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五十多歲的朋友最近換了新工作。她說,剛進公司時很震驚,因為帶她的主管竟然比她小了將近二十歲。這位主管雖然能力強,但說話直接、不太溝通,讓她常常感到尷尬、不知所措。
她問我:「是不是我真的老了?以前我也帶過人,現在卻要被一個年輕人教,我是不是不適合這份工作?」
我完全理解她的心情。當我們在人生的某個階段重新進入職場,面對的是快速變動、世代交替的現實,許多職場角色也不再如過去熟悉。當主管不再是年資最深的人,而是年輕有衝勁的「新世代領導者」,我們要怎麼適應這段關係呢?以下分享五個實用的心態調整方向,讓你能更自在地與年輕主管共事:
一、重新定義「資深」與「主管」的角色
年紀比較大,代表你擁有更多的人生與職場經驗;而年輕主管能晉升,可能是因為他的專業能力或公司需求。這兩者並不衝突。你是團隊中的資深夥伴,協助完成任務;他是負責組織協調的角色。兩人角色不同,但都是合作關係的一環。
二、從「被教導」轉為「彼此協作」
年輕主管的溝通方式也許較快、較直接,不太有耐性教細節。與其等著被一步步教,不如主動說明自己的學習方式。你可以說:「如果有書面重點我會更快掌握。」或「這個系統我還在熟悉,請給我一點時間,我會盡快跟上。」這不是示弱,而是展現責任感與合作意願。
三、把焦點放在「貢獻」,不是「面子」
覺得不舒服,常常是因為心裡有落差感:「我年紀比他大,卻要聽他指揮。」這種情緒可以理解,但可以換個角度想:你不是在比輸贏,而是在發揮價值。每一份工作都是「團隊合作」,不是「權威競爭」。你的人情經驗與細心,正是團隊不可或缺的力量。
四、學會設立界線,保有自尊
如果主管真的講話不得體,也不需要一味忍耐。你可以用溫和但堅定的語氣回應:「我知道你忙,但這樣說話我會覺得有壓力,我們能不能一起找到更有效的溝通方式?」保持尊重,同時也守護自己的感受,是成熟的表現。
五、把這段關係視為「互相學習」
你不只是「被指導」,也是對方學習的一面鏡子。年輕主管也可能因你的資深而緊張,用距離或強勢來掩飾不安。如果你願意主動釋出善意、給予支持,反而會幫助對方穩定下來,也建立更好的互動。
我知道這條路不容易,但我想說的是
你不是在被「管教」,而是在參與一場合作。你的價值,從來不靠職稱或年齡證明,而是來自你的態度與能力。當你放下比較心,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你會發現不管主管幾歲,你都能在這個職場裡,走出屬於自己的亮眼節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