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篇關於蔡依林的訪談,
底下的留言幾乎都在討論她過去的幾段感情,甚至有些留言很酸。
但說真的,我一點都沒有想去評價那些男人。
我想到的是她在演唱會曾經說的那句話:
「我不是天才,但我是地才。」
地才的意思是:不熄火,也不自我放棄

有一陣子,常有些人跟我說:「欸妳跟蔡依林好像喔。」
不過不是外表的像,是意志力的像??我想說那是啥東東,是在說山小= =
後來他們說我跟她一樣是個狠人、一樣獨立、一樣認真。
我一直記得她在演唱會上說過一句話:
「我不是天才,但我是地才。」
地才的意思是說:不熄火、不自我放棄
當時聽到這句話,我超有感,而且這句話還記了好久好久….
那陣子,我剛好卡在一段不太確定自己的時期,
覺得怎麼為什麼別人都走得又快又順遂,
只有我,每一步都走得好慢,很亂,很灰....還很厭世,好像不管做什麼都有一種不對,這好像不是我要的…
但當我看到她幕後花絮的樣子,
早起拉筋、反覆練習、跳鞍馬瘀青、舞跳到腳傷,還是硬撐下去,
她自己說她不是「天生就很厲害」的那種人,而是每一場表演、每一段轉型,都是咬著牙熬出來的。
其實蔡依林的轉變,一直都不是突然的,
從她以前的歌就看得出來,她是在一步步把自己的人生活回手上,
像〈看我72變〉那時候,她才剛從偶像歌手的框架裡掙脫出來,
那首歌就像是在對全世界說:
「我不是你以為的那樣,我可以變,也敢變。」
那種掙扎與突破感,我自己也很有感。
蔡依林的「我」,到底在唱什麼?
後來的〈我〉這首歌,是蔡健雅為她量身打造的,更是她完全回歸自己的作品,
歌詞裡寫....
「當退去光鮮外表 當我卸下睫毛膏 脫掉高跟鞋的腳 是否還能站得高?」
問的是:當你不再被外在包裝撐著,你還有自己的價值感嗎?
這不就是我們都會在某個瞬間問自己的問題嗎?
當我們沒了表現、沒了舞台、沒了角色
我還值得被肯定嗎?
就像大人學有一本書的書名:
「當你沒了名片,你還剩下什麼?」
問的是:當你離開職位頭銜,你還有什麼能讓人記得你?
我們花了好多時間努力經營外在的樣子,
這兩者的差異很美:
- 一個來自舞台,一個來自職場
- 一個用情緒問自己值不值得,一個用現實問自己能不能被看見
但背後都是同一件事:
「如果這些都拿掉,我還剩下什麼樣的自己?」
我覺得她不是在唱歌而已,她是在寫一封封給自己的信,也剛好寄到了我們手裡。

她還是那個會受傷、會累、會有情緒的人,
但她從來沒有放棄過自己,從沒讓那些傷變成藉口
她去做了服裝設計、學指甲彩繪、得到翻糖冠軍、做自己服飾品牌,每一件事都不是為了證明自己「有多厲害」,
而是要活成她想成為的樣子
哪怕沒有那些曾經錯過她的男人,哪怕沒有人替她說話,她還是選擇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繼續做自己。
我也想起了自己。
這篇文章也許有人會看成我要表達要讓大家知道我多努力,或是要把蔡依林神話,
我只是想說,如果你現在剛好也走在一段不那麼亮的路上,
那也沒關係
因為你不是一個人
我也是那種人
那種不是天才、但還沒放棄的人。
我們都不是天生發光的人,但我們可以選擇不熄火只要你還在走,你就還有機會走成自己的樣子。
就像蔡依林不是為了「證明」,而是單純想活得像自己
這篇文章,想寫給那些不是最閃亮、但還在努力的人。
也寫給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