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政大外交系畢業後,我赴美攻讀西北大學政治學碩士學位。返台後,在南陽街開始我的第一份補教業工作。歷經八年教學後,我再度赴美,進入常春藤名校攻讀教育研究所碩士。回台後,我曾在清華大學外文系擔任兩年英文講師,最終選擇回到我最熱愛的補教領域。
在這段長達三十餘年的補教「探索旅程」(An Odyssey)中,我感到無比慶幸。這份工作不僅讓我累積豐富教學經驗,更磨練出我愈挫愈勇的韌性與對教育的熱情。
“An Odyssey”(探索之旅)一詞源自古希臘詩人荷馬(Homer)於公元前八世紀創作的史詩 The Odyssey《奧德賽》。故事講述英雄 Odysseus(奧德修斯)在特洛伊戰爭(Trojan War)後,經歷十年艱險萬里的歸鄉之路。

圖片創作 : Copilot AI
“Odyssey” 這個字便是來自這位英雄的名字,如今已被廣泛用來指稱任何漫長、充滿挑戰的冒險旅程,不論是字面上的旅行,還是隱喻性的成長歷程。
例如:
美國2001 Mars Odyssey(2001火星奧德賽號) 是第一艘負責製作火星表面化學元素與礦物質全球地圖的太空船,至今仍持續運行中。這個名字向荷馬史詩致敬,也象徵著神話啟發了現實中的太空探索,是“odyssey”一詞如何從文學走入科技應用的最佳範例之一。
以下 “odyssey” 的常見用法如下:
Metaphorical/Personal growth(隱喻/個人成長):
Starting her own business proved to be an odyssey of self-discovery, filled with unexpected challenges that taught her resilience she never knew she possessed.
(中譯:創業對她來說是一場自我發現的奧德賽,充滿了意想不到的挑戰,也讓她學會了自己從未意識到擁有的韌性。)
Professional/Academic context(專業/學術語境):
The research team's odyssey to develop a viable fusion reactor has spanned two decades and involved collaborations across three continents.
(中譯:研究團隊開發可行核融合反應器的奧德賽歷程已歷時二十年,並涉及跨越三大洲的合作。)
Literal journey(字面意義的旅程):
After months of planning, Sarah finally embarked on her cycling odyssey across Europe, determined to reach every capital city before winter.
(中譯:經過數月的規劃,莎拉終於踏上了她騎車穿越歐洲的奧德賽之旅,決心在冬天來臨前到達每一個首都。)

圖片創作:ChatGPT
總之,"An Odyssey" 這個詞不僅承載著原始史詩的壯闊,也代表一段現代人面對未知、持續探索與成長的心路歷程。對我而言,補教事業正是一段無怨無悔的奧德賽之旅。
圖片創作:ChatGPT 及Copilot 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