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23|「如果被看見以後,就無法安靜了?」
那是一封來自雜誌編輯的訊息
對方寫道:「我們在關注台灣新世代創業者,
很想聽聽你為什麼要做《只想當一個普通人》。
這是我們這期主題的最佳註解:
——‘不追夢,只求活著。’」
這句話深深震了一下小璐。
她拿著手機看著那句「只求活著」,
眼淚突然掉下來。
不是難過,是那種——「終於被懂」的感覺。
—
但她遲遲沒有回覆。
因為她很清楚:一旦接受採訪,就會被更多人看見、評論、標籤。
她會被寫成「文青創業代表」、「療癒系品牌創辦人」、甚至「傷痛行銷的推手」……
而她,只是想安安靜靜地種一片自己的田。
—
☁️ 她做了一個小實驗
她沒有立刻答應採訪,而是在 IG 發了一張圖:
一張空白便條紙,沒有文字。
但限動投票區,她寫了兩個選項:
🅰️「妳應該去講你的故事」
🅱️「不說也沒關係,我們懂妳」
短短 24 小時,有 3,421 人投票。
出乎她意料的是——有 63% 選了「不說也沒關係」。
她愣了一下。然後笑了。
—
📓 她在筆記本上寫了一段話:
「如果你做的事情,是有意義的,
那就算你不喊、不演、不出場,
它也會自己發光。」
但她沒有拒絕那位記者。
她只是傳回一句訊息:
「我願意接受採訪,但我不想上雜誌封面,也不想拍形象照。
如果你願意,我們就在一間老咖啡店裡談,只有一台錄音筆就好。」
對方立刻回覆:「我願意。」
—
☕️ 採訪日當天
他們坐在一間窗邊咖啡館,沒開燈,只有陽光斜灑進來。
記者問了她很多問題,但她只簡單回答。
直到最後一題——
「你怎麼看現在大家說你很‘會包裝情緒’?」
她想了很久,才說:
「我只是很久以前也需要一個香味,
能陪我不說話、也不問我怎麼了。
所以我想做一顆,也能陪別人的。」
—
✨ 雜誌文章推出後,標題讓她淚目
【她沒想紅,只是不想一個人過每一天】
——田小璐,用香氣撐起一種沉默的力量
她沒有上封面,沒有形象照。
只有一張攝影師偷偷抓拍的背影:
她坐在窗邊,穿著白襯衫,雙手捧著咖啡,臉被光照得看不清楚。
那篇文章在 IG 被轉發破萬次。
但留言裡,大多數人都只說了一句:
「我懂她。也謝謝她讓我懂我自己。」
—
✅ 今日種田進度
- ✅ 收到第一次媒體採訪邀請
- ✅ 自主設下曝光界線,用低調方式走出去
- ✅ 品牌形象轉為「情緒載體」而非「療癒行銷」
- ✅ 品牌聲音不再只是她一個人,而是一群默默願意陪她的人
—
小後記 🌤️
那天晚上,她點了一顆《只想當一個普通人》,
躺在床上聽著雨聲入睡。
她夢到自己又走進那片荒田,
但這次她不是一個人——
田邊有一張張寫著「我在」的小卡片,
都插在泥土裡,像一種不喧嘩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