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有人問:「paper 太多,我到底該挑哪一篇精讀?」
與其靠直覺隨便挑,不如學會這三步選出你的 seed paper,建立研究的起跑點。
▋步驟一:先從 citation tree 中找「被反覆引用」的 paper你不用一開始就知道什麼是好 paper。
你只需要進入某個主題,找到「一篇又一篇都引用同一篇」的那一篇。
像是 Google Scholar 裡點進幾篇 paper,看看哪一篇老是被提到、被當作關鍵理論依據或資料來源,
那就是你要精讀的 seed paper 候選。
因為它代表「這個領域裡許多作者都覺得值得建立在上面」。
▋步驟二:確認這篇 paper 的 citation 是被「建構性引用」而不是「批評性引用」
不是被引用就一定是好 paper。
有些是「被罵」才一直被提。
你可以看看這篇 paper 被引用的語句是不是像:
• 「我們延續 XXX 的架構……」
• 「這個方法被廣泛應用在……」
• 「本研究的依據與比較基準來自 XXX」
如果這些語句出現在 3 篇以上,這篇 paper 就可能是你該精讀的種子。
▋步驟三:快速閱讀 Title, Abstract, Introduction,確認這篇的 scope 與方法適合你現階段的需求
你要的不是最經典,而是「你現在能看懂、能學習、能複製邏輯」的 paper。
先不要急著 dive in 全文,
從 TAI(Title, Abstract, Introduction)快速掃過一輪,看這篇的:
• 研究問題是不是你正在探索的問題之一?
• 它的方法是不是你能在近期內理解並操作的?
• 它的論述結構是不是清楚、有圖、有段落、邏輯好 follow?
如果 yes,那就選它做你的 seed paper。
⸻
挑 seed paper 的目標不是學會全部知識,
而是選一篇能陪你探索更多文獻、長出更多問題的「種子」。
精讀種子,才能長出你的研究森林。