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免以後「讓我們互祝平安」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上週六下午,在罷免結果陸續清晰之際,參與在天主教彌撒中的我聽著神父每次都說的一句:「讓我們互祝平安」,然後信友們向身邊不論認不認識、政治取向為何的鄰人,彼此送上一句「祝你平安」,更顯出其無比重要的意義。

不論支罷或反罷方,其實都有一個核心的「平安」共同訴求:前者認為只有移除跟中共關係有疑慮的立委,先破後立,台灣才得平安,後者傾向認為罷免本身就是勞民傷財的政治撕裂,他們只想回到原有的平安。

再次引用榮格分析師 James Hollis 的話:「請你記住,我們所對面對的人,他們的心中都充滿了恐懼,若我們對他們的恐懼缺乏同理心(無論這恐懼是真實或想像出來的),將永遠無法找到彼此的共通點」《穿越中年迷霧》(162頁,天下)

在結果已經出來的這一刻,我們更要對「我們認定的對立者」以及他們的恐懼,有所同理。否則,台灣就會真的兩極化與分裂。

如果你帶著尋求「平安」的心,我邀請你慢慢看完以下可能會挑起你一些不適感的話。

什麼是分裂?

分裂是你認為這罷免案僅僅是藍綠之間的政治鬥爭。當你是以「凡藍/綠必反」去投票時,不論你是光譜的哪一邊,你的心靈其實是分裂的。

分裂是你沒有細看每個立委確實做了什麼好的壞的、你認同不認同的事,單純因為顏色而投票時,你的行動就是分裂的結果。

當你認定反罷者等同於他們是親共的、他們一定是深藍深白或深紅,或支罷者就一定是深綠、把他們等同於無腦青年時,你的思考早已是分裂的。


事實上,很感謝我的社群同溫層不太厚,加上我喜歡觀察與考察的個性,讓我知道許多人相對沒那麼分裂的支持與反對的理由:

反對,是覺得賴清德這一年多來做太爛,希望在野立委能制衡他;反對,是老一輩常說的「家和萬事興」,不想因進一步的補選而令社會更對立;反對,是認為那些立委跟中共的關係疑慮不是個問題,他們對台灣走向哪一邊不這麼重視,「我們只是小市民,只想生活安定有飯吃」。

支持,是因為真的不滿意各種亂刪預算的立委的行為;支持,是因為從各種言行舉止,這些立委都明的暗的把台灣的主權放置到更容易被入侵的邊緣上。支持,是因為知道這次罷免結果將給國際社會一個怎樣的「多數台灣的想法是…」。

就像一位心理治療界的大前輩所說(有他允許我分享出來):

「不得不承認國民黨的戰略是成功的,始終不正面回應立法院的亂刪預算、擴權、和親中⋯⋯只是把戰場打成是賴清德執政黨在消滅在野黨、賴清德是獨裁的、是有權力的人在壓榨欺負沒權力人的戰疫!
這讓我感覺很像共產黨製造階級鬥爭的路數⋯⋯這個利用人性之恨,製造在地族群分裂的路數,不就是共產黨屢次成功的法寶?
我不是為了支持執政黨,我支持罷免是覺得國民黨立委不遵守民主規則和憲政原則。
我也不希望一黨獨大,但也希望台灣的在野黨能遵守憲政原則和民主的議事規則,正常地PK民生政策,不要再修一些奇怪的法案……好希望台灣的在野黨爭氣ㄧ點,我們才可以是兩黨政治的民主國家。」

如果你看完這段話以及我上面說的,腦中馬上浮現的仍是:「一切都是綠共的招數,就是在賣亡國感,把問題都推到中共上!我最清醒,我不信這一套!」

那恭喜你,你活得很單純地幸福,因為如果你不是網軍,那大概是:

真的不認識什麼是共產黨的本質、什麼是統戰策略──從資金到資訊的滲透,如果心理學家純粹關注的是抖音和小紅書等網路成癮,那心理社會學家和政治學家,則是研究這些對岸文化的輸出是怎樣以15-20年為單位,去改變一代青年人的情緒觀感與認知。

以及,什麼是去聯合次要的敵人,去打擊主要的敵人,並從中獲得自己的最大利益。只要有共同的敵人,我們就可以立即變成朋友,但這種酒肉朋友終究會被丟棄的。

心理學家佛洛姆認為,人心是被他所處的政治與制度,無形中被決定的,因此沒有對政制的批判,幾乎就沒有理性的相信可言。

人可以活得很單純,在於人對於形塑自己思想的政制沒有批判,並把一切簡化為藍(白)綠之間的鬥爭,卻無法看出在背景操控一切的那雙黑手。

因此,回到分裂是甚麼?

分裂是「異化」,人們無形中就自己認同於某套意識上可能都不認同的價值之中,把明明在對抗中共的人稱為X共(極權國家不也最愛說別的國家不尊重民意嗎?),或反之,我們太容易把一些人稱做X白拖,而不問他們選擇X白的原因和脈絡。

還有,把他人「異化」貶損為某種昆蟲之類的方式,在幾年前香港反送中事件中正是強權的批鬥技倆之一 (合理化自己的攻擊慾),我不希望這件事重覆在台灣,但這事也正在發生。

政治間的意見不和是很正常的,但如果你或你發現身邊的人總是把「顏色+生物」這種貶損的話掛在嘴唇邊,那其實是分裂與異化的結果──我們為自己並為他人,一起「去掉人性」。

這讓我想起一位思想上有點單純的男士(政治取向上他大概是泛藍)曾在他跟女友的爭吵中,說出一番很有智慧的話:

「關係中一定有一些問題,你不滿意我、我不滿意你,我們都希望彼此變得更好,但我們不是敵人,如果真的有敵人,也應該是我們聯合起來去應付的外在的考驗。」

排除極端值的那些人,其實大部份支罷與反罷者,也就是大部份台灣人,其實都不是敵人,只是他們太單純,並常常以為對方是自己的敵人,卻忘記了大家都在求平安、求台灣變得更好、求社會在經濟和政制上都更完善。

真正的敵人,已經在讓我們誤以為彼此才是敵人。

在一段關係中,我們常常認為「問題都是對方造成的」,卻很少想過我們怎樣「一起解決問題」。讓我們互祝平安。


一個不小心又說太多,本來甚至想過用精神分析的團體動力理論去分析這次投票的現象,但不是今天的目的,而我也冒了足夠多可能因發表政治想法而掉案掉粉、被國安法查的風險了。但一如我上個貼文說的,在大時代的巨輪下,同時作為城邦公民的治療師,其實很難迴避這些現實,也感謝前輩的發言,讓我有更多勇氣去寫這一篇。

我不是那種上街頭的心理師,我擅長的僅僅是窩在治療室做諮商而已。因此我衷心想給那些失望的志工加油,如果你們想聊聊,歡迎來找我,我也知道有些心理師已經在組織類似的政治創傷團體/治療師名單,google一下你也會找到許多。

最後送上印度籍藝術家席帕‧古普塔的創作:「當我站在這裡,我希望我的敵人擁有我希望自己擁有的一切。」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的沙龍
1.3K會員
184內容數
相對於大眾常吃的速食心理學或心靈雞湯,作為一位苦口良藥的諮商心理師,我希望以臨床經驗和精神分析的獨到見解,帶你們前往自身潛意識的幽微,看見感情世界的慾望、愛恨、孤獨與戰爭......一起看見情感的潛意識法則。彷彿用一束黑暗,讓過於明亮時無法現身的微光,化作夜空的星光。
2025/05/23
面對操弄、冷暴力、雙面說謊、背叛等有毒關係,許多人明知受傷卻難以離開。文章探討病態自戀者的核心特質:摧毀式的自戀與排空羞恥感的自尊,解釋為何溫柔與真誠難以改變他們,並點出高敏感族群(尤其INFJ與INFP)容易成為受害者。
Thumbnail
2025/05/23
面對操弄、冷暴力、雙面說謊、背叛等有毒關係,許多人明知受傷卻難以離開。文章探討病態自戀者的核心特質:摧毀式的自戀與排空羞恥感的自尊,解釋為何溫柔與真誠難以改變他們,並點出高敏感族群(尤其INFJ與INFP)容易成為受害者。
Thumbnail
2025/05/14
告別父母的期待與要求,是邁向獨立的重要一步,但獨立不僅是個人的努力,更需要父母的理解與支持。文章探討獨立的真諦,並從心理學角度分析父母與子女在獨立過程中的互動與貢獻,強調關係的重要性,以及健康獨立與妥協的平衡。
Thumbnail
2025/05/14
告別父母的期待與要求,是邁向獨立的重要一步,但獨立不僅是個人的努力,更需要父母的理解與支持。文章探討獨立的真諦,並從心理學角度分析父母與子女在獨立過程中的互動與貢獻,強調關係的重要性,以及健康獨立與妥協的平衡。
Thumbnail
2025/04/15
心理師反思人類心理演化的不完美,探討童年經驗對人格發展的影響,並以依戀理論解釋心理治療的長遠效益。文章結合生物演化、發展心理學和精神分析的觀點,闡述人類心理的脆弱與韌性,以及情感經驗在生命意義中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4/15
心理師反思人類心理演化的不完美,探討童年經驗對人格發展的影響,並以依戀理論解釋心理治療的長遠效益。文章結合生物演化、發展心理學和精神分析的觀點,闡述人類心理的脆弱與韌性,以及情感經驗在生命意義中的重要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臺灣立法院國會改革法案引發爭議,關於這次矛盾的關鍵點。某些議會規章制度是否是主要爭議點之一?改革中的散會動議引起爭議。如何對政治人物提出職業道德要求?臺灣人對立法院中打贏卻輸了?臺灣之全體臺灣人。兩岸人民的分歧情感。臺灣社會的榜樣。
Thumbnail
臺灣立法院國會改革法案引發爭議,關於這次矛盾的關鍵點。某些議會規章制度是否是主要爭議點之一?改革中的散會動議引起爭議。如何對政治人物提出職業道德要求?臺灣人對立法院中打贏卻輸了?臺灣之全體臺灣人。兩岸人民的分歧情感。臺灣社會的榜樣。
Thumbnail
台灣政治的觀察隨筆
Thumbnail
台灣政治的觀察隨筆
Thumbnail
我覺得在此刻所討論的内容已經不重要了,對錯都已經不重要了。台灣人不是想建國嗎?請先學會尊重不同意見,尊重對手,尊重人,尊重議會,以至於尊重國家。。。可別說對錯了,都上去抱摔了。。。
Thumbnail
我覺得在此刻所討論的内容已經不重要了,對錯都已經不重要了。台灣人不是想建國嗎?請先學會尊重不同意見,尊重對手,尊重人,尊重議會,以至於尊重國家。。。可別說對錯了,都上去抱摔了。。。
Thumbnail
我真心愛台灣。 台灣的自由與民主是前人的努力,我們必須維持,後人若只懂享受,再經歷就難以挽回。
Thumbnail
我真心愛台灣。 台灣的自由與民主是前人的努力,我們必須維持,後人若只懂享受,再經歷就難以挽回。
Thumbnail
也談選舉——憂民仁愛政治之民主素質的可能
Thumbnail
也談選舉——憂民仁愛政治之民主素質的可能
Thumbnail
這起社會事件引發各種輿論,反映了臺灣社會問題的複雜性。文章中提出了改善生命教育、提高危機意識、以及加強社工師薪資福利等建議,藉此呼籲社會正視問題並尋求解決之道。
Thumbnail
這起社會事件引發各種輿論,反映了臺灣社會問題的複雜性。文章中提出了改善生命教育、提高危機意識、以及加強社工師薪資福利等建議,藉此呼籲社會正視問題並尋求解決之道。
Thumbnail
百姓總是對時局不滿,而公民做出積極的行動。 昨晚的自訓團,來了英法兩國的媒體採訪,團長說明了我們的運作以及面對中共威脅的自我防衛意志,讓外媒知道台灣有這樣的聲音與行動很重要。結束後夥伴們在寒夜中站了一會兒,相互取暖心頭卻仍難掩不安,再三天,台灣的命運又將再次被自己或被別的我們所決定。
Thumbnail
百姓總是對時局不滿,而公民做出積極的行動。 昨晚的自訓團,來了英法兩國的媒體採訪,團長說明了我們的運作以及面對中共威脅的自我防衛意志,讓外媒知道台灣有這樣的聲音與行動很重要。結束後夥伴們在寒夜中站了一會兒,相互取暖心頭卻仍難掩不安,再三天,台灣的命運又將再次被自己或被別的我們所決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