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到天荒地老也不會好?肩頸痠痛的終極破解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附上你從沒聽過的實證研究)

你是不是也有這種肩頸痠痛的經驗──

每天早上起床像是被五歲小孩用腳當枕頭踩了一晚;電療做到認識診所阿姨、針灸扎到懷疑人生,按摩時還被說「你這是氣結」…… 痠、緊、卡,就像你對人生的情緒投射在肩頸上。 吃藥有用三天、拉脖子有效三秒,一到晚上照樣痛到懷疑人生。

如果你點頭點到脖子更痠,那恭喜你進入了文明病的VIP會員俱樂部──「慢性肩頸痠痛」的資深代表。

不過別擔心,這次我們不談按摩、不談電療,我們要來談談科學實證與身體底層結構的真正解法。



第一關:請放下對「按摩」的執念 🙇‍♂️

請相信我──你不是按得不夠,而是按錯對象。

根據一篇2022年刊登在《Scientific Reports》的隨機對照試驗,針對60位有前傾頭姿與慢性頸痛(NSCNP)的人進行8週訓練,結果顯示:單純徒手治療效果有限,若結合呼吸訓練,才能在頸部肌肉活動、姿勢與呼吸模式上產生更顯著改變

研究中指出,肩頸痠痛者常伴隨胸椎僵硬、呼吸代償(如過度用到胸鎖乳突肌與斜角肌),而這些恰好都不是按摩能解決的。

所以請放心──我們今天不會叫你「靠牆縮下巴」。


我們要做的,是打掉重練。



第二關:胸椎,這位你從來沒注意的始作俑者

你以為痠痛在脖子,但其實問題可能從胸椎開始。

當胸椎卡死、塌陷或過度後彎時,為了維持平衡,你的頭就會自動往前探,頸椎角度改變、肌肉拉扯不對等,結果就是:痠!卡!硬!

📚 根據Rezaee Dareh-deh等人的實驗,胸椎伸展與旋轉的改善,能顯著改善前傾頭角度(由46.5°提升至52.8°,P = 0.01)與頸部疼痛(VAS改善62.4%)

推薦動作:

  • 胸椎旋轉:四足跪姿,手肘貼耳向上轉,讓胸椎像打開書本一樣「翻開」。
  • 胸椎伸展:泡棉滾筒躺背或手撐椅背下壓法,讓胸腔抬頭挺胸。

練個兩週,你會驚訝你的呼吸變順了,連脖子也開始輕鬆起來。


第三關:呼吸?對,就是你沒想到的那口氣

別懷疑,不會呼吸的人,脖子永遠痠。

長期肩頸痠痛者常出現「輔助性呼吸代償」,也就是用到不該出力的肌肉(例如胸鎖乳突肌、上斜方肌),導致肌肉超時工作、痠痛不止。

📚 上述RCT研究中,呼吸訓練(如腹式呼吸與氣球呼吸)能有效提升橫膈膜肌活性(提升28.2%)並降低斜角肌與SCM活性(分別下降45.6%、36.3%)

練法簡介:

  • Hi-Lo呼吸訓練:手放在胸與腹,練習吸氣時腹部鼓起、肩膀不動。
  • 氣球呼吸法:仰躺,雙腳頂牆、膝蓋90度,腹部夾球,嘴含氣球慢慢吹氣,感受內收與下腹參與。

若你練對了,一週內會發現呼吸變深、脖子不緊、連聲音都變得溫柔。


第四關:肩胛穩定,是脖子的最佳靠山

肩胛骨動作不穩,是造成肩頸代償的最常見原因之一。

我們常看到肩頸緊的人「聳肩」、「轉頭卡卡」、「提手時肩膀先縮起來」──這些都是肩胛骨沒有在該有的位置工作。

📚 Rezaee的研究也指出,透過熊撐與熊爬訓練可有效強化下斜方肌與前鋸肌,降低上斜方肌活性(下降60.3%),讓你的脖子不再靠「提肩胛肌」硬撐日常。

推薦訓練:

  • 熊撐 Bear Hover:四足跪姿抬膝,撐穩不晃,肩胛穩定貼背。
  • 熊爬 Bear Crawl:從熊撐開始前後爬行,動作慢但控制感強。

這些練習能讓你重新建立「正確用肩、不用脖子」的模式,最終讓痠痛大幅下降。


結語:不是你沒得救,是你沒練對方向

許多人肩頸痠痛多年,但從未練過胸椎、呼吸或肩胛。

他們不是真的病入膏肓,只是一直走錯方向。

本篇文章分享的方式,其實早在科學上被驗證有效:

📍改善姿勢(FHP改善13.5%,P=0.01)

📍減少肌肉過度代償(上斜方肌、SCM、斜角肌活性皆下降30%以上)

📍強化呼吸模式與橫膈肌參與(呼吸平衡提升37.5%,氣息更深不憋)

【資料來源:Scientific Reports, 2022, Rezaee et al.】


所以,不要再等那個神手按摩師了,也別再把希望寄託在熱敷貼布上。

你需要的,是一套能讓身體回到正常運作邏輯的練習系統。


痠痛不是宿命,選擇對的方法,你也能從「枕邊恨」變成「脖頸自由」的輕鬆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ZW LIU的沙龍
3會員
24內容數
這裡是由物理治療師經營的健康沙龍,一個專屬於運動愛好者、痠痛困擾者與術後復健者的知識基地。我用淺白的語言談專業,從運動傷害預防、術後照護到日常保健,分享最實用的觀點與真實的臨床經驗。讓你更理解身體,也更安心地照顧它。健康,從認識自己開始。
ZW LI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26
✦ 每個人都痛過,但我們懂它嗎? 如果你今天醒來,腰還是隱隱作痛,你可能會想:是不是昨天睡姿不好?還是椎間盤又發作了?我們總是習慣用「結構」解釋痛,仿佛只要找出哪裡壞了,就能解決問題。
Thumbnail
2025/07/26
✦ 每個人都痛過,但我們懂它嗎? 如果你今天醒來,腰還是隱隱作痛,你可能會想:是不是昨天睡姿不好?還是椎間盤又發作了?我們總是習慣用「結構」解釋痛,仿佛只要找出哪裡壞了,就能解決問題。
Thumbnail
2025/07/26
✦ 疼痛,曾是我們無需懷疑的事 「你現在有多痛?從0到10分打分。」 這是醫療院所中最常見的對話之一。我們理所當然地以為「痛」是直接、客觀、可量化的東西。跌倒流血了會痛、燙到手會痛,組織受傷→神經傳遞→大腦處理→感到疼痛,這個流程像極了按下門鈴後,裡頭的鈴響自然地響起。
2025/07/26
✦ 疼痛,曾是我們無需懷疑的事 「你現在有多痛?從0到10分打分。」 這是醫療院所中最常見的對話之一。我們理所當然地以為「痛」是直接、客觀、可量化的東西。跌倒流血了會痛、燙到手會痛,組織受傷→神經傳遞→大腦處理→感到疼痛,這個流程像極了按下門鈴後,裡頭的鈴響自然地響起。
2025/07/26
🏃‍♂️ 運動員的日常,是一場與疼痛的拉鋸戰。 每一次衝刺、每一下落地,每一聲肌肉發出的細語,都是身體與意志的對話。當疼痛成為訓練後的常態,NSAIDs(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自然走入運動員的生活,如同訓練後的乳清、比賽前的例行檢查一樣習以為常。它們來得方便,止痛迅速,甚至彷彿讓人可以忘卻不適。
2025/07/26
🏃‍♂️ 運動員的日常,是一場與疼痛的拉鋸戰。 每一次衝刺、每一下落地,每一聲肌肉發出的細語,都是身體與意志的對話。當疼痛成為訓練後的常態,NSAIDs(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自然走入運動員的生活,如同訓練後的乳清、比賽前的例行檢查一樣習以為常。它們來得方便,止痛迅速,甚至彷彿讓人可以忘卻不適。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生活的忙碌與喧囂中,我們常常容易忽視身體發出的疼痛信號。 總以為忍一忍,疼痛就會過去,一切都會自行恢復正常。 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身體的痛,若不加以重視,往往不會自己好,反而可能會愈演愈烈。 疼痛,是身體向我們發出的警報。
Thumbnail
在生活的忙碌與喧囂中,我們常常容易忽視身體發出的疼痛信號。 總以為忍一忍,疼痛就會過去,一切都會自行恢復正常。 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身體的痛,若不加以重視,往往不會自己好,反而可能會愈演愈烈。 疼痛,是身體向我們發出的警報。
Thumbnail
這一週有好幾天我是在天還未亮時就驚醒了。早醒和晚入睡一樣都讓我的身體好疲倦。於是我決定來個身體大掃除,步行到隔壁新開的芳療店做個全身按摩。 過去我很少做全身按摩,總覺得彆扭,可是按摩的確對我很有效,長期睡眠品質不佳,搞得我全身酸痛,按摩才剛開始我的背部就馬上出了一整片痧了。
Thumbnail
這一週有好幾天我是在天還未亮時就驚醒了。早醒和晚入睡一樣都讓我的身體好疲倦。於是我決定來個身體大掃除,步行到隔壁新開的芳療店做個全身按摩。 過去我很少做全身按摩,總覺得彆扭,可是按摩的確對我很有效,長期睡眠品質不佳,搞得我全身酸痛,按摩才剛開始我的背部就馬上出了一整片痧了。
Thumbnail
您是否常常感到腰痠背痛,令您難以忍受?這是許多人都會遇到的問題,但好消息是,您可以透過一些簡單的技巧在家中放鬆身心,舒緩疼痛。作為一名物理治療師,與您分享一些有效的方法,幫助您減輕腰背疼痛,重拾舒適感。
Thumbnail
您是否常常感到腰痠背痛,令您難以忍受?這是許多人都會遇到的問題,但好消息是,您可以透過一些簡單的技巧在家中放鬆身心,舒緩疼痛。作為一名物理治療師,與您分享一些有效的方法,幫助您減輕腰背疼痛,重拾舒適感。
Thumbnail
  一位師姐來訊分享案例,以下來文照登:    將近二十年的時間,我的頭只要一吹到冷風,或是夏天吹冷氣也一樣,就會非常地痛,每次都要用力地按摩,有時自己的力道不夠還要請先生代勞,但是每次都痛得哇哇叫,雖然頭抓一抓會比較舒服,但還是會痛。    最近這兩三年更加嚴重,到後來都要吃止痛藥......
Thumbnail
  一位師姐來訊分享案例,以下來文照登:    將近二十年的時間,我的頭只要一吹到冷風,或是夏天吹冷氣也一樣,就會非常地痛,每次都要用力地按摩,有時自己的力道不夠還要請先生代勞,但是每次都痛得哇哇叫,雖然頭抓一抓會比較舒服,但還是會痛。    最近這兩三年更加嚴重,到後來都要吃止痛藥......
Thumbnail
全身酸痛到不行是連假這兩天最有感之事,因為運動量大,整個人累癱了,睡覺睡到打呼,還被小孩拍醒抱怨:「媽媽,妳打呼太大聲,我沒辦法睡。」只好逼得我跟爸爸換床位。 好啦,才一陣子沒回自己的房間睡,我的身體就已經習慣了兒童房的墊子、枕頭,回到自己的床,大概每隔五分鐘我就醒一次,中間還夾雜地震。
Thumbnail
全身酸痛到不行是連假這兩天最有感之事,因為運動量大,整個人累癱了,睡覺睡到打呼,還被小孩拍醒抱怨:「媽媽,妳打呼太大聲,我沒辦法睡。」只好逼得我跟爸爸換床位。 好啦,才一陣子沒回自己的房間睡,我的身體就已經習慣了兒童房的墊子、枕頭,回到自己的床,大概每隔五分鐘我就醒一次,中間還夾雜地震。
Thumbnail
頭痛肌肉最終章 當我們點頭與轉頭時會使用到枕下肌群 這些肌肉雖然很小,但他們卻是讓你的頭安放在脖子上的重要肌肉。 當你與鄰座友人聊天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如果不把整個身體都轉面向朋友,你會感到非常不舒服,嚴重時甚至讓你頭痛一段時間 如果你需要長時間仰頭工作也
Thumbnail
頭痛肌肉最終章 當我們點頭與轉頭時會使用到枕下肌群 這些肌肉雖然很小,但他們卻是讓你的頭安放在脖子上的重要肌肉。 當你與鄰座友人聊天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如果不把整個身體都轉面向朋友,你會感到非常不舒服,嚴重時甚至讓你頭痛一段時間 如果你需要長時間仰頭工作也
Thumbnail
這位個案這次想調整的是肩頸的長期不適。 肩膀部分: 調整過程中解讀到左邊肩膀有比較沉重的負擔感。最近的思緒、情緒比較不穩定,也跟肩膀的不舒服有關係(因為這個不舒服會影響到情緒)。 除了健康問題外,很多不同繁瑣的小事情也都在煩個案,然後也都會進一步再影響到身體
Thumbnail
這位個案這次想調整的是肩頸的長期不適。 肩膀部分: 調整過程中解讀到左邊肩膀有比較沉重的負擔感。最近的思緒、情緒比較不穩定,也跟肩膀的不舒服有關係(因為這個不舒服會影響到情緒)。 除了健康問題外,很多不同繁瑣的小事情也都在煩個案,然後也都會進一步再影響到身體
Thumbnail
上班族平日工作了一整天,久久坐在電腦前,心神專注盯著螢幕,手敲擊鍵盤點滑鼠,久而久之是否感到頭昏腦脹、肩頸僵硬呢? 又或者房貸、養兒、人際、照料家庭等,這些有形、無形的承擔,是否讓人感到壓力,發條轉緊,就算到了夜深人靜身心也放不開?有時失眠、頭痛已成了稀鬆平常。 上述日常,在我的工作中時
Thumbnail
上班族平日工作了一整天,久久坐在電腦前,心神專注盯著螢幕,手敲擊鍵盤點滑鼠,久而久之是否感到頭昏腦脹、肩頸僵硬呢? 又或者房貸、養兒、人際、照料家庭等,這些有形、無形的承擔,是否讓人感到壓力,發條轉緊,就算到了夜深人靜身心也放不開?有時失眠、頭痛已成了稀鬆平常。 上述日常,在我的工作中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