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回,也是新目標的開始。 我過去以為追求快樂就能得到快樂,但事實上是得到「不斷接近又遠離快樂的焦慮」:過了特定瞬間之後,人又掉下來,循環往復。 叔本華說:「智者不追求快樂,而是追求沒有痛苦的狀態。」他說幸福快樂是消極的,痛苦具有積極性。因為痛苦讓我們去鍛鍊自己,解決問題。 但人不能一直在痛苦中生存,那樣太不舒服。 所以我目前的人生方向是: 盡量往「寧靜祥和」(peaceful)靠近。 如果以這樣的心態去面對生活,能夠在每次的關卡中,完全展現自己的能力和條件。這樣就足夠好了。 焦慮的人真正需要的是休息。讓頭腦、身體和心,好好的休息。沒有任何檢討或責怪的聲音,就是我想要的peace/peaceful。 第一步要做什麼? 不太確定是不是靠努力可以達到平靜。畢竟在冥想的時候,很容易感覺到平靜。 也許甚至,當我們停止努力,在未來的某天,就可以莫名獲得。 我會繼續尋找答案,同時嘗試相信,未來的我會找到答案。 最重要的是,記得接受「因為未知而焦慮的自己」。
謝謝 @freedom.musings 第五天的問題內容❤️❤️ 這次活動讓我思考整理出一些很棒的點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