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個人 LINE 也能接案,為什麼還要搞一個官方 LINE?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我用個人 LINE 也能接案,為什麼還要搞一個官方 LINE?」

常常聽到業主分享他們的心聲

這個問題,其實很正常。

因為大部分人在使用自己習慣的方式時,真的會有這種感覺:

「舊的方式也沒出錯,為什麼要換新的?」

「現在做得也還行啊,改變會不會反而更麻煩?」

這其實是很自然的思考:

到底這件事值不值得花時間做?有沒有意義?

我先說結論:

如果我們是靠信任吃飯的工作者經營個人品牌(像教練、美業、保險經紀、自由接案者等),

那麼「官方 LINE」其實不是額外的工作,而是一個幫我們累積信任與記憶點的工具。

為什麼個人 LINE 早晚會卡關?

我們先不談功能,來看看我們有沒有遇過這些狀況:

  • 客戶變多後,聊天紀錄越來越亂,工作對話跟親朋好友混在一起
  • 想群發訊息,一筆筆傳好累,而且個人 LINE 最多只能傳 15 個人
  • 想放一些表單、服務簡介、IG 連結,結果不是找不到地方放,就是被訊息洗掉
  • 自己的名單和客戶的名單混成一團,根本沒辦法管理誰是誰

而且最尷尬的事情是.....

我們到底該怎麼設定自己的大頭貼?

我們想放專業一點的照片,讓客戶覺得你是認真的,

但親戚朋友一看到又覺得你變得太商業....

可是你要是放了寵物、家人、情侶合照這種比較私人的照片,自己又會糾結:

「這樣客戶會不會覺得我不夠專業?」

這些看似小事,但時間久了,會讓你在工作和生活的邊界中越來越卡、越來越模糊。

所以我常與客戶分享,官方 LINE 不一定是要做得多厲害、功能多滿,

而是幫你建立一個專屬空間,把你真正想經營的價值整理起來,

讓你能專業、穩定地被記得,同時保有你的生活節奏。

那官方 LINE 到底能做什麼?

我們不用一次做到很厲害,但你可以從這些簡單的開始:

  1. 圖文選單:像你的小型網站,客戶自己找答案,不用你天天重複說明
  2. 群發訊息:一次發送活動、公告、提醒、知識型貼文,溫度剛好,不被封鎖
  3. 標籤分類:知道誰有興趣、誰是成交中、誰只是來看看
  4. 建立個人品牌記憶點:讓人記得你是誰,而不是只是某一位「做保險的」「做美業的」

除了以上這些,官方 LINE 還能是什麼?

它不只是聊天或發通知的工具,

它也可以是你自己的數位名片,什麼意思呢~

舉例來說,假設你未來要接觸異業合作、B2B 業務、談企業講座,

或是你想更有系統地擴大個人品牌、建立聯盟戰隊、找合作夥伴等等

你不可能每次都開一份簡報或網站給人家看。

這時候,一個設計清楚、邏輯清楚的官方 LINE,

就可以是一個「打出去不丟臉,還會被記得」的門面。


那要怎麼讓人加進來官方line?怎麼變成名單?

說到這裡的你,可能會問:

「那我要怎麼讓別人加入我的官方 LINE?」

這也是很多人經營社群、做個人品牌常卡住的地方:

通常我們在 IG 發貼文、在 Facebook 分享內容,

大家看完覺得不錯,但要聯絡我們時卻卡關...

  • 留電話太突兀,讓人有壓力
  • 私訊你又怕打擾,只能按個讚就溜走
  • 有些人其實對你有好感,但還沒準備好直接問價格或談合作

這些「對你有感但還沒行動的人」,其實最值得被你好好收進來行銷漏斗。

這時候,官方 LINE 就可以是你的「品牌入口+名單收集漏斗」。

可以怎麼做?

  • 在介紹服務時,給對方掃 LINE 加入,不用馬上成交,只是邀請他留下來觀察你
  • 在限動或社群貼文中,附上 LINE 加入連結,當作一種「輕盈又不尷尬」的 Call to Action
  • 用 LINE 當作後續互動的中繼站,累積起來的名單,就是你品牌最真實的支持者基礎

官方line跟個人 LINE 的差別是什麼?

raw-image



如果你也曾經想過要不要開始經營官方 LINE,但一直還沒動手,

我八月目前還有 1~2 位可以安排。

如果你對這部分也有興趣,

可以先加我的官方 LINE 看看內容怎麼呈現、適不適合你。

有想法的話也可以留言或來電聊聊,

我們可以一起討論看看適合的做法,不用急著馬上決定~

給正在經營 LINE 官方帳號的你:

如果你有官方LINE帳號卻不知道怎麼調整,

也歡迎參考我的範本,甚至留言給我,我很樂意給你一些方向建議

📮我的 LINE 官方帳號:[@記憶點行銷➙]

📬或在方格子留言,我會親自回你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自由職人記憶研究院
90會員
130內容數
【 自由職人記憶研究院】 品牌記憶點|自媒經營|職人IOP計畫|成家知識 在這個資訊過載、變動快速的時代,如何讓個人價值被看見?如何讓品牌真正被記住? 自由職人記憶研究院 不只是研究行銷策略,而是探索 個人品牌、企業定位、內容經營,甚至生活方式的塑造,讓「品牌」不只是曝光,而是成為市場中的獨特記憶點
2025/07/26
很多接案工作者都開設了 LINE 官方帳號, 但卻常常只停留在「初始化基本設定」,沒有真正建立品牌感或使用路徑 「品牌記憶點」官方LINE為例, 來拆解一個有「品牌靈魂」的 LINE 官方帳號,到底應該具備哪三個關鍵要素
Thumbnail
2025/07/26
很多接案工作者都開設了 LINE 官方帳號, 但卻常常只停留在「初始化基本設定」,沒有真正建立品牌感或使用路徑 「品牌記憶點」官方LINE為例, 來拆解一個有「品牌靈魂」的 LINE 官方帳號,到底應該具備哪三個關鍵要素
Thumbnail
2025/06/20
今天看到一篇關於蔡依林的訪談, 底下的留言幾乎都在討論她過去的幾段感情,甚至有些語氣很酸 我想到的是她在演唱會曾經說的那句話: 「我不是天才,但我是地才。」 有一陣子,常有些人跟我說:「欸妳跟蔡依林好像喔。」 不過不是外表的像,是意志力的像
Thumbnail
2025/06/20
今天看到一篇關於蔡依林的訪談, 底下的留言幾乎都在討論她過去的幾段感情,甚至有些語氣很酸 我想到的是她在演唱會曾經說的那句話: 「我不是天才,但我是地才。」 有一陣子,常有些人跟我說:「欸妳跟蔡依林好像喔。」 不過不是外表的像,是意志力的像
Thumbnail
2025/06/02
上一篇為什麼短文或簡單的東西更容易觸及? 有時候我們發現,某篇短短幾句話的貼文突然觸及破百、留言湧現, 但真正讓人願意「記住你」甚至「信任你」, 通常不是只有那一篇流量文,而是你後面那顆慢慢滲透的「內容洋蔥」。 這一篇,我想來分享我自己在經營內容時,是怎麼拆解整體節奏與層次的 老實說,
Thumbnail
2025/06/02
上一篇為什麼短文或簡單的東西更容易觸及? 有時候我們發現,某篇短短幾句話的貼文突然觸及破百、留言湧現, 但真正讓人願意「記住你」甚至「信任你」, 通常不是只有那一篇流量文,而是你後面那顆慢慢滲透的「內容洋蔥」。 這一篇,我想來分享我自己在經營內容時,是怎麼拆解整體節奏與層次的 老實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如果公司有個內部規範流程,推行運轉也七八年以上,對於一個剛接此業務大概一年的人員,竟然可以在一年內被反應這樣流程有問題,希望可以有所調整,反應的單位來自於平行單位的非主管職。身為人事行政的自己,會如何處置呢? #管理辦法的修改流程 這個也許是表層最關鍵的部分,公司內部對於管理辦法的修
Thumbnail
如果公司有個內部規範流程,推行運轉也七八年以上,對於一個剛接此業務大概一年的人員,竟然可以在一年內被反應這樣流程有問題,希望可以有所調整,反應的單位來自於平行單位的非主管職。身為人事行政的自己,會如何處置呢? #管理辦法的修改流程 這個也許是表層最關鍵的部分,公司內部對於管理辦法的修
Thumbnail
那天回程路上,心理冒出了一句話:「有沒有不會聊天的超級業務員?」
Thumbnail
那天回程路上,心理冒出了一句話:「有沒有不會聊天的超級業務員?」
Thumbnail
哈嘍,大家好!今天我們要來討論一個非常有趣的話題:「為什麼大家都不自己解決問題?」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其實背後有很多層次可以探討。 前幾天,我和朋友聚餐時,他提到了一個讓他困惑的情況。他最近在找工作,終於有家公司邀請他去面試。面試官發了一封電子郵件給他,問他什麼時候可以來面試...
Thumbnail
哈嘍,大家好!今天我們要來討論一個非常有趣的話題:「為什麼大家都不自己解決問題?」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其實背後有很多層次可以探討。 前幾天,我和朋友聚餐時,他提到了一個讓他困惑的情況。他最近在找工作,終於有家公司邀請他去面試。面試官發了一封電子郵件給他,問他什麼時候可以來面試...
Thumbnail
商場…如情場,情場…如戰場,商場…如戰場… 若能~長長久久,共存共榮,和平繁盛, 誰不希望…能夠和合作夥伴…一路成功到最後. 老在重新認識,老在重新評估, 甚至還爾虞我詐偷拐搶騙,多累~~~
Thumbnail
商場…如情場,情場…如戰場,商場…如戰場… 若能~長長久久,共存共榮,和平繁盛, 誰不希望…能夠和合作夥伴…一路成功到最後. 老在重新認識,老在重新評估, 甚至還爾虞我詐偷拐搶騙,多累~~~
Thumbnail
踏入接案後碰到第一個難關就是推銷,一開始天真的我以為網站做好了,或是上接案平台投個履歷,應該就有生意上門了吧。沒錯!對於一個沒做過生意的人來說,買賣世界就是這麼單純。但在一個多月乏人問津了之後,我這顆單純的腦袋總算發現不對了。我發現被動等案子完全不可行,可得主動進攻吸引客戶,但如何進攻找到能合作
Thumbnail
踏入接案後碰到第一個難關就是推銷,一開始天真的我以為網站做好了,或是上接案平台投個履歷,應該就有生意上門了吧。沒錯!對於一個沒做過生意的人來說,買賣世界就是這麼單純。但在一個多月乏人問津了之後,我這顆單純的腦袋總算發現不對了。我發現被動等案子完全不可行,可得主動進攻吸引客戶,但如何進攻找到能合作
Thumbnail
[擬真] (圖片來自網路生成,非真實,僅供鑑賞,請勿他用)
Thumbnail
[擬真] (圖片來自網路生成,非真實,僅供鑑賞,請勿他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