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對方難搞,是你沒用這招「引導式讓步法」

談判談不動,不代表對方太強勢,而是你用錯策略。

本文揭示破解談判僵局的心理關鍵,引導式讓步法,

教你用語言框架與心理引導,讓對方自己鬆動立場,重啟談判對話。


僵局不是結束,是策略轉換的入口

「對方怎麼那麼硬?一句都不讓。」

「每次開條件,他就回一句『不可能』。」

「我們講了半天,還是在原地打轉……」

你是否在談判中也碰過這樣的場景?

雙方立場都很明確,但誰也不願先讓步。你試著強調自己的立場,

但每講一句話,對方回得更冷、更硬,氣氛越來越緊繃。

📌事實是:你不是碰上難搞對手,而是用錯了談判策略。

真正讓談判前進的,從來不是「堅持己見」,而是讓對方「願意鬆動」。


這就需要一套關鍵技術:引導式讓步法

今天這篇文章,帶你從心理學與談判實務角度,

拆解為什麼對方「說不」的背後,其實是「還沒被引導到對的心理位置」。


✅ 僵局其實不是立場問題,而是「心理防衛還沒解除」

👉 為什麼談判會卡住?

不是因為對方多強硬,而是他感覺:

  • 一讓步就輸了
  • 接受就是被你操控
  • 同意你的條件,等於放棄自己的價值

📌這背後是心理學中的「認知不協調機制」:

當對方覺得自己的形象、信念或主導權被威脅時,他會選擇死守立場。

你越推,他越反彈。

所以,談判真正要處理的,不是條件,而是對方的心理防禦。


✅ 解法不是說服,而是「引導」對方自己願意讓步

👉 引導式讓步法的核心邏輯是:

你不直接要求對方妥協,而是設計一種讓他「主動提條件」的場景。

這樣做有三個好處:

  1. 降低防衛心:對方覺得自己還在掌控局勢
  2. 保有面子:讓步是自己決定,不是被說服
  3. 產生參與感:人會對自己提出的方案更願意執行

📌換句話說,你不是說「我希望你讓我這個條件」,

而是問:「你覺得怎樣的方式會讓我們都能往前走?」


✅ 三步驟啟動引導式讓步法

1️⃣ 設立「雙方共同困境」框架

直接開條件很容易變成對立,但如果你先創造一個「共同的痛點」,

就能讓對方卸下部分敵意,進入共同解題模式。

✅ 說法範例:

  • 「我們現在卡在一點:雙方都希望更快達成共識,但條件彼此難以調整。」
  • 「我理解你要守住這個底線,但我們也遇到實際困難,卡住其實雙方都不好前進。」

這時不是講解條件,是「定義困境」,建立對話起點。


2️⃣ 提出「選項 vs 單一條件」來觸發主動選擇

人討厭被逼選擇,但喜歡自己主動選擇。

如果你只說:「你可不可以降價?」=對方很容易直接說不。

但你換成:「你覺得我們能調整付款方式?或改成分段方案,哪一種對你比較可行?」

📌這就是「選項引導原則」:給選擇,而不是給壓力。

心理學家 Cialdini 在《影響力》中指出:人更容易接受「被建構的選擇」,因為它保留了自主性。


3️⃣ 誘導對方說出「最低願意讓步點」,而非你先開底線

很多談判者一緊張,就先報出自己底線,導致對方順勢壓到底。

高階談判者會反過來:

  • 「你看起來對這個條件有些顧慮,你認為怎樣才會比較有空間?」
  • 「如果真的這兩點沒辦法改,有沒有其他你能接受的小幅調整?」

📌這樣能讓對方「從拒絕跳脫,開始思考可行解方」。

同時,也讓你收集到更多「對方心理地圖」的重要資訊。


「在僵局中,最有力的談判不是壓倒對方,而是讓對方覺得自己在引導改變。」

— William Ury,《Getting to Yes》作者



🙋‍♂️ FAQ 常見問題

Q:如果對方完全不講話,怎麼打破沉默?

A:先拋出共同困境,並主動提供選項式提問。例如:「我知道這部分很卡,我拋幾個方向,看看你哪個覺得能談。」

Q:會不會我先讓步,反而讓對方更得寸進尺?

A:引導式讓步不是你讓,而是讓對方主動給條件。主動讓步與被動被削弱,是完全不同的戰術邏輯。

Q:我談判時容易緊張,怎麼練這套方法?

A:先把三個步驟寫成模板,每次談判前練習模擬對話,熟悉語言架構後會更自然。也可從非關鍵場景開始練習。


📽️ 想看我用實戰案例示範引導式讓步法?

👉「來這裡看我3段實境模擬對話 → 影片連結


談判不順,不代表你不夠強勢,

而是你還沒把焦點從「說服」轉向「引導」。

今天起,請練習這三件事:

  1. 把條件換成「共同困境」來建立連結
  2. 把要求換成「選項提問」來引發對方思考
  3. 把堅持換成「誘導發言」來打開對方空間

💡談判不是硬碰硬,而是心理上的「空間設計」。

你不是要逼退對方,而是讓對方走進你設計好的出口。


© 版權宣告

© 本文著作權屬 Jack 的升級修練室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 更多內容請訂閱頻道:【Jack 的升級修練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ack的升級修練室
2.1K會員
158內容數
升級不是天分,是方法。 在Jack的升級修練室,我用心理學、情緒管理、溝通術與高效思維工具,陪你一起破解卡關、打破內耗、重拾節奏與自信。 這裡分享最實用的成長法則,讓每一次閱讀,成為你升級人生的關鍵練習。 讓成長,不再是空談,而是可以被具體練習、實際改變的日常。
Jack的升級修練室的其他內容
2025/08/13
真正高效的談判,第一步其實是解除對方的心理防禦。 本文從心理學角度說明「防禦機制」的成因, 並提供三個具體策略:調整語氣、給出選擇感、先理解對方。 當對方感受到信任、安全、被理解,談判才能真正深入,溝通才可能有成果。 別再一開口就硬碰硬,真正的高手,是先讓人想聽你說完。
Thumbnail
2025/08/13
真正高效的談判,第一步其實是解除對方的心理防禦。 本文從心理學角度說明「防禦機制」的成因, 並提供三個具體策略:調整語氣、給出選擇感、先理解對方。 當對方感受到信任、安全、被理解,談判才能真正深入,溝通才可能有成果。 別再一開口就硬碰硬,真正的高手,是先讓人想聽你說完。
Thumbnail
2025/07/25
許多人在談判中處於劣勢,其實不是因為說得不夠好,而是早在開場時就掉進對方的心理框架。 本文從心理學角度出發,解析三大談判陷阱:框架效應、沉沒成本效應與雙選誘導。 透過具體例子與實戰應對策略,幫助重掌談判主導權,做出更聰明、更有力的回應。 懂得這三招,你將不再被話術控制,而是用心理戰術扭轉局勢。
Thumbnail
2025/07/25
許多人在談判中處於劣勢,其實不是因為說得不夠好,而是早在開場時就掉進對方的心理框架。 本文從心理學角度出發,解析三大談判陷阱:框架效應、沉沒成本效應與雙選誘導。 透過具體例子與實戰應對策略,幫助重掌談判主導權,做出更聰明、更有力的回應。 懂得這三招,你將不再被話術控制,而是用心理戰術扭轉局勢。
Thumbnail
2025/07/22
本篇全面拆解「談判布局策略」,強調談判不是現場對決,而是事前準備、心理設計與節奏引導的成果。 文章從四大層面切入,提供具體話術、策略框架與實戰範例。 幫助讀者建立從「資料搜集→框架預設→對話引導→條件成交」的一套完整談判佈局心法,提升在高壓談判場景中的主導力與成功率。
Thumbnail
2025/07/22
本篇全面拆解「談判布局策略」,強調談判不是現場對決,而是事前準備、心理設計與節奏引導的成果。 文章從四大層面切入,提供具體話術、策略框架與實戰範例。 幫助讀者建立從「資料搜集→框架預設→對話引導→條件成交」的一套完整談判佈局心法,提升在高壓談判場景中的主導力與成功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在談判中的自我價值感和性別標籤對於談判者的影響。同時提出瞭如何擺脫自我懷疑,提高自信,以及建立更有價值的互動和溝通。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在談判中的自我價值感和性別標籤對於談判者的影響。同時提出瞭如何擺脫自我懷疑,提高自信,以及建立更有價值的互動和溝通。
Thumbnail
是不是覺得自己原本沒這個意思,怎麽講著講著對方就翻臉了?“ 所謂”説者無心,聽者有意”,溝通一直是人生必修課之一。 《非暴力溝通》點出了平常我們可能沒察覺到卻不經意傷害對方的用詞,用句,甚至可能造成聽者誤會原意,怒氣衝天,感覺受到强力批判而導致疏離。 使用善意的語言進行溝通就是非暴力溝通
Thumbnail
是不是覺得自己原本沒這個意思,怎麽講著講著對方就翻臉了?“ 所謂”説者無心,聽者有意”,溝通一直是人生必修課之一。 《非暴力溝通》點出了平常我們可能沒察覺到卻不經意傷害對方的用詞,用句,甚至可能造成聽者誤會原意,怒氣衝天,感覺受到强力批判而導致疏離。 使用善意的語言進行溝通就是非暴力溝通
Thumbnail
深入探討《心理摩擦力》一書,揭示心理障礙並提供解決方案,包括克服心理摩擦力、創造支持性的環境,以及保持一致性和責任感。
Thumbnail
深入探討《心理摩擦力》一書,揭示心理障礙並提供解決方案,包括克服心理摩擦力、創造支持性的環境,以及保持一致性和責任感。
Thumbnail
想要拒絕,又怕得罪對方?但若答應了,自己卻覺得委屈?被不當的對待,卻因害怕與對方發生衝突,而忍氣吞聲?這樣兩難的處境,你也有過嗎? 學會《零內耗溝通術》,讓我們從此不再害怕衝突,也不必忍到內傷。面對難以溝通的人,再也不心累! 《零內耗溝通術》這本書的英文名是「Talking on Egg
Thumbnail
想要拒絕,又怕得罪對方?但若答應了,自己卻覺得委屈?被不當的對待,卻因害怕與對方發生衝突,而忍氣吞聲?這樣兩難的處境,你也有過嗎? 學會《零內耗溝通術》,讓我們從此不再害怕衝突,也不必忍到內傷。面對難以溝通的人,再也不心累! 《零內耗溝通術》這本書的英文名是「Talking on Egg
Thumbnail
或許會有人覺得自己嘴笨不會吵架,那可能是因為在吵架時總容易被對方帶進溝裡著急自證,一旦被對方佔據話題主動權當然會落於下風。其實最好的防守是攻擊,吵架最重要的是緊抓重點直擊對方要害,意志堅定反覆提及,不要跟著對方思路走,不轉移戰場和話題,不要被帶偏自證。
Thumbnail
或許會有人覺得自己嘴笨不會吵架,那可能是因為在吵架時總容易被對方帶進溝裡著急自證,一旦被對方佔據話題主動權當然會落於下風。其實最好的防守是攻擊,吵架最重要的是緊抓重點直擊對方要害,意志堅定反覆提及,不要跟著對方思路走,不轉移戰場和話題,不要被帶偏自證。
Thumbnail
動機式晤談 概念、觀點、運用的相關理論
Thumbnail
動機式晤談 概念、觀點、運用的相關理論
Thumbnail
      你有遇過這種情況嗎,當你與對方溝通時,不管你說了甚麼,對方都聽不進去,還會一直反駁你,而對方反駁點在你聽來,都是一些荒謬難以置信的事,甚至會認為對方是在故意找碴。
Thumbnail
      你有遇過這種情況嗎,當你與對方溝通時,不管你說了甚麼,對方都聽不進去,還會一直反駁你,而對方反駁點在你聽來,都是一些荒謬難以置信的事,甚至會認為對方是在故意找碴。
Thumbnail
得有兩個人,才能把彼此的關係搞得一團糟;但單憑一個人的力量,就可以扭轉關係的僵局。 如果你無法與對方達成協議,那麼,「談判協議最佳替代方案」就是最好的行動方案,這會是你最大的力量來源,無條件照顧自己最深的需求。 當我們愈仰賴別人來滿足自己的需求,對方對我們的掌控就會更強。 進入深層的恐懼,
Thumbnail
得有兩個人,才能把彼此的關係搞得一團糟;但單憑一個人的力量,就可以扭轉關係的僵局。 如果你無法與對方達成協議,那麼,「談判協議最佳替代方案」就是最好的行動方案,這會是你最大的力量來源,無條件照顧自己最深的需求。 當我們愈仰賴別人來滿足自己的需求,對方對我們的掌控就會更強。 進入深層的恐懼,
Thumbnail
當你要求別人「千萬不要怎麼做。。。」通常很難成功,反而會導致更多人想拚命跟你唱反調! 為什麼呢? 因為人們喜歡自由與自主權,不喜歡受人擺佈。傳統的要求別人照我的想法進行的方法包括哄騙、說服、鼓勵、推、再推、更用力推,但這些老套路,基本很難改變一個人!
Thumbnail
當你要求別人「千萬不要怎麼做。。。」通常很難成功,反而會導致更多人想拚命跟你唱反調! 為什麼呢? 因為人們喜歡自由與自主權,不喜歡受人擺佈。傳統的要求別人照我的想法進行的方法包括哄騙、說服、鼓勵、推、再推、更用力推,但這些老套路,基本很難改變一個人!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肯定存在著歧異,但造成人際關係的紛爭多半是「表達方式」出了問題,雖說我們時常說「說者無意、聽者有心」,但有沒有可能盡量在表達的時候避免他人誤解或感到不舒服呢? 《換個方式說,壞事也能變好事》這本書便直指「表達技巧」中最重要的是顧慮對方的感受。無論是拒絕、建議、提問或是讚美,其實都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肯定存在著歧異,但造成人際關係的紛爭多半是「表達方式」出了問題,雖說我們時常說「說者無意、聽者有心」,但有沒有可能盡量在表達的時候避免他人誤解或感到不舒服呢? 《換個方式說,壞事也能變好事》這本書便直指「表達技巧」中最重要的是顧慮對方的感受。無論是拒絕、建議、提問或是讚美,其實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