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看到世代差異的討論文章,出現最多的是Gen Z(1997-2012年),主要是他們一出生就有網路,探討他們受網路影響之巨,學習和工作態度以及身心的發展,與之前的世代有著很大的不同。
再來討論次多的是Baby Boomerw(1946-1964年),這一世代累積最多的財富,通常探討怎麼影響政經情勢,以及他們的財富怎麼移轉到下一個世代。
說到Baby Boomer的下一個世代,也就是Gen X(1965-1980),應該是最少人討論的一個世代。難得看到《經濟學人》雜誌在2025年5月份出刊在「財務與經濟」專欄出現一篇文章,讓人深思一番。
雖說身處於Gex X,身邊朋友在不同人生階段的生活型態卻大不相同。以「組成家庭、生養小孩」這件事來說,我個人是在27歲就成為家長,42歲就開始放飛小孩,規劃自已的下半輩子要怎麼過日子。
我的Gen X 朋友圈當中,小孩最小的是4個月,還在小學階段的人也大有人在。他們在人生最精華階段是專注於工作和玩樂,等到遇到對的人,或者突然想結婚生子時,才在40歲左右組成家庭。
文章中提到 “U-bend of life" 理論,描述人們的快樂程度隨著年紀的增長,形成U字型的曲線。18歲開始會慢慢感覺不快樂,40歲到50歲之間是人生當中最痛苦的階段,過了50歲之後,就會慢慢再回到逐漸感到快樂的感覺。
Gen X 的快樂和不快樂到底是基於什麼因素?
當然,經濟學人的文章提到的是收入。通常人們累積財富的年齡是30歲到40幾歲,但我們Gen X在那個歲數時,卻遇到層出不窮的金融風暴,不管投資什麼,要不就是很難賺到錢,要不就是虧地很慘。等到小孩稍長,40歲到50歲之間,想要買大一點的房子時,房價飆漲的程度,已經讓人無法承受。
如果不是財富自由程度影響快樂與否,那會是什麼?
工作的自由程度?小孩的聽話程度?爸媽需要被照護的程度?
文末出現《經濟學人》慣有的幽默文化:Next time you see a quinquagenarian, at least give them a smile.下次看到中年大叔或大媽,記得至少給他們一個大大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