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執著,找到內心的平靜:弘一法師的智慧人生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弘一法師出家前原本是富商出身,卻在中年選擇放下名利出家修行,過著極為簡樸的生活
他的思想淡泊而深遠,正如書名所說的——人生,其實沒有什麼是放不下的
這本書裡有很多觀念都讓我很受用,也悄悄影響了我看待生活與情緒的方式:

🔹 放下仇恨

我們要學會原諒那些傷害過我們的人,也要學會放下對他們的仇恨
那些傷害已經發生,不肯放下、不願原諒,只會反覆折磨自己的內心
對事情也不會有任何幫助,只會讓心理變得更加沉重

🔹 不說閒話、不管閒事、不操閒心

別人說了什麼,與我們無關
如果把這些話放在心上,變成了自己的煩惱,就是「操閒心」了
與其把力氣花在別人的言語上,不如專注在自己的事,把每一件該做的事做好

🔹 不讓別人的行為左右自己

遇到不禮貌、亂丟垃圾、態度不好的人,我們常會氣憤、抱怨怎麼會有這種人
但如果別人對你好你就開心,對你不好你就難過,那等於讓自己的心情被別人牽著走
真正的修行,是練習穩定自己的情緒,不被外在影響

這本書裡有許多正向、簡單卻很有智慧的話,看完之後也讓我對人生有了不一樣的看法
分享幾句印象特別深刻的話給你們:

✨ 解決報復的方法,不是報復,而是原諒

✨ 別人對他恭敬就高興,對他怠慢就生氣,這是被別人態度所左右的人

✨ 把每一件小事做好,你就會成為一個偉大的人

✨ 幸福不是和別人比較出來的,而是自己感覺出來的

✨ 玫瑰就是玫瑰,蓮花就是蓮花,只要欣賞,不必比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姿姿的心靈花園 spiritual garden
5會員
34內容數
INFJ|高敏感人|情緒小收藏家 🌱 紀錄閱讀時的觸動 ✨ 也記下職場的感受與學習 📖 慢慢寫,慢慢長出自己的節奏 🍂 歡迎來心靈花園散步 🌷
2025/07/26
學習薩提爾的冰山模式,促進有效溝通與自我瞭解。透過七個層次,深入理解行為背後的情緒、觀點、期待與渴望,建立更良好的人際關係。
2025/07/26
學習薩提爾的冰山模式,促進有效溝通與自我瞭解。透過七個層次,深入理解行為背後的情緒、觀點、期待與渴望,建立更良好的人際關係。
2025/07/23
一位青少年對世界的厭世與叛逆,在離家出走後,透過與不同人的互動,展現他內心的掙扎與善良。最終,妹妹成為了他生命中的「麥田捕手」。
2025/07/23
一位青少年對世界的厭世與叛逆,在離家出走後,透過與不同人的互動,展現他內心的掙扎與善良。最終,妹妹成為了他生命中的「麥田捕手」。
2025/07/15
高敏感者容易因外在刺激而情緒波動,學習鈍感力能提升生活品質。本文提供練習鈍感力的方法,包含情緒管理、人際關係處理及感官調整,幫助高敏感者溫柔與自己相處,降低情緒消耗,活得更自在。
Thumbnail
2025/07/15
高敏感者容易因外在刺激而情緒波動,學習鈍感力能提升生活品質。本文提供練習鈍感力的方法,包含情緒管理、人際關係處理及感官調整,幫助高敏感者溫柔與自己相處,降低情緒消耗,活得更自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作者通過旅行和誦讀《金剛經》領悟出的人生智慧和體悟,透過比喻和真實的故事,分享了對於不執著、慈悲包容的見解和體會。書籍中融入了佛教智慧,提供了一個柔軟且超越善惡,拋開執著的生活哲學。
Thumbnail
作者通過旅行和誦讀《金剛經》領悟出的人生智慧和體悟,透過比喻和真實的故事,分享了對於不執著、慈悲包容的見解和體會。書籍中融入了佛教智慧,提供了一個柔軟且超越善惡,拋開執著的生活哲學。
Thumbnail
世俗的執著,要越輕越好!世俗的執著有,還是會「帶業」往生;如果太重,重到往生淨土的意願,已經不想往生了。有的人希求淨土,有人是希求穢土。 有的人修著,都沒有修「出離心」,結果發現其實自己的心都在五濁惡世。蓮花生大士開示:「如果你只追求自身的幸福和安樂,你將與無上佛道無緣。」
Thumbnail
世俗的執著,要越輕越好!世俗的執著有,還是會「帶業」往生;如果太重,重到往生淨土的意願,已經不想往生了。有的人希求淨土,有人是希求穢土。 有的人修著,都沒有修「出離心」,結果發現其實自己的心都在五濁惡世。蓮花生大士開示:「如果你只追求自身的幸福和安樂,你將與無上佛道無緣。」
Thumbnail
放生善行,無論在哪一個國家,如果國家的政令是提倡,更要好好去做,把放生變成一生中重要的傳統。一個修行人,少不了「放生」。不用很高深修行境界的人,都可以用「放生」來利益有情,救度我們的家人。家裡很多人都不信佛法,甚至還在無明造作諸種惡業。有的時候,讀了佛經因果業報的道理
Thumbnail
放生善行,無論在哪一個國家,如果國家的政令是提倡,更要好好去做,把放生變成一生中重要的傳統。一個修行人,少不了「放生」。不用很高深修行境界的人,都可以用「放生」來利益有情,救度我們的家人。家裡很多人都不信佛法,甚至還在無明造作諸種惡業。有的時候,讀了佛經因果業報的道理
Thumbnail
智諭法師:【什麼是念佛中的聞而不聞】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謂心平,就是心清淨,心清淨,就是心無所住,樂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苦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大家要注意到。  樂的時候,要不忘一個「捨」字;苦的時候,要不忘記一個「忍」字。苦樂是平常的事,凡聖都要遭受到的。不要說是凡夫,
Thumbnail
智諭法師:【什麼是念佛中的聞而不聞】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謂心平,就是心清淨,心清淨,就是心無所住,樂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苦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大家要注意到。  樂的時候,要不忘一個「捨」字;苦的時候,要不忘記一個「忍」字。苦樂是平常的事,凡聖都要遭受到的。不要說是凡夫,
Thumbnail
人以無貪最為富有,人到無求最為高貴, 人若無瞋最為自在,人能無痴最為清明。
Thumbnail
人以無貪最為富有,人到無求最為高貴, 人若無瞋最為自在,人能無痴最為清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