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總覺得自己在談判中「說不贏對方」?
問題不在話術,而在你早就被對方的心理戰略操控。
本篇揭示3種高效談判心理策略,幫你重新奪回主導權!「每次談判,我都講到口乾舌燥,結果還是照對方的條件走……」
你是不是也有這種經驗?
談判中你明明努力表達、清楚列點,卻發現最後的結論跟你要的完全不同。
不是你表現不好,而是你從一開始就被「心理框架」套住了。
談判不是說贏對方,而是要看誰先定義了遊戲規則。
這篇文章將帶你拆解三個最常見的心理陷阱,幫你學會真正掌握談判的心理主導權。
✅ 一、框架先行:誰定義問題,誰就掌控談判
談判最關鍵的不是你講什麼,而是「對方怎麼看你講的內容」。
這是心理學中的框架效應(Framing Effect):人們會根據「問題的呈現方式」而做出不同的反應。
👉 例子:
- 對方說:「你開的價錢太高了。」
- 真正的心理操作是:「我要你覺得自己開價不合理,進而退讓。」
此時,若你急著辯解,就等於承認了對方的框架:你不合理、你要讓步。
✅ 高手做法:
- 「你覺得太高,是跟哪個參考基準比呢?」
- 「這個價格是根據我們合作方案中能創造的價值而來,不是單一數字。」
🧠 記住:先問問題的人,掌握談判主導權;先設框架的人,控制整場談判。
✅ 二、沉沒成本陷阱:情緒越投入,理性越容易被操控
在談判中,有一種看不見的操控技巧,就是讓你「捨不得放棄」。
這是經典的沉沒成本效應(Sunk Cost Fallacy):我們越是在一件事上投入時間、情感或資源,就越不願意中途喊停。
👉 對手可能會這樣說:
- 「我們都談這麼久了,你應該願意多讓一點吧?」
- 「你之前也答應過要配合這個方向,怎麼現在又變了?」
這些話表面看似溝通,其實是利用你的「前一刻付出」來壓迫你現在讓步。
✅ 高手做法:
- 把每一輪談判視為獨立事件
- 檢視:現在這個決定,對我是否還有正向價值?
你要學會切斷「過去的成本」對你的心理勒索,否則你不是被說服,而是被自己的執念困住。
✅ 三、虛假選項技術:讓你以為自己有選擇,其實早被操控
你是否有過這種經驗:
對方說:「你要選方案A還是方案B?」
你思考良久,選了一個,但後來才發現,兩個都不是真正你想要的方向。
這就是「雙選陷阱(False Choice)」,在談判中非常常見。
這種技巧的目的是讓你以為自己有掌控權,其實早被預設導向。
✅ 高手做法:
- 回答:「我想先確認,A跟B是唯一選擇嗎?」
- 或反問:「如果有C選項,對雙方有沒有更好?」
掌握提問的力量,是破解心理控制的第一步。
「決定你會接受什麼樣結果的,不是條件,而是你一開始接受了誰的框架。」
— Daniel Kahneman, 行為經濟學之父
🙋♂️ FAQ 常見問題
Q:我說話不夠犀利,是不是就很難贏得談判?
A:談判不是比嘴巴利,而是比誰能掌握心理節奏。先設框架、掌握問題主導權,才是關鍵。
Q:如何避免掉入沉沒成本的情緒陷阱?
A:每次談判前自問:「這個決定是為了未來,還是為了不浪費過去?」只要答案是後者,就該警覺。
Q:雙選陷阱太常出現,有什麼標準反應?
A:可以先說:「這兩個選項我理解了,但我有其他想法想一起討論。」讓選擇權重新回到你手上。
談判不是場「比誰話多」的戰爭,而是「誰先動了對方大腦」的心理博弈。
只要你懂得破解框架效應、沉沒成本陷阱、雙選誘導,就能在談判中真正掌握主導權,而不是被牽著走。
📌 想練習更多心理談判技巧?
訂閱【Jack 的升級修練室】,我每週會分享一個談判心理戰小策略,讓你從職場到人生都不再吃虧!
📚 延伸閱讀推薦
👉 你一直卡住,其實是掉進了「潛意識陷阱」:心理駭客教你如何破解自我設限,找回行動自由!
📽️ 想看我親自解析一場「心理框架型談判」的範例嗎?
👉 點這裡看完整影片 →【Jack 的升級修練室】
© 版權宣告
© 本文著作權屬 Jack 的升級修練室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 更多內容請訂閱頻道:【Jack 的升級修練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