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讓我窒息,自由才讓我呼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有多久,你們全家沒有好好地坐在一起吃飯?

以前常見的觀念,如今已經蕩然無存。


我把母親煎好的魚,拿到飯廳的圓桌放好。準備了筷子,等著其他人入座。

媽媽拿了湯走過來,放在圓桌的正中間,她開口說:「你要不要去我以前工作的地方工作?」

「不要。」我想都沒想回了這句話。可以看得出來母親臉上的失落。


我覺得自己的人生就該自己選擇。如果跟上一代走上一樣的道路,這是好事嗎?

其他家人陸陸續續入座。其實我們家已經很久沒有這樣圍在一起吃晚餐了,說是為了慶祝我義務役退伍。


-明朗的道路

在傳統的觀念裡,父母做什麼工作,小孩也做什麼工作。

在以前這叫穩定,可以繼承人脈、工作技能;放到現代,只能說是沒有自己的想法。


時代變了,規則也變了,同樣的工作不知道哪一年會突然地消失。

在我還小的時候,就見證過親戚因為被裁員,而變了個人似的。這也許就是穩定的缺點,我想到Coldplay樂團《Viva la Vida》這首歌的一段歌詞:

And I discovered that my castles stand

我才發現,我的城堡屹立著

Upon pillars of salt and pillars of sand

卻是建在鹽柱與沙柱之上

看似穩定,其實只是建立在不堪一擊的根基上。


如果聽從父母的建議,選擇了跟他們一樣的道路,一條清晰可見的道路。

有天道路崩塌了,誰又該為這個結果負責?只有你自己。


我看著桌上的魚,牠的眼睛像是在告訴我,牠的魚生遵從著父母的教誨,如今卻落得這步田地。如果牠能叛逆一下呢?逃出魚池,活出真正的自己。

上一代的規則是好好活著,現代的我們,追求的是「活得像自己」。


-被拘束的人

這個故事是我決定離開家,到外自己居住後的事。

那時我去參加了一場主題:認識自我的讀書會。主持人用「周哈里窗」來告訴我們,如何透過這個工具去認識自己。


我們分組好後,簡單的做了自我介紹:「我是台中海線人,現在搬到了市區來居住,目前是在百貨公司裡擔任內場服務人員。今天來這裡是想認識不同領域的各位。」

每個人自我介紹結束後,同組的其他成員可以提問。

有個成員語帶哽咽的向我發問:「你…你說你,現在在外面居住?」我回答他:「是。」


他提問的當下,我知道他真正想問的是什麼問題,而這也輪到他自我介紹的時候應證了。

他帶著一點難過的聲調,開始自我介紹:「我是一個餐飲從業人員,今年26 歲,目前住在家裡。來這裡的目的,是想獲得一點離開家的自信,因為我每次回到家,跟家人分享我想去外闖蕩,都會被狠狠的潑冷水。」


其他的成員安慰他:「你應該多多跟他們溝通。」、「你要讓他們知道你的想法。」

而我是一句話都不想說,因為我知道最有效的解法是跟我一樣,直接離開原生家庭。但我知道這個場合不適合說這樣的話。

我以為那位哭泣的組員,會在讀書會後找我詢問。可當我開始收拾東西,走出門口時,看著他還在被其他組員安慰。我就知道,不論幾年過去,他都無法改變。


在圓桌上,父親問我:「你將來想做什麼?」

我回答父親說:「不知道,但肯定會做跟你們不一樣的工作。」

也許,可以把這行為當作是一種叛逆。

但比起成為桌上的佳餚,我寧願成為投向大海的魚,儘管眼前充滿危險,但我總感覺到有個聲音在呼喚我。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舀了一碗熱湯,我坐回位子上。

母親突然說:「湯應該要在開飯前先喝,比較暖胃。」

我反駁道:「我已經習慣先吃飯最後再喝湯了。」

母親對我的話語顯露出一絲不屑,但這樣的結果,她早已習慣。


她吃著飯,我拿起碗,把冒著白煙的湯遞到臉前。熱氣覆蓋在我的眼鏡上,我的眼前一片霧茫茫,看不清前方,但我清楚地知道此刻的我正在做什麼。

我父母的觀念,就是希望我跟他們一樣,在傳產工作到退休。

我確實在傳產待過一段時機,裡面有些為人父母的人,也把自己的小孩帶來這裡,跟他們做一樣的工作。他們的行為跟我父母一樣。

他們的子女遵從父母的建議走,結果是什麼我不知道。但我會去思考:這樣寫好的人生,真的是我想要的嗎?


在動盪的時代裡,穩定成為了奢侈品;而在穩定的時代裡,什麼成為了奢侈品?是「韌性」。

一個在穩定的系統,總有出問題的時候,而韌性就能發揮它的特點。

韌性是什麼?它是一種可以培養的特質。

當你失敗後可以再站起來。當你被分手後,可以重新回到兩性市場。當你在擂台上被擊倒後,有勇氣重新站在舞台上。這就是韌性。


雖然我知道走父母親的道路不至於會餓死,但我清楚那不是我想要的。

我拿下眼鏡,把上面的水蒸氣擦乾淨。對我的父母說:「如果照著你們的道路走一遍,卻只能獲得50% 的結果。你希望這是你孩子的未來嗎?」話到這裡就停止了。

我知道光說沒用,必須用行動去證明。


這頓晚餐結束,我打算去城市裡生活。那邊的生活機能、機會比這裡好多了。打開人力銀行、租屋APP ,開始打造屬於我的生活。


-為自己負責

幾年後過去了,我很慶幸當年選擇離開那個家。

兩年後回到家裡,這個家的一切都沒有改變。還是吃一樣的食物,生活模式也一樣,朝八晚五,下班就賴在家裡耍廢,假日更是如此。

比起我在城市裡的生活,下班後會去健身房、看書,放假時會找活動去認識他人。


在我離開讀書會現場時,我走到門口,有一刻停了下來。我的一番話,是有機會改變那個人的人生。

但看著他臉上那沉浸在糖果屋裡般的笑容,我不好意思打碎他的糖果屋。轉身離去。


我在夜晚的路上騎著車,邊回憶剛剛讀書會發生的事情。

人要為了自己的人生負責,尤其是男人。女人可以找個人嫁了,但男人不行。失敗的男人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孤獨終老。

如果今天選擇了安逸,那也沒關係,但請明天選擇努力。如果總是選擇安逸,那你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因為這是你的選擇。


我停在一家泰式料理店前面,我想起以前曾和主管在這裡吃過飯。停好機車,立下中柱,進餐廳入座。

看了菜單上的火烤紙包魚,想起當年母親煎的那條魚。我想也沒多想,點了一隻魚、一碗飯、一杯飲料。繼續想著如果我是那個男孩的話,我會怎麼做。


如果是我,與其花時間去跟人爭論自己的理論,不如實做出個成果給他們看。

不要去看一個人說了什麼,而是看他做了什麼。

如果一個人真的想做一件事,那他一定會馬上去做,而不是一拖再拖。

人生是自己的,不管父母說了什麼,情緒勒索了多少,最後要為這選擇買單的,只有自己。


熱騰騰的魚端了上來,這隻魚比那年母親煎的還要大隻。服務員說這條魚是從海裡撈上來的,比起養殖魚大上一圈,肉質也更鮮甜。

人生只有一次,看是要成為被眷養的魚,還是願意冒著風險,去做自己認為對的事。


我知道很多人都被原生家庭綁架,他們說什麼,你就會做什麼。但為這選擇買單的人不是他們,而是你自己。

你想做什麼就去做,比起盤算著何時有完美的計畫,不如現在就行動,去證明你是對的。

失敗不是你去做一件事沒有達到預期的結果,而是停在原地毫無作為。

你是想成為一條活出自我的魚?還是想變成他人期待的樣子?那真的是你嗎?


你有過別人反對,但你卻想做的經驗嗎?

為什麼你總是選擇聽取他人的意見,而不遵從自己內心的聲音?

你現在,有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嗎?


我們下一篇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Hugo閱讀教練
10會員
71內容數
用知識改變世界
Hugo閱讀教練的其他內容
2025/08/05
那天是個清爽的日子,太陽艷麗,但吹拂在身上的風是清爽的,這是個適合爬山的日子。 「你覺得他跟社群上的形象一樣嗎?」登山的休息中,我跟朋友聊到我們都認識的人。 有些人的社群經營得很好,有很好的人設,陽光、自信、自律,但實際上呢?他們的生活又過得如何?
Thumbnail
2025/08/05
那天是個清爽的日子,太陽艷麗,但吹拂在身上的風是清爽的,這是個適合爬山的日子。 「你覺得他跟社群上的形象一樣嗎?」登山的休息中,我跟朋友聊到我們都認識的人。 有些人的社群經營得很好,有很好的人設,陽光、自信、自律,但實際上呢?他們的生活又過得如何?
Thumbnail
2025/08/03
「他們不是壞人,卻能毀了你的職場」 還記得進入職場,面帶微笑跟你打招呼的前輩嗎?在友善的笑容背後,不一定是顆善良的心,而是深不可測的城府。 25歲的職場,離開的時候,你感到心累嗎? 是因為工作很勞累?還是因為老闆不好相處?或是說,同事一直在背後捅你一刀?
Thumbnail
2025/08/03
「他們不是壞人,卻能毀了你的職場」 還記得進入職場,面帶微笑跟你打招呼的前輩嗎?在友善的笑容背後,不一定是顆善良的心,而是深不可測的城府。 25歲的職場,離開的時候,你感到心累嗎? 是因為工作很勞累?還是因為老闆不好相處?或是說,同事一直在背後捅你一刀?
Thumbnail
2025/07/31
深夜的你,盯著天花板,打開手機裡人力銀行的 APP,打算找下一份工作。 這不是第一次了,你還在同樣的地方工作。現在你已經 30 歲,社會告訴你該穩定,你也覺得是這樣。 你怕改變,怕輸給時間,但更怕一輩子困在同樣的地方,明知道不喜歡,卻早已習慣這樣的生活。
Thumbnail
2025/07/31
深夜的你,盯著天花板,打開手機裡人力銀行的 APP,打算找下一份工作。 這不是第一次了,你還在同樣的地方工作。現在你已經 30 歲,社會告訴你該穩定,你也覺得是這樣。 你怕改變,怕輸給時間,但更怕一輩子困在同樣的地方,明知道不喜歡,卻早已習慣這樣的生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作者從小被母親要求獨立生活,進而影響了她的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母親的生活習慣和對待個人的態度也對作者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母女關係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主題。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作者從小被母親要求獨立生活,進而影響了她的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母親的生活習慣和對待個人的態度也對作者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母女關係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主題。
Thumbnail
今天回到家,煮好自己的晚餐後,父親回來了,但我一點都不想理他,所以我就端著自己的飯回房間吃,但他卻從進門開始就一直說以後11點以後不可以再煮東西,說味道很重他沒辦法睡覺,天氣很熱他沒有冷氣,要我們多尊重他,中間夾雜一些情緒勒索的話,重點是,又是喝酒後的狀態。 這過程我完全不理他,回到房間後,我就鎖
Thumbnail
今天回到家,煮好自己的晚餐後,父親回來了,但我一點都不想理他,所以我就端著自己的飯回房間吃,但他卻從進門開始就一直說以後11點以後不可以再煮東西,說味道很重他沒辦法睡覺,天氣很熱他沒有冷氣,要我們多尊重他,中間夾雜一些情緒勒索的話,重點是,又是喝酒後的狀態。 這過程我完全不理他,回到房間後,我就鎖
Thumbnail
自那以後,我時常去看望老媽媽。每次去,她依然守著那堆兒子的衣物,仿佛時間從未流逝。   有一次,我帶著一些食物去看她。她看到我,眼中閃過一絲驚喜,可隨即又黯淡下去,似乎在想:這不是我的兒子。(此時老媽媽心裡一陣酸澀,她多渴望走進門的是自己朝思暮想的兒子啊,她在心裡默默歎氣,那股失落感如潮水般
Thumbnail
自那以後,我時常去看望老媽媽。每次去,她依然守著那堆兒子的衣物,仿佛時間從未流逝。   有一次,我帶著一些食物去看她。她看到我,眼中閃過一絲驚喜,可隨即又黯淡下去,似乎在想:這不是我的兒子。(此時老媽媽心裡一陣酸澀,她多渴望走進門的是自己朝思暮想的兒子啊,她在心裡默默歎氣,那股失落感如潮水般
Thumbnail
今天是母親節,媽媽、我、阿姨、叔叔,一起在阿嬤家吃午餐,有披薩、烤雞、炸雞、干貝沙拉、水果、芋頭排骨酥湯,大家一起陪阿嬤度過母親節,雖然我覺得阿嬤應該沒什麼感覺,哈哈,就像是平常大家聚在一起吃飯一樣,在上週日是先幫阿姨和媽媽過母親節,所以很早就定了餐廳要聚餐,但我卻那個週四不舒服,吞了普拿疼早早就睡
Thumbnail
今天是母親節,媽媽、我、阿姨、叔叔,一起在阿嬤家吃午餐,有披薩、烤雞、炸雞、干貝沙拉、水果、芋頭排骨酥湯,大家一起陪阿嬤度過母親節,雖然我覺得阿嬤應該沒什麼感覺,哈哈,就像是平常大家聚在一起吃飯一樣,在上週日是先幫阿姨和媽媽過母親節,所以很早就定了餐廳要聚餐,但我卻那個週四不舒服,吞了普拿疼早早就睡
Thumbnail
穿著貼身運動服裝的婦女,在魚攤前和老闆娘聊天,回到家充當自由的家庭保姆,照顧食材、烹飪和家務。她反思成年和照顧者的角色隨時間的變化,並享受家人在一起烹飪和聚餐的時光。
Thumbnail
穿著貼身運動服裝的婦女,在魚攤前和老闆娘聊天,回到家充當自由的家庭保姆,照顧食材、烹飪和家務。她反思成年和照顧者的角色隨時間的變化,並享受家人在一起烹飪和聚餐的時光。
Thumbnail
「媽,你愛我嗎」我微弱的想要再一次確認我是被愛的   「我愛你,但這句話你讓我覺得有點受傷」母親放下在吃飯的碗筷,她每一次都會回應,第一次表達她的受傷,因為我對於她的愛質疑   「抱歉,我也愛你」我抱住了她,但我還是懷疑著她是否真的愛我   時光回歸了孩時,我如同其他人一般在學校中會有喜
Thumbnail
「媽,你愛我嗎」我微弱的想要再一次確認我是被愛的   「我愛你,但這句話你讓我覺得有點受傷」母親放下在吃飯的碗筷,她每一次都會回應,第一次表達她的受傷,因為我對於她的愛質疑   「抱歉,我也愛你」我抱住了她,但我還是懷疑著她是否真的愛我   時光回歸了孩時,我如同其他人一般在學校中會有喜
Thumbnail
女兒在班上的母親節活動中發言:「媽媽最喜歡作的事是煮飯。」 兒子的生活課本有道題目:「媽媽喜歡作的事。」兒子寫下:「煮飯。」 有天先生跟同事說我喜歡煮飯,回到家我開玩笑地對他說:「我們中間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三人異口同聲,我辯駁無效。我問我自己:「若不用顧慮家人的需要,我想作什麼
Thumbnail
女兒在班上的母親節活動中發言:「媽媽最喜歡作的事是煮飯。」 兒子的生活課本有道題目:「媽媽喜歡作的事。」兒子寫下:「煮飯。」 有天先生跟同事說我喜歡煮飯,回到家我開玩笑地對他說:「我們中間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三人異口同聲,我辯駁無效。我問我自己:「若不用顧慮家人的需要,我想作什麼
Thumbnail
2021.2.22 這陣子除了媽媽在家、還沒回大陸工作的姐姐也同在一個屋簷下住著, 像個邊緣人般將自己與她倆的互動機會降到最低, 心裡知道對媽媽尚未釋放完的情緒該找個時間好好清理一下,卻似乎找不到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心情…就這樣累積了一兩個禮拜, 昨天媽媽不經意的一兩句話觸到了那個點
Thumbnail
2021.2.22 這陣子除了媽媽在家、還沒回大陸工作的姐姐也同在一個屋簷下住著, 像個邊緣人般將自己與她倆的互動機會降到最低, 心裡知道對媽媽尚未釋放完的情緒該找個時間好好清理一下,卻似乎找不到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心情…就這樣累積了一兩個禮拜, 昨天媽媽不經意的一兩句話觸到了那個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