幸福的時間
- 以觀察力和對時間的感受力找出生活中零碎的幸福瞬間
- 面對選擇要盡量堅守自己對時間運用的原則,作出不後悔的選擇
- 在壞事面前保持正向心態,擁抱生中的意外來保護幸福的時間
- 不要一心多用,專注面前的每一秒並從中找出意義,讓「角色的時間」成為「投資的時間」甚至是「幸福的時間」。
- 為生活作記錄。不只是拍照還要在感受消逝前以紙筆寫下,按《OUTPUT》這樣可以加強記憶讓幸福感延長
- 把每天的生活當成白紙,描繪出想要的一天同時不讓思想僵化
- 以記錄到編輯生活,日程用來安排時間以詳成侍月每年甚至是人生目標。而每日的時間記錄可以清晰展示一天中的時間用和流逝,能夠協助每日對生活作出反思。
「序幕化」、「終章化」
把痛苦的事作為幸福時刻的序幕,既能提升完成動力也能提升幸福時刻帶來的感覺。而每日終結就有如故事的一章完結,可以對生活進行反思並以日記對生活進行編輯。自己每天都可以在成長節奏和幸福感中醒來。
以日程創造未來
在日程中明確定出終點(目標),將它落實在行程表中,再從它來反推回去,對必要的預定項目詳細進行行程安排。同時還要在當中定出必需休息和留白的時間,讓自己休整的時間不被侵佔。這些方法在《也許你該跟未來學家談談:一堂前所未見的人生規畫課》和成功人士的日程分享Podcast中都有提及。我本身也是用日程來安排自己完成「想做的事」保護自己時間的人,很推薦大家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